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45:01

淋巴结节治疗案例集锦

王xx 女 35岁

2009年12月6日,一诊:左耳下颈侧淋巴结肿大7天,经抗炎治疗无效来诊。

刻下:左耳下颈侧淋巴结肿大,按之痛,推之可移,质地中等,局部皮肤不红,

双肩酸痛,无寒热,口略干苦,大便稍结,舌淡白,脉弦缓。

柴胡12 黄芩9 法夏12 党参9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甘草6 川芎6 夏枯草9 僵蚕6 浙贝母6 桑枝15

三剂。愈。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45:14

向,男,13岁。因颌下等淋巴结肿大,稍痛十余天,服消炎无用而诊。伴口渴,咽不痛,脸不长疮。大小便及饮食属正常。
PE:T36:5度,下颌可触摸二三个肿大的淋巴结,触痛,枕后,腋窝,腹布沟等处淋巴累累,稍触痛。
舌淡红,苔白,脉弦湿瀣,
病机:邪结少阳,气滞痰凝。
处方:小柴胡加桂枝茯苓丸x7剂。
后访愈。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45:28

察其病证,审其病位,参之脉象,知其为气郁痰凝,治用理气化痰得愈
弓××,男,成。
颈项、耳下、两腋结块,大者如杏,小者如豆者1年多。医诊淋巴结结核。先用西药治疗3个多月无效,后又配合中药猫爪草、消瘰丸等治疗2个多月亦无明显效果。细审其证,颈项两侧、耳下、腋下有结核30多个,大者如杏枣,小者如豆,不红,不热,不痛,推之可动,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思之:核者,痰核也;脉沉者,肝郁气结也。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处方:夏枯草30克,白蒺藜9克,赤芍9克,橘叶9克,青皮9克,连翘9克,牡蛎9克,瓜萎15克。
服药24剂,颈项、耳下、腋下结核大部消失;又连续服药1个月,结核全部消失。胸x片:未见异常,愈。
某医云:为什么原用软坚散结的消瘰丸无效?答曰:本病脉沉,乃以气郁为主的疾病,气郁者,当以理气为主要治法,然而消瘰丸是一个以软坚散结为主的方药,所以治之不效,其后经过反复考虑,改予以理气为主,所以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45:55

石男,36岁。自诉脖子上有2个圆形肿物已经3年了,不痛不痒,生长缓慢。曾经去医院检查,拟诊为:“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待查?”。刻诊:右侧颈部两个圆形肿块,一大一小。大者1.5X1.5CM,小者1X1CM。触之无痛,推之可移动,饮食二边均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弦。诊为瘰疬。处方攻坚汤加味:王不留行100克、夏枯草50克、生牡蛎30克、苏子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玄参15克、生黄芪20克、海藻10克、甘草6克。病人前后共进了30余剂,2个淋巴结明显变小。取上方3倍计量打粉蜜丸,丸重10克,每日3丸,后随访病愈。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46:25

陈某,男,60余岁。2017.9月来诊。

诉自己左腋下出现了一个肿大的淋巴结,一两天时间长到了鸭蛋大,旁边起了两个枣粒大的,然后发现左肘下也出现了两个花生粒大的,疼痛感较重。自己怀疑是癌,跑去住院,被他儿子拉了来。诊脉细数,舌红有腻苔。

给予神异膏外贴。

因属急性期,同时配服汤药-经验方加减:
玄参30牡蛎30浙贝30夏枯草30当归10连翘20柴胡9白芍12僵蚕10青皮9猫爪草50甘草3地龙10土茯苓30水煎服,日一剂。

五天后复诊,见肿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疼痛大减,继续用药。

贴了半个月膏药,服汤药15剂,肿大的淋巴结仅遗留花生粒大小,肘下的基本摸不到了。又贴了三贴巩固。
注:一般的淋巴结肿大我都是只用膏药就行,加用汤药主要是考虑患者起病急,本身精神压力较大,而短时间取得疗效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50:25

黑龙江 杜丽坤

以贝母、莪术、牡蛎、夏枯草、玄参组方成贝牡莪消丸 ,针对瘿病气滞、血瘀、痰凝的病因病机,以软坚散结、活血行气为基本治则,标本兼治。其中浙贝母与莪术共为君药以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破血行气,牡蛎与夏枯草配伍以清肝火、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临床实际应用时剂量为浙贝母20g,莪术15g, 牡蛎25g, 夏枯草l0g,玄参15 g,临证时随症加减,灵活组方。诸药合用,以达散结消瘿之疗效,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患者无不适反应。

白某,女,48岁,发现颈部肿胀不适2个月,于2015年3月3日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患者自诉两侧颈部肿胀不适,可触到肿块,胸闷,纳差,食少,食欲欠佳,烦躁,大便尚可。查体:颈前喉结两侧甲状腺肿大,质硬,无压痛,舌紫暗,苔腻,脉弦涩。2015年3月4日行甲状腺彩超示: 甲状腺左侧叶内可探及两个低回声团,大小分别为5.5 minX4.1 1TI1TI和5.1 mmX3-3 mm,右侧叶内可探及一个低回声团,大小为19.9mmX9.01/1113,有包膜,边界清晰,形态规整, 内部回声均匀。CDFI示:等回声周边血流信号略增多,余实质血流信号显示正常。甲功检查无异常。

西医诊断:甲状腺结节。
中医诊断:瘿病,证属痰结血瘀兼肝郁脾虚证。

治则:软坚散结,行气活血,疏肝理脾。

予自拟散结方一。处方:浙贝母20g,莪术15g,牡蛎25g,夏枯草10g,玄参10g,海藻20 g,昆布20 g,柴胡15 g,陈皮15 g,半夏15 g,郁金15 g,香附15 g,甘草10 g,三棱1Og,白术20 g,山药10 g,7剂,水煎300 mL,2次/d早晚分服。

2诊(2015年3月11日):患者自诉颈前肿胀不适减轻,食欲好转,胸闷减轻,舌淡紫,苔白,脉弦滑,疗效佳。上方去山药10g,香附l5g,三棱10g,加当归15g,丹参10 g,茯苓20 g,继服14剂。

3诊(2015年3月25日): 患者自诉偶有颈前不适,其他不适症状消失,舌红苔白,脉弦滑,疗效显著,继服原方治疗2个月。

4诊(2015年5月25日): 患者自诉无明显不适症状,舌红苔白,脉沉。甲状腺超声示:左侧叶内可探及2个低回声团,大小分别为2-3mmX1.7mlTl和2.0mmX1.5 mm, 右侧叶内可探及2个低回声团,大小为3.8 mmX3.1 1Tun。CDFI示:未见血流信号, 甲功示未见异常。嘱患者调畅情志,规律作息,定期复查。

按:本病例主要发病机制为痰结血瘀,肝郁脾虚。患者为中青年女性,素体痰盛,痰结而遏阻气机,气机不畅而无力行血,导致血瘀,痰、血互结于颈部两侧则出现颈部肿胀不适并可触及有形之肿块。而女性因体质之特殊,气血运行不利,往往会引发肝郁,肝气郁滞,情志不舒,故会出现烦躁、胸闷,严重日久会出现大便干燥。肝郁克脾,脾虚,脾失健运,故出现纳差,食少,食欲欠佳,且肝郁会加重气机不畅,脾虚生痰会加重痰结之象。舌脉均为痰结血瘀兼肝郁脾虚之象。脾虚日久会加重病情,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在治疗上予以软坚散结、行气活血、疏肝理脾之中药汤剂。1诊方中以浙贝母、牡蛎配海藻、昆布、半夏以化痰软坚散结,莪术配三棱以破血行气消瘢,夏枯草、柴胡配陈皮、香附、郁金以疏肝解郁、行气除烦,玄参配白术、山药以滋阴养血理脾,甘草调和诸药。2诊随证去山药、香附、三棱,加当归、丹参、茯苓,减轻活血之力而养血活血,散结理脾。3诊疗效显著,效不更方。4诊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嘱患者调畅情志,规律作息,定期复查随访,以观后效。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50:51

辽宁张兰医案

刘某,女,55岁,2019年4月13日初诊。患甲状腺结节3年。患者平素情绪不稳,睡眠欠佳,有痰,无吞咽困难,二便正常。甲状腺结节触诊未扪及。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有沫,脉弦、尺脉弱。甲状腺超声显示:左叶两个结节,1.0 cm×0.5 cm混合回声,0.9 cm×0.7 cm弱回声。

中医诊断:瘿病 (肝郁脾虚,痰气交阻证) ;西医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予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

药用:浙贝母、牡蛎各30 g,夏枯草、酸枣仁、合欢皮各25 g,白芍、玄参、盐橘核各20 g,当归、桔梗、陈皮、半夏、香橼、佛手、王不留行各15 g。21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颈部无阻塞感,失眠有所好转,无痰,大便正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舌淡红、苔白有沫,脉略弦滑。予初诊方加山慈菇15 g。继服21剂。

三诊:病人无不适症状,失眠症状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略滑。二诊方去酸枣仁、合欢皮。继服21剂。
四诊:复查彩超显示:左叶下极可见0.9 cm×0.85cm弱回声结节,左叶中部可见0.8 cm×0.5 cm海绵状结节。患者停服中药随访。

按:患者为更年期女性,为甲状腺结节高发年龄,该案为肝郁脾虚导致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方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方中佛手、香橼以调理肝气;半夏燥湿化痰、降胃和逆;陈皮理气行滞兼化痰,气行则痰消,二药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功;夏枯草、浙贝母、盐橘核、玄参均软坚化痰以散结;患者睡眠欠佳加酸枣仁、合欢皮养心安神;全方药证相合,共奏疏肝健脾,化痰散结之功效,气机调畅,肝脾复健,诸症自除。复查甲状腺彩超结果提示结节变小,表明服用中药有效。

admin 发表于 2024-1-24 13:51:06

上海唐汉钧案例

患者,女,42岁,2007年3月15 13初诊。因“单位体检发现甲状腺肿块10d”就诊。偶有咽部不适,外院B超示:甲状腺叶多发性结节,左叶伴可疑钙化灶。右叶最大7mm*4mm,左叶最大15mm*7mm,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未见明显血流,考虑良性病变。外院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考虑到如果手术,术后仍有可能复发,所以寻求中医治疗。患者近来自觉身疲乏力,无心悸、汗出、手抖等症状,胃纳可,夜寐尚安,大便偏干,舌淡后苔薄白,脉濡。查体:颈前部可触及数个大小不等结节,左侧偏大,质地中等,表面光滑,皮色如常,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压痛(一),双手振颤试验(一)。

诊断:肉瘿(结节性甲状腺肿);辨证属于脾虚痰凝证,治拟健脾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党参12 g,白术15 g,茯苓10 g,红枣12 g,柴胡10 g,制香附10 g,广郁金15 g,玄参10 g,山慈菇10 g,贝母10 g,海藻10 g,吴茱萸15 g,仙灵脾15 g,菊花9 g,黄芩9 g,夏枯草9 g,生甘草6 g,服14剂。

检查: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rI1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TG一抗体(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2诊:甲状腺相关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触诊颈部结节有所变软,诉咽中有黏痰,自觉手足心热,寐差。舌尖红,苔薄白腻,脉细。再拟前法加减。上方中加入藿香15 g,金银花15 g,天门冬、麦门冬(各)9 g,五昧子15 g,厚朴9 g,莱菔子9 g。连服14剂。

3诊:药后肿块有所减小,手足心热消失,咽部舒畅。舌淡红,苔薄,脉濡。仍宗上方加减。上方中加人生黄芪30 g。患者宗此方加减服用半年余,B超示:双侧甲状腺内质地不均,未见结节影。甲状腺肿块基本消失,至今无复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淋巴结节治疗案例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