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病中有一个疑难杂症,医圣张仲景一个秘方,2味中药,却大有妙用
古代的中医曾告诫我们,“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早在医圣张仲景时代,创方治病,就已经意识到取象比类之法,比如一个颇为独特、现代却很少使用的一个奇妙经方,就用到了取象比类的《易经》思维。而这个方剂,就是蜘蛛散,当代中医李宁认为,在对蜘蛛散的应用上体现了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从狐疝发病时疝囊经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的临床表现,及现代医学采取的修补手术治疗方法理解,蜘蛛结网也是修补治疗之意象的阐释。而明代医学家卢之颐认为,蜘蛛“结网以网飞虫,知物触而遂诛之”,就已经点醒方中主药的独特意蕴。
蜘蛛散是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一个颇为奇妙的秘方,全方药物组成十分简单,一共仅仅两味中药,除了方名中直接透露的蜘蛛之外,再加一味桂枝而已。
按照《金匮要略》的记载,蜘蛛散由“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两味中药组成。
具体使用方法,是将这两味中药制作成散剂,每次使用时,取药末八分一匕(相当于现代的1.5g~2.5g),“饮和服”,每天两次。也可以将蜘蛛散制作成蜜丸服用。
蜘蛛散这个方剂,究竟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呢?张仲景指出,主要用于治疗“阴狐疝气”。
其实这种疝气也算得上是一种常见病,与现代的腹股沟斜疝很相似,如果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之所以古人称它为狐疝,是因为腹腔内容物,在人体行立的时候,就会外出少腹滑入阴囊,而当人体躺卧休息时,就会缩入少腹,犹如狐狸一般出入无定。这种疾病,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男性来说,都是一种羞于启齿的疾病,不仅让男性身体上受到伤害,心理上也会倍感压力,因此,及早治愈它,才是最佳上策。
随着后世医家对狐疝的研究,主要分为肝气郁滞、中气下陷、寒湿凝滞三种证型,而每一种证型的代表方剂各不相同,肝气郁滞用柴胡疏肝散,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寒湿凝滞用暖肝煎。那么,医圣张仲景所创的蜘蛛散,又是用来治疗哪种狐疝呢?
从组方来反推方证的话,颇为符合寒湿凝滞型狐疝。
蜘蛛散虽然只有两味药,但是它的组成也不是随意配伍,其中也是十分讲究的。全方以蜘蛛为君药,主要起到祛风、解毒、消肿、破节通利、温通下焦的作用;以桂枝为臣药,主要起到温阳化气、散逐寒湿的作用。这样两味中药组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消肿散结的作用。
对于蜘蛛来说,历代本草都说蜘蛛有毒,而且蜘蛛的种类极多,对于入药使用的蜘蛛,医圣张仲景并没有说明,因此导致后世争议不断。
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中认为,“须用屋面南有网,身小尻大,腹内有苍黄脓液者真也”;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中指出,“蜘蛛数十种,今入药惟用悬网如鱼罾……其余杂种,并不入药”。宋代的《本草衍义》中首先将蜘蛛的争议直接“甩锅”给古人,不无疑惑地说,“蜘蛛品亦多,皆有毒,《经》不言用是何种”,这就导致后人只能摸石头过河,但也找到了可以入药的蜘蛛品种,认为“今人多用人家檐角篱头、陋巷之间,空中作圆网,大腹深灰色者”。
不过对于蜘蛛的运用,历来存在争议。王聘贤先生曾指出,《金匮要略》中的蜘蛛散,就其方中的蜘蛛而言,后世误用者甚多,如有人误作房边屋角的张网蜘蛛,有人误作草本败酱科的蜘蛛香。也正是由于方中的蜘蛛的药物基原没有搞清楚,所以导致这样一个治疗疝气的良方在后世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被抛弃,着实有些令人惋惜。而王聘贤先生认为,蜘蛛散中所用的蜘蛛,应当是“袋蜘蛛”,并指出袋蜘蛛一物,疗疝功专,效力宏伟,当为《金匮》蜘蛛散之蜘蛛正品。
当代医家钟相根等指出,蜘蛛种类繁多,有些还有很强的毒性,因此,临床运用的时候,宜选用无毒或毒性很小的蜘蛛,如大黑蜘蛛、袋蜘蛛等,而不宜选用有毒的花蜘蛛等。蜘蛛散虽然最初是医圣张仲景用来治疗阴狐疝的,但是后世医家也续贤余绪,不断发挥。有医者通过对历代中医典籍中搜索同名蜘蛛散和含有蜘蛛的方剂发现,除了阴狐疝之外,还包括许多顽症痼疾,从而大大拓展了蜘蛛散的临床运用范围,比如中风口眼歪斜,吐血不止,疟疾,便毒初起,脱肛,鼠瘘肿核痛,瘰疬,恶疮,不收乳,吹奶疼痛,小儿慢脾风,小儿噤口不开,聤耳出脓,一切喉症,走马牙疳,蛇咬伤,蜈蚣咬伤,蜂蝎螫伤等疾病。这也充分证实,经方的魅力无限。
蜘蛛散虽然是医圣张仲景流传下来的千年古方,但是在现代的临床中,使用频率却很少。不过,后世医家也常用疏肝理气药,比如川楝子、延胡索、木香、茴香、乌药等中药来治疗狐疝。不过,仲景使用蜘蛛散治疗狐疝的用方思维,却值得后世医家学习。诚如明代医学家赵以德所说,“蜘蛛布网取物,其丝右绕,从外而内,大风不坏,得乾金旋转之义”。这种运用《易经》取象比类的组方思维,至今仍然值得探索,并发掘其中奥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