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复: 2

名老中医治老年痴呆特效验方,村医收藏!

[复制链接]

7886

主题

270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65
发表于 2025-6-2 08: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老中医治老年痴呆特效验方,村医收藏!

老年痴呆的基本病变多因年老之人操劳过度,体内各脏功能减退,尤以肾脏功能减退明显,故老年痴呆病的发生与肾关系密切。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虚则髓海空虚,脑失濡养而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变化。表现为健忘,多疑,反应迟钝,定向障碍。初步认为该病可大致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表现为血瘀、痰盛;虚证多责之肝、脾、肾三脏。

脾肾两虚


记忆力减退,健忘寡言,头晕脑鸣,耳聋目花,神情委顿,善忘呆滞,寡言少语,夜寐不安,呆木不语,衣食不理,舌淡胖,有瘀斑,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涩。

回春饮

【药物组成】生黄芪、葛根各30克,川穹、麦冬、何首乌、锁阳、石菖蒲各15克,制南星6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症方解】 本方以生黄芪为主,能补益升提“脑气”、“髓气”、“肾气”,配以何首乌、锁阳以调补肾阴肾阳;麦冬、葛根以增强补阴生津之功,而且此二药尚有保护动脉、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提高心脑之耐缺氧能力;佐以川芎、石菖蒲、制南星活血化瘀,祛痰化浊,醒脑提神。全方共奏益气补元、活血化痰,开窍醒神之功。

痰浊蒙窍

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脉细滑。伴不思饮食,院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誕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智灵汤

【药物组成】红参8克,何首乌30克,黄芪30克,生地黄24克,知母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24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10克,川芎15克,水蛭8克,白术15克,制附子6克,天麻1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选用生地黄、知母、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肝脏,填精益髓;何首乌、制附子壮元阳,振心阳,以达阳生阴长;红参大补元气,宁神益智,振奋全身脏腑机能;黄芪、白术健脾补气,促气血生化之源,扶后天之本;水蛭、川芎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功;天麻、石菖蒲、胆南星息风化痰,醒神开窍。诸药配合,共奏填精益髓、益气活血、化瘀涤痰、健脑增智之功。

心肾两亏

头晕健忘,反应迟钝,四肢发麻,两手颤抖,夜寐多梦易醒,烦躁易怒,腰膝酸痛,口干咽燥,舌质红,脉弦细。

参智汤

【药物组成】丹参30克,益智仁15克,何首乌30克,补骨脂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枳实10克,茯苓15克,钩藤2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方中丹参活血祛瘀,宁心安神;益智仁有温牌、暖肾、固

气、涩精的功效,能益牌胃、理元气、补肾虚;何首乌滋肾强精,养肝益血;补骨脂温肾助阳;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川芎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枳实宽中理气;茯苓益智安神,健脾利湿;钩藤平肝息风。综观全方有补益心肾养血平肝、活血祛瘀等作用。



瘀血内阻

表情淡漠,情绪抑郁,反应迟飩,舌有瘀斑、苔白厚腻,脉细弱。

聪敏汤

【药物组成】鹿角胶、灯盏花各20克,龟甲胶、杜仲、山茱萸、熟地黄、茯神各15克,水蛭6克,淡附片9克,肉苁蓉、海藻、胆南星、苏合香各10克,丹参、石菖蒲、党参、柴胡各12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以鹿角胶、杜仲、淡附片、肉苁蓉补肾中之阳;龟甲胶、山茱英、熟地黄补肾中之阴;丹参、灯盏花、水蛭活血化;海藻、胆南星软坚化瘀;石菖蒲、苏合香醒脑开窍;柴胡舒肝,调畅全身气机;党参、茯神益气安神。全方共奏补肾益髓、化瘀除痰、益气开窍之功

髓海不足

头晕耳鸣,记忆力和计算力明显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益智汤

药物组成 黄芪30克,葛根15克,党参30克,升麻10克,柴胡15克,生麦芽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2克,远志10克,核桃仁3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临证方解】党参、黄苠、炙甘草甘温补牌;葛根、升麻、柴胡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行头目;生麦芽、白芍疏肝理气,敛阴平肝;远志开心利窍;核桃仁益肾健脑。如此中气得补,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脑有所养,则痴呆渐除。

7886

主题

270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65
 楼主| 发表于 2025-6-2 08: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医大师沈宝藩治疗老年性痴呆验案

引言: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为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是隐袭起病,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通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发病后10~20年因并发症而死亡。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A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产生沉重的社会负担和医疗负担,对该病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代医学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对AD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多种假说,包括遗传、免疫功能缺陷、神经递质障碍、细胞骨架改变等,迄今为止尚未研制出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案例报道1例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

  临床资料:

  一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1年前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不禁,倦怠乏力,遇事善忘,步履不稳,神情呆滞,经治疗近6个月,改善不明显。今见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不禁,大便干,倦怠乏力,步履不稳,反应迟钝,多疑善忘,常呆坐或哭笑无常,痴呆面容。舌暗淡红,脉沉细。

  1、一般信息

  张某,男,68岁,就诊于2003年5月10日,发病节气:立夏。

  2、病史

  主诉:反应迟钝、多疑善忘1年,加重6月余。

  现病史:1年前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不禁,大便干,倦怠乏力,遇事善忘,步履不稳,神情呆滞,经某医院CT检查示双侧脑萎缩,脑室扩大,经服都可喜,脑复康药物治疗半年来症状改善不明显,反应迟钝,多疑善忘,常呆坐或哭笑无常,痴呆面容。舌暗淡红,脉沉细。

  刻下症:反应迟钝,多疑善忘,常呆坐或哭笑无常,痴呆面容。舌暗淡红,脉沉细。

  既往史:无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肾病等。

  个人史:无吸烟史、饮酒史。

  过敏史:无。

  家族史:无。

  一、辅助检查

  查CT示:双侧脑萎缩,脑室扩大。

  二、中西医诊断与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

  痴呆: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证。

  患者年龄较大,多肾精亏虚,肾主藏精,精能生髓,脑为髓海,故髓海空虚,反应迟钝、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府,故腰膝酸软,肾主志,肾虚则善忘,易倦怠乏力,肾阴亏虚日久延及肾阳,温煦不足易畏寒肢冷,肾不固摄则易尿频不禁。舌暗淡红,脉沉细等皆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之象。

  西医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三、干预措施

  中医治法:滋肾益气,祛瘀化痰,开窍通络。

  中药处方:益智治呆方加减。 熟地黄13 g、山萸肉13 g、益智仁15 g、鹿角胶(烊化)15 g、黄芪13 g、菖蒲10 g 、远志10 g、郁金10 g、当归10 g、川芎10 g、酒大黄6 g、肉桂末(冲服)4 g、仙茅15 g、乌药10 g。共15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

  中成药处方:补气脉通片5片/次,3次/天,口服,15天,共2瓶。

  饮食:清淡营养,多食用富含胆碱、叶酸的食物,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尽量保持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

  起居:按时作息、劳逸结合,睡前不要喝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情志:忌精神刺激、喜怒无常、惊恐思虑等,多鼓励患者与他人接触,适当参加文娱活动,保持愉悦、乐观,延缓心理衰老。

  其他:家属应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回忆过去的生活和经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

  四、疗效转归

  二诊:2003年5月26日。治疗用药后畏寒肢冷,小便异常症状有所改善。守前方,临证加减,治疗1年。

  三诊:2004年6月1日。治疗后反应灵敏,记忆力增强,神情自若,生活能自理。

  临证体会: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是老年性的衰老过程中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中医认为与肾气虚衰有密切的关系。早期以虚证为主,年老肾气衰、天癸竭,五脏虚衰气血不足,髓海失充,脑失其养,脑萎缩,而致神明欠清,随着病情的发展,往往由虚变实。因肾虚生化无源,气虚运化无力,痰浊血瘀痹阻脑窍,元神损伤,导致遇事善忘,精神懈怠,神情呆钝,言语蹇涩或错乱等痴呆病证发生。沈师认为肾气亏损、肾精失充,脑髓失养,气血痰瘀互阻,蒙蔽清窍,痴呆遂生为基本证型,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临床证候特点多为虚实夹杂。

  方用益智治呆方加减:

  1、君药: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入肝以补血、入肾以滋阴填髓;

  山萸肉:味温,酸、涩而,补肝肾,涩精固气,

  益智仁辛温气香,能温能涩,充肾阳,濡养髓海;

  鹿角胶味甘咸而性温,血肉有情之品,能填精益髓,强筋健骨等功效,四药共为君药。

  2、臣药: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以补气助阳,该药合用助君药滋阴补血,填精生髓,气运而血旺。

  3、佐药: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祛瘀,从而濡养脑窍;

  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益智,开窍,安神;

  石菖蒲、郁金:二药合用可祛瘀化痰,醒神益智。

  临证中加酒大黄通便,加肉桂末、仙茅、乌药温补肾阳。

  此方补肾填髓为主,辅以活血理气,化痰通窍之药,滋而不腻、补泻兼施,用之多有效。

  益智治呆方

  组成:熟地13g、山茱萸13g、益智仁15g、鹿角胶(烊化)15g、黄芪13g、菖蒲10g、远志10g、郁金10g、当归10g、川芎10g、酒大黄6g。


  功效:滋肾益气,祛痰化瘀,开窍通络。

  主治: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属痰瘀交结,阻于清窍者。

  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可以作为治疗痴呆基本方,需根据个人不同病情适当加减,才能发挥作用。

  另外,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症候演变规律有所不同,但就其病情分析有共同点,病位在脑,其病因不外虚、瘀、痰三方面。肾气亏损、肾精失充,脑髓失养,气血痰瘀互阻,蒙蔽清窍,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肾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临床症候特点多为虚实夹杂。故当分清虚实主次,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取补肾健脑为主治虚,祛痰化瘀治邪实,标本兼治,因病程久当长期调治,并应加针灸,食疗,情志调节等综合治疗措施方可取效。

7886

主题

270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65
 楼主| 发表于 2025-6-2 0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可冀院士治疗老年痴呆:从虚论治,养精填髓,重在健脾补肾
从虚论治,养精填髓,重在健脾补肾
人至年老,气血阴阳渐不足,脏腑功能减退,髓海失充,脑失所养,神机失用以致痴呆。责之脏腑则以脾肾为主。肾者,藏先天之精,化生脑髓,故肾精盛,则髓海足,神机运转正常。《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记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医学入门·卷之首·明堂仰伏脏腑图》记载:“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故肾藏精,主骨生髓通脑,脑与肾关系密切。肾精充盛,则脑髓得养,神机运转正常。《灵枢·海论》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年龄因素是痴呆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衰老是痴呆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环节。《灵枢·天年》载:“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人至老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神机失用从而产生呆、傻、愚、笨等痴呆症状。出现神情呆钝,智能减退,记忆力减退,言语迟缓,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齿枯发焦,腰酸骨软,舌瘦小,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医林改错》中记载:“灵机记性在脑,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记载:“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故本病病机之本在于髓海亏虚,肾精不足。

陈可冀院士治疗脑髓不足之痴呆症法以填精益髓,重在滋补肾阴为法,方以左归丸加减,方中重用熟地补肾填精,大补肾之真阴,山茱萸滋养肝肾,山药补益脾胃,滋肾固精,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填精益髓,龟板胶善于补阴,鹿角胶重在补阳,在补阴之中佐以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

脾者,后天生化之源,人之衰老,肾精先枯,累及诸脏,此时全赖脾胃运化,吸收精微,使五脏滋荣,元气得继,所谓“后天养先天”。脾胃虚弱,不能腐熟水谷而化生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三因方》中记载:“脾之意与思,意为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故气血两虚、肾精不足则脑失所养,使人渐发健忘、痴呆等症。患者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力减退,失眠少食,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舌淡白,边有齿痕,舌体胖大,脉沉细弱。
他常用归脾汤加减心脾同治,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其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行气醒脾,又能防补益太过,滋腻碍胃,使整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姜、枣温补脾胃。或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养血益脾调肝。

老年痴呆患者尤其是血管性痴呆常有血瘀证表现及久病多瘀,常用左归饮和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滋肾填精,活血化瘀。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人至老年,肾精不足,肝血亏虚,髓海不足,不能上荣脑府、心络,或肝肾阴虚,阴虚风动,挟风上扰心神,出现智能减退,善忘颠倒,言语错乱,视物不清,手足震颤,烦躁不宁,头痛耳鸣,耳聋,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

陈院士常在填精益髓、滋补肝肾的基础上加用潜阳之品,或用三甲复脉汤合止痉散加减治疗,其中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潜阳,补肾填精,炙甘草益气补脾,麦冬养阴生津;生地、白芍、阿胶、麻仁滋肝阴,补肝血;全蝎、蜈蚣息风止痉。并多配伍钩藤散加减抑肝舒筋,以熄肝风。

一、从瘀论治,活血祛瘀,重在通络开窍
《灵枢·平人绝谷篇》记载:“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医林绳墨》说:“夫人身之血气也,精神之所依附者,并行而不悖,循环而无端,以成生生不息之运用尔”。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医家早就发现了血气与神志的密切关系,血行通畅,精神有所滋养和依附,神志活动才能正常。《血证论》记载:“又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凡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瘀血停着脑窍,脑络不通,导致心神失养,神机失用。老年痴呆患者的瘀血形成,多由脏腑功能衰弱所致,气虚无力运行血液则见血瘀,或温煦功能减弱,寒凝血瘀,或血少脉道枯涩而致血行不畅。

瘀血阻窍之老年痴呆多为血管性痴呆,主要与脑血管疾病有关,或由脑梗死或脑出血所致,或由慢性脑缺血引起。症见: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行为古怪或思维异常,伴见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瘀阻、脉沉涩者。

陈院士治疗瘀血阻窍之老年痴呆证常用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法,方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麝香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黄精温通经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疏通脑络,姜、枣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入络。适当加入水蛭、蜈蚣、全蝎等善入血分,破瘀而不伤气血,通络开窍。并在辨证辨病论治的基础上使用麝香、菖蒲等开窍醒神之品,辛香走窜,芳香开窍,提高疗效。

根据导致脑脉瘀阻的原因,审因论治,气虚血瘀者加生晒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使气旺血行,或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气滞血瘀痰阻者,除认知功能障碍外,主要表现为行为精神异常,可加用柴胡、香附、合欢花、陈皮等活血理气,解郁醒神,或易用癫狂梦醒汤加减(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苏子、甘草)活血理气,解郁化痰。

二、从痰论治,化痰降浊,重在解郁醒神
痰浊是痴呆形成的重要病因之一,清·陈士铎在《辨证录·呆病门》中指出:“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之郁,其终也,由于胃之气衰。肝郁则木克士,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且认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石室秘录》记载:“痰气最盛,呆气最深”。可见老年痴呆证初期为肝气郁结,渐至木克脾土,影响脾胃功能,加之老年人本身就易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失职,痰湿内停,瘀阻心窍,扰乱神明,出现心神失常等症。症见:终日不言不语,呆若木鸡,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忽歌忽笑,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陈院士治疗痰浊阻窍之老年痴呆证常用豁痰开窍、通阳扶正为法,方以洗心汤加减,方中半夏、陈皮燥湿行气化痰,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醒神益智,酸枣仁、茯神养心安神,神曲消食健胃,少量附子以温通阳气。然而痰浊之生,必与正气不足有关,故更用人参以补气,甘草以助之,并调和诸药。原书《辨证录》云:“不祛痰则正气难补,补正气而因之祛邪”。又云:“邪见正气之旺,安得不消灭于无踪哉”。所以方中化痰与扶正之品并用,脑窍得通,则心神得以滋养,神志得以清明。
本方使用了少量附子以助阳,乃因“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与脑髓关系密切。清·张志聪《素问集注》曰:“诸阳之神气上会于脑,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说明阳气亏虚亦是痴呆病机之所在,加少量附子助阳有利于神气汇聚脑髓。临证中若出现烦躁,口苦,虚烦不得眠,惊悸不宁,呕吐呃逆,小便短赤,大便干之证,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痰湿郁久化热之象,可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清热解毒、燥湿化痰。临床应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扰神所致老年痴呆具有良好疗效。

有人通过实验研究,探讨黄连温胆汤配合针刺对老年痴呆的影响,发现黄连温胆汤配合针刺具有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可有效控制老年痴呆的病情发展。

三、从毒论治,清热解毒,重在化痰祛瘀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毒邪致病的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陈可冀院士提出了瘀毒致病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及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病机。在老年痴呆疾病中毒邪主要指内生之毒,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紊乱,阴阳失衡,产生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在体内不能被及时排除,蕴积日久,而转化成毒,对人体脏腑经络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成为毒邪,具体主要表现为痰毒、瘀毒,而痰浊、瘀血日久化热成为热毒。

痰浊毒邪随气上行,蒙蔽清窍,发为痴呆;瘀血留滞脑络,阻塞机窍,脑络不通,肾阴难以上行充髓养脑,以致脑腑失养,神机失用,发为痴呆;热扰脑府,脑窍壅塞,发为痴呆。

因此,临证宜根据病势缓急,患病新久及病程长短的不同,针对痰瘀热毒进行审因论治,他多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之品,或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通过补肾健脾、化痰泄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解除痰瘀热毒。

他临证时特别强调治疗必须结合老年人的特点,细观察、勤分析、慎下药、常总结。在选用豁痰、化瘀、解毒等峻烈药物时,要兼顾患者年老体衰的特质,慎酌用量,做到驱邪不伤正为宜。

目前无论是药理实验还是临床研究都表明黄连解毒汤对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通过药理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能减少脑中自由基活性、增强海马区星形角质细胞“Cu-Zn-SOD”活性,减少海马区神经元的氧化应激、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预防胆碱能突触功能障碍及突触前血清素过多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

总之,老年痴呆病机复杂,临床表现不一,治疗困难。陈院士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表现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病因主要在于年迈体虚,髓减脑消,脉络空虚,诸窍失聪,或痰湿内生,瘀血内停,郁久化热酿毒,病位在脑,与肾脾、心、肝相关。治疗上,陈院士注重以填精益髓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为标,标本兼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