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自1982年得《千家妙方》一书后,用此方治疗各种感冒患者2668例,服药二剂治愈1989例,三剂治愈588例,好转77例,无效14例。
中医治疗感冒,一般是按风寒、风热严格辩证施治。风寒感冒按辛散解表、辛温发表而用杏苏饮、荆防败毒散治疗;风热感冒按辛凉解表而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医治疗感冒不可更改的法则。1982年7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千家妙方》(上下册)中医中药方书,上册第1——2页中刊载了一首治疗感冒的处方,既“复方葛芷荑汤”。本人就是应用这首处方加减治疗各型感冒。
复方葛芷荑汤是由四川赵棣华先生所创。此方集“风寒,风热”之感冒药于一方,达到“辛散,辛温,辛凉”诸法具有,形成辛平解表之剂。此方配伍精当,药入体内各专其长。而且连翘、板蓝根能抑菌,板蓝根又可抑制病毒,感冒之病原多为病毒。
赵先生治疗各种感冒患者1000例,服药2剂治愈824例;显效128例;有效40例;无效8例,疗效是肯定的。
本人自1982年得《千家妙方》一书后,用此方治疗各种感冒患者2668例,服药二剂治愈1989例,三剂治愈588例,好转77例,无效14例。
赵棣华先生(复方葛芷荑汤)原方及加减:
原方:葛根15g、白芷12g、浙贝12g、兰根30g、辛荑9g、连翘15g 。水煎,日一剂。
加减:
热重无汗者加:荆芥穗12g。
体弱者加:明沙参18——24g。
咳重者加:杏仁9——12g。
咳而咽干者:浙贝母改为川贝末6——9g冲服。
感冒夹湿:加重白芷12——15g,加:车前草12——15g。
流感加:佩兰12——15g。
本人加减:
风寒为主加:荆芥15g、 生姜10g。
风热为主加:银花15g、薄荷15g、牛蒡子15g、竹叶15g。
暑湿为主加:香薷15g、藿香15g、佩兰15g、青蒿15g、厚朴15g。
气虚为主加: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
阴虚为主加:生地15g、枸杞15g。
阳虚为主加:淫羊藿15g。
血虚为主加:白芍15g、大枣4枚、当归15g、熟地15g。
表虚为主加:炙黄芪30g、浮小麦30g、党参15g、煅牡蛎30g。
病毒感染重加:大清叶15g、贯众15g。
细菌感染加:鱼腥草15g、穿心莲15g。
身犟、身捆感加:羌活15g、独活15g。
热重无汗加:荆芥15g。
体弱加:明沙参(明党参)30g、黄芪30g、当归15g。
咳重加:杏仁15g、法夏15g、桔梗15g、款冬花12g、紫苑12g。
咳而咽干加:川贝10g、玄参30g、花粉15g。
感冒夹湿:加重白芷20g、加:车前草15g。
全身肌肉痛,酸楚加:嫩桑枝30g。
头痛加:菊花15g、白蒺藜15g、剧烈加:蔓荆子15、川芎6g;
流感加:佩兰15g。
发热加:生石膏15—50g、芦根30g。
咽痛剧烈加:豆根10g、射干10g,一般咽痛加:牛蒡子15g。
声嘶音哑加:胖大海10g。
流脓涕,咳黄痰加:黄芩20g、石膏15g。
咽痒重加:蝉衣6g、白鲜皮15g、地肤子15g。
咳嗽白痰加:杏仁15g、法夏15g、桔梗15g。
流清涕加:黄芪40g、 石榴皮10g、益智仁10g。
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白芷加到30g ,加苍耳子15g。
口苦加:花粉15g、蒲公英30g、焦三仙(炒山楂10g、炒麦芽10g、炒神曲10g)。
口臭加:苦参30g。
纳差,苔腻加:藿香15g、黄芩10g、黄连6g。
咽鼓管痛加:公英30g、夏枯草30g。
咳嗽痰多稠加:川贝10g。
慢性鼻炎加:苍耳子15g、辛荑15g、白芷30g、薄荷15g、川芎10g。
鼻涕脓稠且腥臭,便秘加:蒲公英30g、火麻仁15g、黄芩9g、鱼腥草10g。
太阳穴痛加:柴胡15g。
颈项痛重:葛根加至30g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