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注音 Shēn Jīn Cǎo
别名 石松、狮子尾、狮子草、绿毛伸筋、小伸筋、舒筋草
来源 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匍匐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长可达2m,直径1~3mm,其下有黄白色细根。直立茎作二叉状分枝。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长3~5mm,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质柔软,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无臭,味淡。
归经 归肝、脾、肾经。
性味 微苦、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2.《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3.《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5.《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复方
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⑤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虚者忌。(《滇南本草》)
⑥治带状疱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数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