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注音 Zì Rán Tónɡ
自然铜,其实并非铜,为天然硫化铁矿石,又名石髓铅、方块铜,《开宝本草》记载:“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
归经 归肝经。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接骨续筋。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积聚,瘿瘤,疮疡,烫伤。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
2.《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3.《玉楸药解》:破血消瘿,疗风湿瘫痪之属,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
4.《本草衍义补遗》: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骨折在补气、补血、补胃,而铜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热毒香药,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5.《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
6.《本草经疏》: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药也。凡折伤则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
复方
①治打扑仿: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
②治跌扑骨断: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二钱,醇酒调,日再服。骨伤用骨碎补半两,酒浸捣绞取汁冲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
③治心气刺痛:自然铜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卫生易简方》)
④治头风疼痛至甚:黄柏(厚者)半两,自然铜半两,细辛(去叶、土)一分,胡椒四十九粒。上件生为细末,每遇头痛头风发时,先含水一口,后用药一字,搐鼻中,左疼左搐,右疼右搐,搐罢吐去水,口咬箸头,沥涎出为度。(《杨氏家藏方》自然铜散)
⑤治闪腰岔气,腰痛:煅自然铜、土鳖虫各一两。研末,每服五分,开水送下,日二。(《山西中草药》)
⑥治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仁斋直指方》)
⑦治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一两(并煅研),甘草、黄檗各二两(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
1、大风虫疮,有五色虫取下:用金星石、银星石、云母石、禹余粮石、滑石、阳起石、磁石、凝水石、蜜陀僧、自然铜、龙涎石等分。捣碎瓶盛,盐泥固济之。炭火十斤,过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白花蛇酒下,一日三服,以愈为度。(《太平圣惠方》)
2、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杨仁斋《直指方》)
3、暑湿瘫痪,四肢不能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川乌头(炮)、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觉四肢麻木即止。(陆氏《积德堂方》)
临床应用
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用自然铜改进病区水质。方法是选择两个人口组成、发病率、生活条件等均相似的地区进行试验,一为试验点,一为对照点。试验点按各井之水容积,以6~8公斤/立方米计将自然铜用藤筐盛装放入井中;次年又在原井中放入相同量的自然铜。对照点各井中不放任何药物。两年半后观察结果,显示出试验点和对照点居民的甲状腺肿出现了不同变化。在新发病例方面,试验点原健康271人,体检复查发现Ⅱ°甲状腺肿51例,占健康总人数的18.8%;而对照点原健康297人,新发Ⅱ°81例、Ⅲ°1例,总的新发病率为27.6%。在治疗效果方面,Ⅱ~Ⅳ°患者之痊愈及好转率,试验点(55.7%)高于对照点(38.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而恶化病例则相反,对照点(50%)超过试验点(31.6%)。
对骨折患者,以手法复位后,外敷接骨丹(自然铜、骨碎补等),治疗骨折106例,疗效良好者79人,尚好者15人,欠佳者9人,中断治疗者3人(江苏中医,1958,7:33)。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