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9|回复: 4

名医治疗中风经验集锦

[复制链接]

7866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27
发表于 2024-8-5 13: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学文运用角药丹参、川芎、赤芍治疗中风

张学文教授长期以来从事中医脑病的研究,有“毒瘀交夹”“颅脑水瘀”“气瘀交夹”之说,颇有建树,自成体系。其论点对中医中风的先兆、中经络、中脏腑、后遗症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张学文教授善用丹参、川芎、赤芍相伍为用。丹参苦微寒,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张学文教授认为三者可以“化心脑之瘀”。针对“毒瘀气”,凉血、活血、行气,其用量丹参15克、川芎10~12克、赤芍10克,为加强活血化瘀之效,常又加桃仁、红花、三七、水蛭、川牛膝之品。张学文教授对中风先使用清脑通络汤,由丹参、川芎、赤芍加草决明、山楂、磁石、菊花、葛根、地龙、豨莶草、水蛭、川牛膝组成,清颅降压、活血通络;对中脏腑者使用脑窍通方,由丹参、川芎、赤芍加麝香、桃仁、白茅根、菖蒲、三七、川牛膝等十余味中药组成,活血开窍、利水醒脑;对后遗症者使用通脉舒络汤,由丹参、川芎、赤芍加炙黄芪、当归、红花、地龙、鸡血藤、桑寄生、川牛膝、路路通、生山楂组成,补气活血,益肾通络。

7866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3: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谦亨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通络健利汤主治中风,喎僻不遂,语言不利,形体衰弱

通络健利汤

处方

人参7g(另炖),白术10g,黄芪60g,归尾9g,丹参30g,赤芍12g,红花9g,川芎9g,菖蒲9g,水蛭9g(研冲),地龙12g,丝瓜络12g

主治

中风,喎僻不遂,语言不利,形体衰弱。

用法

水煎服。宜同时配合头皮针或针刺治疗,奏效更捷。附注:此方由补阳还五汤加味而成,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而致之中风。实验研究证实:丹参、白术、桃仁、红花、水蛭等品均有抗凝血作用。此方用治脑血栓形成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疗效肯定。

7866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3: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文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通脉舒络汤主治中风,痹证等偏于气虚血瘀者

通脉舒络汤

处方

黄芪30g,红花10g,川芎10g,地龙10g,川牛膝15g,丹参 30g,桂枝 6g,山楂30g。

功效

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

主治

中风,痹证等偏于气虚血瘀者。

用法

水前服,每日1剂。



我们用此方为主加减治疗风中经络之气虎血癌证病人近千人,发病在3个月之内者,均取得较满意疗效。以此方为基础缩减,制剂成为复方静脉滴注剂“通脉舒络液”(医院制剂),已广泛用于住院病人的治疗,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临床体会,早期应用,坚持应用,效果较好,-般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最迟不超过半年者,用后效果最佳:一年以上则能改善部分症状。另外,一般要坚持用药1~3个月,不可间断,不可图速效而朝令夕改。在中风后遗症时,根据本方原则,辨证加减,内外合治,亦可取得良好效果。

7866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27
 楼主| 发表于 2024-8-5 1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中风

中风

王某,男,79岁。患高血压病10年之久。分右侧肢体偏瘫2天,于1995年6月13日就诊。证见右侧肢体偏瘫,伴口眼喝斜,语言不利,头痛昏眩,烦躁不安,四肢麻木疼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血压25/13kPa。系属肝风痰热、阻闭经络所致。治宜化痰通络,清热平肝。方用温胆汤加减:陈皮10g,云苓12g,枳实10g,竹茹6g,天麻10g,石菖蒲10g,草决明10g,夏枯草15g,竹沥15g,葛根10g,天竺黄12g,僵蚕10g,全蝎6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3g,水煎服。连服7剂,患者头痛昏眩,烦躁不安及四肢疼痛减轻,右足渐能移动,再服10剂后、语言清晰,大便不干,足可开步,但行走无力,手握力较差,舌苔转薄黄腻,血压降至18.7/12kPa。以原方去夏枯草、草决明、葛根,加黄芪120g,地龙15g继服,并配用大活络丹、维脑路通片、复方丹参片内服,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共治疗2月有余,而诸症恢复如初。

中风是老年常见危重证候之一,多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阴阳失调,加之饮食劳倦,七情外邪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肢体筋脉失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肝风内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阳而成。本案乃因患者年老体衰,肝肾阴亏、肝阳化风,更因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蕴生热,肝风痰热,横窜经络而成。故方中以温胆汤清热化痰、去半夏,是不欲其操,加天竺黄、石菖蒲、天麻、僵蚕、竹沥、全蝎、化痰熄风开窍。草决明、夏枯草平肝潜阳,芪、桃仁、红花、地龙益气活血通络,诸药合用,使痰热清,脉络通,气血和调而诸症得愈。

7866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27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发口眼歪斜口角流水无法进食三诊好80%

曹某某,男,71岁。

2024.6.29.无明显诱因出现口眼歪斜。口角流水,无法进食,平素怕冷,食少,腰腿疼多年,高血压.糖尿病史十余年。舌质淡红,苔薄白,双手脉沉细迟。舌下脉络瘀滞。

一诊: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三剂。

黄芪90g川芎12g当归12g红花10g全虫10g蜈蚣2条天麻15g甘草10g桂枝15g防风15g姜半夏15g炒芍15g白附子12g(先煎)炒僵蚕12g

效果:1、价位高疗效也不太好。2、温阳散寒力度不够。

二诊:用周老师的温阳散寒汤加减三剂。

处方如下:葛根30g防风15g生黄芪120g蒸附片30g桂枝z0g炒白芍20g生姜20g大枣10个(撕开)炙甘草10g炒术30g干姜30g茯苓30g荆芥15g。

三诊:已好80%,继续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