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源:
《金匮要略》卷下。
方歌: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半夏厚朴汤。那是古代治疗咽喉有异物感的专方。医圣张仲景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就是一般妇女她容易得,为什么呢?生小气、生闷气。一生闷气呢,觉得咽喉胀胀的,叫“气得面红脖子粗”。
一生气你会觉得这个咽喉吞东西不是滋味,觉得有点哽咽哽咽的。
所以食道癌呢,它不是传染的,它是不健康的食物加上不健康的情绪,两个相互结合的时候,就变成食道癌了。
你光有不健康的食物,它顶多是咽炎上火;你光有不良的情绪,它顶多就是肋胀啊、胸满。但是你两个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出现肺癌、食道癌。
这时,当你觉得吞东西都有点东西堵在咽喉,你赶紧喝半夏厚朴汤。
咽中如有炙脔啊,咽喉好像有个红烧肉,堵在那里,使劲地吞吞吞不下,拼命的咳咳咳吐不出。这种情况好像香口胶黏在那里呀,其实就是痰气交阻。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五味药而已哦,张仲景讲这个通常是覆杯而卧,一剂见效。
所以方歌讲:“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此方除。”所以《汤头歌诀》你要烂熟于胸啊!
半夏、厚朴两味药,他是一个对药。痰气疏呢,他专门对治那个痰跟气交结在一起。你看半夏它是治痰的,治痰第一药啊。厚朴是治气的,它能降腹气,腹气一降呢,咽喉气就降下来了。就像一个人好奇怪哦,他很闷的时候,去拉一泡大便就好了。“哎呀,好轻松啊!”
所以便后很轻松,我们客家人拉大便叫放轻放轻,放了就很轻松。为什么呢?因为腹部一旦排泄了,咽喉就放松了。
有些慢性咽炎老搞不好,你半夏、厚朴连用。哎,奇怪,吃了半夏就降胸中痰,厚朴就排腹中气,所以吃了厚朴腹中会打屁呀,一般厚朴一吃就会打屁。
以前张锡纯他得了一个怪病,他肚子老是闷闷胀胀的。哎呀,他就想:“不是说腹满用厚朴,胸满用枳实吗?”好,就单独用厚朴,搞个几两来一吃呢,“噼里啪啦”就放屁了。等下那肚子的胀满就没掉了。诶!太好了。
所以呢,真正学医的人,他必定是专一的去试药,不要搞得乱七八糟,三五十味药来试,到时候哪样见效你也不知道。专用重用就起那个疗效,当然你要慢慢去找。
张锡纯那时是觉得最近久坐写医案太多了,而且一坐在那里帮病人看病呢,就没完没了,所以这个腹肠堵住了。而且有的时候偶尔一帮病人看好了病,病人又很热情,请他到外面去吃饭,一吃又吃胀了,肚子老是闷胀不舒服,这时一味厚朴就舒服了。
所以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啊。茯苓是去水气的。生姜能够发散,能够宣通。紫苏呢,能够去一切饮食里头的脏毒。
所以以后呢,你但凡听到病人,他说咽中有东西吞不下又吐不出,已经一两年了。不要那一两天的,一两天有可能是上火,你要用这个黄连上清片或者三黄片,或者防风通圣丸。但是有一两年的,老觉得吞吐不利的,半夏厚朴汤加四逆散,不到十味药,应手取效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