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眩晕
王某 , 男 , 82 岁 , 因头晕 , 全身乏力 2 月余于 2007年 5 月 25 日住院治疗 。 症见 : 头晕 , 全身乏力 , 神疲懒言 , 面色日白 , 腹胀便溏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细弱 ;中医诊断 : 眩晕(气血亏虚脾胃虚弱) , 治宜健脾益气 ,补益气血 。 方剂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 黄芪 20 g , 炙甘草5 g , 人参10 g , 当归12 g , 升麻5 g , 柴胡8 g , 白术10g , 鸡血藤30 g , 5 剂 , 每日1 剂 , 水煎服 。 二诊 : 头晕消失 , 余症状也见明显好转 , 守上方 5 剂继服 ; 三诊 : 症状消失 , 舌脉正常 。 为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 , 嘱其服补中益气丸 , 8 g , 3 次/日 , 口服半个月 , 随访半年以后未见复发 。
按 : 患者为老年男性 , 由于素体亏虚 , 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乏源 , 故见头晕 , 全身乏力 , 神疲懒言 , 面色白白 , 腹胀便溏 , 舌脉亦为气血亏虚之象 , 故运用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 , 补益气血 。
2 呕吐
许某 , 女 , 43 岁 , 因呕吐频频 , 轻微头晕耳鸣 2 d于 2008 月 1 月 30 日就诊 , 西医检查均未见异常 , 既往有梅尼埃病史 10 余年 , 遇到劳累 , 感冒多有复发 ,此次因劳累而发病 , 症见 : 呕吐频频 , 轻微头晕 , 耳鸣耳胀 , 面色萎黄 , 全身乏力 , 小便清长 , 大便稀软 ; 舌质淡 , 苔白滑 , 脉沉细 ; 中医诊断 : 呕吐(脾胃虚弱 , 气不化水)治疗给予健脾和胃化湿止呕 。 方剂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 黄芪 30 g , 炙甘草5 g , 人参10 g , 当归12 g , 升麻 5 g , 柴胡8 g , 炒白术20 g , 姜半夏18 g , 泽泻20 g , 7剂 , 每日 1 剂 , 水煎服 。 二诊 : 呕吐明显好转 , 头晕消失 , 仍见轻微耳鸣 , 面色稍有光泽 , 乏力减轻 , 小便清长 , 大便稍稀 ; 守上方继服 7 剂 。 三诊 : 仍见轻微乏力 , 又诉腹胀 , 小便可 , 大便溏 。 为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 , 嘱其改健脾丸 8 g ,3 次/日 , 以善其后 , 1 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 随访 1 年以后未见复发 。
按 : 患者为中年女性 , 根据症状和病史 , 西医考虑为梅尼埃病 , 原因为膜迷路水肿 , 西医治疗减轻迷路积水缓解症状但症状多易复发 , 中医辨证论治 , 责之于脾胃虚弱气不化水 , 治疗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和胃补气固本 , 配合姜半夏和胃止吐 , 泽泻利水渗湿 , 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 又予健脾丸口服健脾开胃使后天得养 ,扶正固本而疾病不再复发 。
3 头痛
张某 , 男 , 54 岁 , 患者以右侧额顶部头痛 1 月余于2007年3 月13 日就诊 。 症见 : 右侧前额 , 巅顶部头痛 ,神疲乏力 , 少气懒言 , 声低语微 , 纳差腹胀 , 大便微溏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细弱 。 中医诊断 : 头痛(中气虚弱 ,清窍失养) , 治宜健脾益气 , 通络止痛 。 方剂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 黄芪30 g , 炙甘草 5 g , 人参 10 g , 当归 10 g ,升麻6 g , 白术10 g , 柴胡6 g , 吴茱萸8 g , 藁本8 g , 川芎10 g 。 7 剂 , 每日 1 剂 , 水煎服 。 二诊 : 症状明显好转 ,守上方7 剂继服 ; 三诊 : 症状消失 , 舌脉正常 , 守上方 7剂继服巩固疗效 。 随访半年以后未见复发 。
按 : 该患者见右侧额顶部疼痛 , 考虑巅顶为厥阴经之头痛 , 故予健脾益气之补中益气汤口服 , 同时加吴茱萸 、 藁本引经入厥阴 , 川芎引药上行于清窍 ; 如久病入络 , 加地龙 、 僵蚕 、 蝉蜕 、 全蝎虫类搜剔。
4 不寐
赵某 , 女 , 50 岁 , 患者失眠 2 年余而于 2009 年 10月 22 日就诊 。 症见 : 失眠多梦 , 疲倦乏力 , 面色萎黄 ,胃胀便溏 , 舌质淡 、边有齿痕 , 苔白 , 脉细弱 , 中医诊断 : 不寐(脾胃气虚 , 心血亏虚) ; 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 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 黄芪 20 g , 炙甘草 6 g , 人参10 g , 当归 10 g , 升麻 5 g , 柴胡 10 g , 白术 10 g , 酸枣仁10 g , 远志 12 g , 琥珀 5 g(冲服) ; 5 剂 , 每日 1 剂 , 水煎服 。 二诊 : 失眠好转 , 自感睡醒后较前解乏 , 乏力好转 , 纳食稍增 , 大便成形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细弱 , 守上方 7 剂继服 ; 三诊 : 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守上方 7 剂继服 , 嘱待中药服完给予补中益气丸 8 g , 3 次/日 , 1 个月 后随访半年患者未见复发 。
按 : 本案失眠多年 , 疲倦乏力 , 面色萎黄 , 胃胀便溏 , 舌质淡 、 边有齿痕均为中焦气虚之象 , 故给予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 。
5 痿证
杨某 , 男 , 26 岁 , 因双眼睑下垂 2 周余于 2008 年10 月 13 日就诊 , 1 年前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 症见 : 双眼睑下垂 , 朝轻暮重 , 面色光 , 神疲懒言 , 大便微溏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细弱 , 中医诊断 : 痿证(脾胃气虚) , 治宜健脾益气 。 方剂以补中益气汤化裁 : 黄芪40 g , 炙甘草 10 g , 人参 10 g , 当归 15 g , 升麻 6 g , 柴胡6 g , 白术 20 g , 白扁豆 20 g , 山药 20 g , 大枣 5 枚 ; 10剂 , 每日 1 剂 , 水煎服 。 二诊 : 双眼睑下垂好转 , 守上方 10 剂继服 。 三诊 : 上症状消失 , 遂逐渐停用溴吡斯的明 , 守上方 20 剂继服巩固疗效 , 3 个月后随访 , 症状未见复发 。
按 : 此患者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 中医考虑为痿证(脾胃虚弱) , 因脾主升清 , 水谷达于四肢百骸 ,因脾气虚 , 水谷精微不能濡养 , 故而发病 ; 《素问·痿论篇》: 治痿者独取阳明 , 故从健脾益气着手 , 给予补中益气汤化裁以健脾益气 。 周绍华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丰富 , 其经验用药喜欢加仙灵脾 、 仙茅化裁治疗 , 取得较好疗效。
李东垣《脾胃论》曰 : “脾胃之气即伤 , 而元气亦不能充 ,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后天之本”“气为生化之源” 。 脾与五脏的关系密切相关 , 脏腑血脉之补养运行 , 无不依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濡养。 脾胃虚弱后天失养而易滋生百病 , 可见补脾益气 , 顾护中焦的重要性 , 补中益气汤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 现代研究已证明 : 中医脾和淋巴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 , 补中益气汤有增强机体抵抗力 , 扩血管 , 降血压 , 提高人体应激能力 , 抗疲劳 , 降血糖 , 抗凝血等多重作用。 以上治疗的眩晕 、呕吐 、头痛 、失眠 、 痿证等中医脑病科案例虽然病症各异 , 但是皆为饮食劳倦 , 脾胃虚弱 , 中气不足所致 , 应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 , 异病同治 , 均取得良好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