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瘢痕疙瘩效验良方
瘢痕疙瘩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有色人种较易发生,以黑人最为多发。可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任何损伤均可促发本病,属于中医学“黄瓜痈”“肉龟疮”“锯痕症”的范畴。
方一 蟹足肿药膏
主治:瘢痕疙瘩。
方药:蜂房(炒)30g,蜈蚣5条,蜘蛛5只,土鳖虫15g,轻粉、雄黄各9g,冰片3g,紫草10g,蜂蜡100g,麻油500g。
制用法:先将蜂房、蜈蚣、蜘蛛、土鳖虫、紫草用麻油炸至焦枯,捞出残渣,离火待凉。将轻粉、冰片、雄黄兑入,搅拌均匀,再将黄蜡兑入熔化,如油凝可再置火上化开即可,倾置净瓶或罐中备用。将药膏摊在油纸上约0.3cm厚,贴患处,外用敷料固定。
验案:高XX,男,42岁。胸前部出现蟹足样肿物,颜色加深,与正常皮肤分界明显,偶感胸闷,余无异常,经外用上方痊愈。
编按:所谓蟹足肿,是一种以皮肤破伤后高起肿块,形似蟹足为特征的皮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瘢痕疙瘩。损害初起为淡红色瘢痕,逐渐高出皮面,并逐渐扩大超过原损害范围,形成坚硬而有弹性的结节或斑块表面光滑或不平,无毛,边界清楚,周围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呈树枝状增生。常自觉瘙痒、灼痛或刺痛。本病最常见于胸骨前区,肩部和易遭损伤处,究其病因,总由禀赋不耐,复受金、刀、水、火之伤,或疮病愈合后,余毒未尽,阻遏肌肤,气血痞塞,凝聚而成。本方具解毒化瘀散结之功。治疗期间,需忌荤腥辛辣食物,尤要避免损伤和不必要的手术,以防肿块蔓延。
方二 黑布药膏
主治:瘢痕疙痦(锯痕症),疖 ,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肉龟)。
方药:老黑醋2500克,五倍子872克,金头蜈蚣10条,蜂蜜186克,梅花冰片3克。
制用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撤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做成的黑布药膏质量要求光亮、黑润,储存在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用金属器皿储存)。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两三天换药一次。对于化脓性皮肤病,常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
编按:方中老黑醋软坚解毒,五倍子收敛解毒,蜈蚣破瘀以毒攻毒,冰片镇痒止痛解毒,蜂蜜调和诸药。黑布药膏用以治疗“背痈”等化脓性疾病,不论面积多大,即或是很深的疮面治愈后瘢痕都很小。②关于本药的炮制, -定要按上述的操作规程,储备时一定勿用金属器皿,使用时也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这-点是很重要的。另外在使用黑布药膏时往往由于病人求治心切,每日换药1~2次,结果效果反而较差。而隔两、三天换药1次,由于药膏干硬后与皮肤粘连得更为紧密,使瘢痕出现成层的脱皮,通过不断脱皮效果就会好一些。所以用黑布药膏时最好是隔两、三天换药1次。③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往往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能促进其解毒、消炎的功效。疗效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使用黑布药膏治疗81例瘢痕疙瘩的报告来看,通过临床观察及组织病理检查,均证明黑布药膏对瘢痕疙瘩有一定的疗效。81例中显著进步者26例(32.1%).进步者44例(54.3%).无效者11例(13.6%)。连续治疗不间断者疗效较佳。从病程来看,疗效与病程没有明显的关系。从不同治疗期的治疗结果可以看出,能坚持继续不断治疗6个月以上者,疗效较好些。同时也观察到黑布药膏中加麝香等药物或用黑布药膏前先作针刺的疗效,较单用黑布药膏者为佳。然而伴用内服药物如小金丹、犀黄丸等的疗效,不比单用黑布药膏好。同时还观察到,黑布药膏不仅可使瘢痕疙瘩的痒.痛感觉减轻或消失,而且可使其成层脱皮或自行穿破而渐趋平软消退.瘢痕疙瘩在黑布药膏的作用下于组织病理上可见一种纤维组织的疏松和变性,这对病变的平软和消退可能很有关系。本方原系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皮肤科专家赵炳南教授的祖传秘方,经我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方三 化瘢方
主治:瘢痕疙瘩,食道粘连,食道憩室。
方药:香附9克,柴胡9克,川芎9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穿山甲9克,夏枯草15克,梨树根45克。
制用法:先将穿山甲、梨树根用清水浸泡30分种,再入余药,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食道粘连者可日服3~5次。
编按:化学或物理损伤,破坏肌肤,局部营卫失和,气血离乱,在食道则粘连,出现狭窄,在皮表则形成瘢痕疙瘩;食道肌层纹理稀疏,张力松弛,快速强力进食.易使食道壁膨出,产生憩室。均可治拟调和营卫,舒畅气血。本方取《医林改错》的通气散和《和剂局方》的四物汤,加夏枯草、穿山甲、梨树根而成。其中香附、柴胡、川芎、夏枯草.当归、熟地、赤芍等调和营卫,通畅经隧,行气活血,消滞化结;穿山甲、梨树根增强肌肉张力,化散瘢痕和粘连,是治疗食道粘连和憩室的主药。
加减:气虚乏力者,选加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痰多者,加川贝9克,杏仁9克,海蛤壳12克;口咽干,粘膜红燥者,加玄参9克,生地12克,黄芩9克,土牛膝根12克;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冲服9克,或酒炒大黄6克。
验案:银X,女,38岁。10年前因严重鼻衄,行左侧颈外动脉结扎,术后切口瘢痕疙瘩形成,肿如小指,硬红灼痛。服用本方,先后共40剂。瘢痕疙瘩消退,皮肤光洁。
②食道粘连:李X,女,16岁。误咽冰醋酸后进食困难4月,靠流汁和输液维持生命,食道镜检查及钡餐X线拍片示:第一胸椎处梗阻不通。患者拒绝结肠代食道手术,先用本方每日多次内服,未加梨树根,服180余剂,曾有好转,但仍进食不畅,后加梨树根,续20剂,吞咽通利,食道X线钡片复查,粘连消失,痊愈。
方四 鸦胆子
主治:瘢痕疙瘩。
方药:鸦胆子适量
用法:将鸦胆子除去皮壳,研成泥状,然后加入80%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软膏,放置48小时后即可涂用。敷药膏时,先将患处皮肤消毒,后将膏药涂于患处范围内,敷盖消毒纱布。经48小时后第一次换药,以后每隔3天换1次。
病例:李XX,男,24岁,工人。于1985年4月11日就诊。患者因不慎被热水烫伤左手背,当时处理不当破溃感染。经2个多月烫伤患处痊愈,但烫伤破溃处成坚硬的扁平隆起,表面有树枝状增生,患部形成瘢痕疙瘩,色淡红,自觉有痒感,并影响左手关节的功能。经用本方后患部皮肤平软,关节活动功能自如,瘢痕疙瘩消失而愈。
编按:瘢痕疙瘩属于祖国医学的“肉龟疮”范畴。本症因烫伤后余毒未净,复受外邪入侵肌肤,致使湿热搏结,气血凝滞而成。本方有活血、理气、软坚、散结之功,经临床运用,疗效显著。鸦胆子性味苦、寒、有毒。功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治痢疾、久泻、疟疾、痔疮、疔毒、扁平疣、鸡眼疗效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