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6 0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重症痛经的治疗
陈家骅
重症痛经,指经前和经期少腹剧烈疼痛,非一般药物所能奏效者。患者每至经期则如临大难,翻滚呻吟,痛楚万状,医者常为之棘手。该病多由经期受寒,寒凝、气滞、血瘀所致。
治疗该病当以散寒行瘀为主,少佐疏肝理气之品,方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化裁,并选用一两味虫类逐瘀药以当大任。
笔者常用蜈蚣和水蛭。蜈蚣辛温走窜,专入肝经,有极强的化瘀和镇痛作用。
张锡纯谓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水蛭咸苦平,专入肝经血分,为破血逐瘀的良药,张锡纯谓其:“善破血……于气分丝毫无损。且服后腹不觉痛,并不觉开破,而瘀血默消于无形,真良药也。”
此外,药煎成去渣后,须兑入白酒5ml,以行药势、助药力。
治疗本病,只在经前出现不适症状时和经期服药,一般治疗3个月经周期即可痊愈。
患者张某,痛经三四年,结婚多年无子,西医曾诊为“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述13岁月经初潮,经来第2天饮凉水一瓢,月经即止。自此脐下如掌大一块终年发凉。半年后经水复来,但来时腹中冷痛,腰痛如折。多方求治无效,逐年加重,甚则痛至休克。因此杜冷丁成了经期止痛的常用药。近年来,每次注射哌替啶(杜冷丁)100mg,尚不能止痛。视其面,印堂处有寸余长青斑,舌侧现青紫色。
诊其脉,沉弦有力。脉证合参,为沉寒痼冷,老血瘀积所致。
遂以少腹逐瘀汤化裁,另用大蜈蚣1条研粉冲服。2剂疼痛基本消除,半年治愈。
用上方治疗该病一定要注意三点。
其一,虫类药必用生品研粉冲服。
其二,酒必不可少,耐受量大者可用至10ml。
其三,遵守服药方法,从经前出现不适症状到经期结束,每日1剂,分3次服。否则其效必减。
【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治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所治证属小腹寒滞瘀积,或妇女冲任虚寒,瘀凝内阻,血不归经所致。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医林改错》卷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