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回复: 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专用于脉浮表症的荨麻疹、痤疮、肾炎、黄疸等

[复制链接]

6304

主题

1826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90
发表于 2024-4-26 21: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黄连翘赤小豆,杏枣白皮甘草姜,

清热利湿瘙痒肿,荨麻疱疹服之康

《伤寒论》:麻黄连轺(yao)赤小豆汤

【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古代处方】

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现多用连翘代替)杏仁6克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现多用桑白皮代替)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炙)。

【现代参考处方】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临床应用】

1、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糠疹、病毒性疱疹、过敏性皮炎、汗腺闭塞证、皮肤瘙痒症、狐臭等。

2、以发热、水肿为表现的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尿毒症、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3、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见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胰头癌、妊娠期黄疸等。

1、治慢性荨麻疹

  徐某某,男,10岁。2010年2月10日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全身瘙痒,伴见片状红斑,持续半小时左右自行消失,当时未予重视,后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每当洗脸、洗澡后,所接触刺激的皮肤随即出现苍白的水肿样风疹块,边缘红晕清晰可见,入夜瘙痒尤甚,难以入眠,必须反复抓挠,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予西药及养血祛风止痒中药口服(具体不详),疗效不明显。

刻诊:头面、四肢及后背抓挠后立刻出现风疹块,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出汗较少,运动后身痒加重,但汗后痒减;晨起干呕,口气重,从2岁起即严重口干,欲饮冷食凉,吃饭、喝粥时亦需大量饮水,胃口极好,挑食,只吃荤食,不爱吃水果蔬菜,睡眠差,夜间痒醒;大便干燥,气味重,2~3日一行,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阳明热盛。治法:清热生津止痒。拟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炒山药30克,蝉蜕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2月13日二诊:药后身痒轻微减轻,口干渴饮依旧,拟用《外科正宗》消风散疏风养血,清热除湿,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45克,牛蒡子6克,通草10克,当归10克,生地25克,生甘草6克,5剂,水煎服,日1剂。

2月20日三诊:患儿服第一剂药后2小时即面红、出汗、呕吐,后每天如此,患者坚持服完,电话复诊:胃纳大减,不欲食荤,饮水减少,身痒依旧,舌苔白厚腻微黄。拟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处方: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生甘草6克,陈皮15克,制半夏10克,神曲15克,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日四诊:药后胃口好转,饮食增加,舌苔转薄白。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生麻黄4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杏仁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5剂,水煎服,日1剂。鼓励患者运动出汗。

3剂药后患者皮肤瘙痒及抓痕均有明显改善,后一直以本方为基本方进行调理,痒甚则加蝉蜕10克,胃纳少兼见舌苔厚腻则加半夏10克,苏叶10克。患者坚持服本方4月(后两月为一剂药分两天喝),皮肤瘙痒及风疹块消失,抓痕只遗留轻微痕迹,口干渴欲饮冷好转七成,睡眠正常,大便通畅,每日一行。

2、治小儿肾炎

小儿肾炎的病人,这个化验的尿的指标总是不能改善,时间也比较长,用西医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见效的希望,能不能找中医来看看。孩子,头面水肿,尿的化验很糟糕。摸脉,轻取既得,就是浮脉。发汗呀。头面肿,脉轻取既得,头面不是表吗,上半身肿者发其汗嘛,浮又肿。

用什么方子?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七天汗。

从发了这七天汗以后,这个孩子头面水肿逐渐逐渐消了,那么化验呢,也逐渐逐渐改善了。

3、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这个病人是阳黄,急性黄疸性肝炎,又是大夏天,敞着胸,那个黄的颜色,鲜黄如橘子色,你只要看上一次你会终生不忘,那种黄就是黄如蜡染。对于一个传染病我总是胆怯。

摸脉,脉有点浮,那脉浮怎么办呀?黄疸性肝炎,湿热在里;身痒、脉浮,这就是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其实这么个人,也就是用这张方子发了7天汗,从此黄疸指数一天比一天低,一天比一天低。

   所以脉浮主表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感冒才叫表。皮肤病、皮肤的过敏、身上瘙痒,甚至包括一些牛皮癣,我们都可以,只要脉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

6304

主题

1826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9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22: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周身瘙痒

刘渡舟医案: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

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
疏方:麻黄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83)

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二、肾风水肿

张东军医案:樊某,男,28岁。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但尿化验始终Pr(卅),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霉素一周病无缓解,故于1985年11月5日前来就诊。

症见:颜面虚浮,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腰胀痛,左侧尤甚,小便量少,色如茶,腹胀食少,舌边尖红,苔黄而粘脉滑少力。尿化验Pr(卅),WBC:3~5,RBC:1~2,颗粒管型0~1。

证属邪热入里与水壅结而成湿热内盛,治以清热利水解毒。

方药:麻黄l0克,连翘15克,赤小豆50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尿化验Pr(4-+),余正常'舌苔趋净。上方增党参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服7剂,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肿,尿化验Pr(+)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疗效。(中医药学报1989:(3):33)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凡湿热蕴结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三、浮肿紫斑(紫癜肾炎)

李浩然医案:何某某,女,15岁,1981年3月14日诊。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继则面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苔薄,脉小滑。检查:扁桃体轻度充血,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有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面部和四肢浮肿。血象正常,血小板20万/立方毫米。尿检: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卅。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

处方:麻黄9克,连翘12克,赤小.30克,桑皮12克,桃、杏仁各10克,姜皮3克,大枣5枚。3剂,浮肿、紫斑全消。尿检:蛋白十,白细胞十。继服5剂尿检正常,随访一年正常。(四川中医1985;(7):48)

按语:本案为外感引动湿热,肺肾同病,水气不化而见水肿;湿热迫血妄行,外发紫斑。总以解表化湿,宣肺利水为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四、肌衄

于世楼医案:张某某.女14岁,1984年3月8日诊。初起身有寒热,体温39LC,纳呆,呕吐,四肢关节肿痛,以膝踝关节较剧,继在膝、小腿部出现对称性、大小不等、稍隆起之出血性丘疹,苔白腻,脉沉细数。证属外邪束表,湿热郁蒸,热迫血溢而致肌衄。治宜疏风清热,祛湿凉血。

处方:麻黄3克,连翘12克,杏仁、甘草、白藓皮、黄柏、赤芍各10克,茵陈15克,紫草、赤小豆各30克,生姜5片,红枣12枚。煎服。

服药3剂后紫癜略退,诸症亦减轻,关节疼痛仍在,照原方加防己、木通各10克,续服3剂而愈。(福建中医药1985;(4):52)

按语: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寒热无汗,则湿热无外泄之路,郁蒸肌表,损伤阳络,而致肌衄。治宜外散表邪,内利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之相宜,果三投而愈。

五、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王忠民医案:孙姓,男,59岁,1980年2月2日就诊。夙病慢支12年。3日前不慎受凉后宿疾再作,发热恶寒,无汗而咳,头痛身重,喘不得平卧,胸闷气急,咳吐痰量多而粘,色微黄,纳呆恶心,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闻心音轻远、律整。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和哮鸣音。体温38.7·C。化验:白细胞18200/立方毫米,中性78%,淋巴16%,酸性29/5,单核4%。胸透:双肺纹理增强,轻度肺气肿。

证属风寒犯肺,湿聚化热,肺失和降。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麻黄9克,连翘12克,杏仁、炙桑白皮、甜葶苈各15克'赤小豆30克,甘草、生姜各6克,双花24克,陈皮l0克。水煎。分二次服。

进上方3剂症即缓解,咳吐减轻,已能平卧,痰渐少,水肿消失,气急亦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宗前方增损复进5剂,咳嗽悉平。(黑龙江中医药1985;(6):25)欢迎关注行之医话微信公众号

按语:内有湿热,复感外邪,内外相合,闭阻于肺,致发咳嗽。故拟本方以外散寒邪,内清湿热。据王氏经验,运用本方应据其病位、轻重与久暂,决定剂量大小和加减。湿热在上,偏于清泄;在中'佐以理气;在下,重用利导。外邪不除者,加金银花、桂枝;痰湿阻肺地龙加地骨皮l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意,又服2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月余,1年后寻访,哮喘未发。(广西中医药1989(5)27)

六、哮喘

蒋昌福医案:吴某,男,16岁,198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幼时即患哮喘病,以往较轻,近年来,症状加重,每因受凉即发。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咳痰不畅,头部出汗,不能安卧。此次发作已经1周,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发热恶风,喉间哮鸣,吸气困难,口干,纳食不香,脉象滑数,舌苔薄黄。此乃寒郁发热,痰热夹外邪阻塞息道,以致肺失宣肃,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痰清热。

药用:麻黄8克,杏仁10克,连轺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地龙3克。

上方连服2剂,痰畅,喘定咳减,右寸脉仍现滑大而数。原方去地龙加地骨皮10克,取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泻白散之癔,又服二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一个月,一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按语:运用本方,以表邪与湿热共存为要点。本案哮喘内有湿热,外受凉而发,与此病机相合,故以本方清宣利湿。盖湿热郁蒸肌表,气机被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免气机被遏,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防伤津化燥,惟以清宣为宜。此外,本案亦有痰热之征,故去生姜之温,加地龙以增清热平喘之力。

七、晨间喷嚏(过敏性鼻炎)

蒋昌福医案:张某,女,27岁,1988年3月3日初诊。患者晨间喷嚏已经2年,每天早晨起床,即作喷嚏,连连十数声,甚至数十声,经本院五官科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多方医治疗效不佳,脉象平和,舌尖略红,苔薄黄,牙龈紫赤,患者曾因连续喷嚏,引起腹肌强烈收缩,致流产两胎。此乃邪热相争于肺窍,拟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薏苡仁,宣散肺部郁邪:

药用:麻黄5克,连轺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6克,杏仁8克,甘草3克·薏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上方3剂,晨起喷嚏大减,继原方连服1周而痊愈,后改用玉屏风散巩固疗效,至今已半年未发。(广西中医药1989;(5):28)

按语:邪热郁闭肺窍,作嚏不止,本方以辛宣开散为主,能助肺气开发,透窍达邪,是获其效。者,加前胡、白前;痰涎壅盛者,加苏子、甜葶苈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