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回复: 1

地肤子

[复制链接]

6287

主题

181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17
发表于 2024-4-13 17: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Dì Fū Zǐ

别名 扫帚苗

来源 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归经 归肾、膀胱经。

性味 辛、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各家论述

1.卢复: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服之病去,必小水通长为外征也。

2.《本草述》:地肤之味,始微甘而后纯苦,且其气寒,应属清热之剂。每见用之者或假酒力,或不须酒。愚谓清热则酒可不用,如用之起阴达阳,则宜以火酒浸一日夜,于饭上蒸透,晒干以去其寒性,乃为得之。

3.《本草求真》:地肤子,治淋利水,清热,功颇类于黄柏。但黄柏其味苦烈,此则味苦而甘,黄柏大泻膀胱湿热,此则其力稍逊。凡小便因热而见频数,及或不禁,用此苦以入阴,寒以胜热,而使湿热尽从小便而出也。但虚火偏旺,而热得恣,固当用以清利,若不佐以补味同入,则小水既利而血益虚,血虚则热益生,热生则淋益甚矣。故宜佐以牡蛎、山药、五味收涩之剂,俾清者清,补者补,通者通,涩者涩,滋润条达而无偏胜为害之弊矣。且能以治因热?疝,并煎汤以治疮疥。至书所谓益精强阴,非真具有补益之能,不过因其热除,而即具有坚强之意耳。

4.《本草求原》:地肤子,清利膀胱邪热,补膀胱阴血,热去则小便利,中焦之阴气自受益,而耳目聪明矣。故有阴火而小便不禁,尿数或淋疝,客热丹毒并治,为末酒服治白带,同白蔹为丸治白浊。

5.《本草正义》:地肤子,苦寒泄热,止有清导湿热,通泄小便之用。《本经》又谓其补中益精气,《别录》称其强阴者,乃湿热不扰而阴精自安之意,断不可拘泥字面,认为补益之品。6.《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7.《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8.《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9.《日华子本草》:治客热丹肿。

10.《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湿热带下。11.《本草原始》:去皮肤中积热,除皮肤外湿痒。《本草备要》:益精强阴,除虚热,利小便而通淋。

12.《玉楸药解》:疗头目肿痛,狐疝阴?,腰疼胁痛,血痢,恶疮。

复方

①治阳虚气弱,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阳汤)

②治阴虚血亏,小便不利:怀熟地一两,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地肤子一钱。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济阴汤)

③治妊娠患淋,小便数,去少,忽热痛酸索,手足疼烦:地肤子十二两,初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温三服。(《子母秘录》)

④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一两,地榆三分(锉),黄芩三分。上药拇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⑤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僧深集方》)

⑥治雀目:地肤子五两,决明子一升。上二味捣筛,米饮和丸。每食后,以饮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广济方》地肤子丸)

⑦治肝虚目昏:地肤子一斤(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五斤(净汤捣,绞取汁)。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圣惠方》地肤子散)

⑧治胁痛,积年久痛,有时发动: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补缺肘后方》)

⑨治跳跃举重,卒得阴颓:白术五分,地肤子十分,桂心三分。上三物,捣末。服一刀圭,日三。(《肘后方》)

⑩治疝气: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简便单方》)

⑾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三。(《圣济总录》地肤子散)

⑿治吹乳:地肤子为末。每服三钱,热酒冲服,出汗愈。(《经验广集》地肤酒)

⒀治雷头风肿: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愈。(《圣济总录》)

⒁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煎汤频洗。(《寿域神方》)

⒂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二次,每次10~15分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6)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17)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18)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19)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20)血痢不止。用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调下。

(21)妊娠患淋。用地肤子十二两,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22)小便不通。用地肤草榨汁服,或用地肤草一把,加水煎服。

(23)眼睛受伤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肤叶(洗去土)二两,捣烂榨汁,每取少许点眼。冬季无鲜叶,取干叶煮成浓汁亦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6287

主题

181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71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3 18: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肤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翟艳会

摘要: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综合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地肤子具有以下特点:

1)临床汤剂用量为9~30 g,常用剂量为15~30 g,散剂中地肤子剂量为0.46~1.38 g。

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清热利湿,疏风止痒治疗皮肤病(荨麻疹、变应性血管炎、特应性皮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湿疹、酒鲏鼻)、凉燥证、五官科(慢性咳嗽、喉咳、喉源性咳嗽)、妇科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黄带),用量多为9~30 g;治疗远视者,散剂用量为1.38 g;利尿通淋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用量多为30 g,治疗小儿积热、小便不通,散剂用量为0.46 g。

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清热利湿常配伍大黄、茯苓等;疏风止痒常配伍羌活、荆芥、蝉蜕、徐长卿、白鲜皮等;利尿通淋常配伍冬葵子、车前子等.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含三萜皂苷、脂肪油、维生素A类物质等U。地肤子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等功效。本文欲对地肤子的经典名方以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地肤子临床常用剂量、配伍以及量效关系,以期对地肤子的临床运用及量效关系提供一些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地肤子配伍不同中药治疗小儿积热、淋证、癃闭、不能远视等疾病。如宋《太平圣惠方》地肤子散,地肤子(地肤子0.11钱约0.46 g)清热利湿,利水通淋,冬葵子清积热、利小便,二者配伍清热利尿通淋,治疗小儿积热,小便不通。唐《千金方》地肤子汤,地肤子(六铢约3.45g)清热利尿,瞿麦利尿通淋,二者配伍清热利尿通淋,治疗小儿热毒入膀胱中,小便涩痛不出,甚至便出如血。宋《太平圣惠方》补肝地肤子散,地肤子(0.33钱约1.38g)清利湿热,配伍地黄清热、凉血、养阴,使热从水去,治疗阴血不足,不能近视者。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李振华

李振华认为,荨麻疹多为饮食不节、脾虚失运,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束于肌表,致营卫失和,湿蕴于肌肤不得发散而发病,常用自拟的补气消疹汤(黄芪2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羌活12 g,防风10g,荆芥10g,地肤子15g,地骨皮12g等)治疗气血虚弱、风湿郁表型荨麻疹,运用地肤子以祛湿止痒,羌活、荆芥祛风透表,三者配伍可祛风解表,散皮肤之风湿,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

2.2朱良春

朱良春认为,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擅搜剔通络走窜,常用于风湿痹证、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疑难重症顽疾的治疗,对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皮肤瘙痒、红疹等动物异体蛋白过敏反应应停药,并以地肤子祛风止痒,配伍徐长卿、白鲜皮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效,地肤子用量为30g。

2.3 周仲瑛

周仲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脾肾不足、痰瘀互结所致,属本虚标实,治以化痰祛瘀、调理冲任之法,常用苍附导痰汤合通瘀煎治疗,若出现湿热症状,加用地肤子疏风渗湿,制大黄通下泄热、活血化瘀,荷叶清热利湿,三药合用消痰浊,清利湿热,地肤子用量为15g?。“瘀热互结”为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病机,对于因饮食不当出现的过敏性紫癜斑疹反复发作,发痒,腹痛者,为热入血分、瘀热互结,风邪循经入里,郁于肌表,在凉血止血基础上,酌加地肤子祛风止痒,苍耳草、紫草祛风凉血,三者配伍共奏祛风止痒凉血,透邪外达之功,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

2.4 福国维

福国维为岭南皮肤病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和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治疗多种皮肤疾患9。认为婴儿期的特应性皮炎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易受外感风湿热邪气,常用地肤子清热利湿,徐长卿或白鲜皮以祛风止痒,三者配伍以祛风清热利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0 g¹;提出皮肤血管炎是由于外感湿邪,脾胃失运,内生湿、热、瘀、毒所致,湿热下注型变应性血管炎,应治以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滋阴祛湿,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辅以地肤子祛湿止痒,徐长卿、防风祛风通络止痒,三者配伍祛风胜湿通络止痒,地肤子用量为15g。提出荨麻疹发病之因,是由“禀赋不耐,阴血不足,血虚受风”而发,认为卫气不固型荨麻疹,应予以益气固表、祛风散寒之法的玉屏风散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辅以地肤子祛风止痒,苦参清热燥湿解毒,二者配伍以祛风燥湿,解毒止痒,地肤子用量为15g。

2.5洪广祥

洪广祥提出,慢性咳嗽应属内伤咳嗽,素有内因之人感受外邪,引动宿疾,内外合邪,加之失治、误治等,邪滞肺系,致使病机演变复杂化,从而造成咳嗽慢性迁延,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依据不同兼症和并发症,随症加减,如对于咽痒甚者,加经验方窍痒煎(枳实15g,苏叶15g,地肤子10g,白鲜皮10g),其中地肤子疏风止痒,白鲜皮祛风止痒,二者配伍加强疏风止痒之功,地肤子用量为10 g。

2.6邓铁涛

邓铁涛认为,瘙痒一症以风邪为首,故治疗时当以疏风为主要治法,常以地肤子散皮肤之风止痒,清内里湿热利尿,配伍白鲜皮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两药为治疗皮肤瘙痒的要药,既可单用二药,亦可加入其它方药中,其中地肤子用量多为15~30 g。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院士提出,运用“态靶因果”中医辨证思路治疗各类内伤杂病,以病为纬,以态为经,因湿热下注出现的脚气、皮炎的凉燥证,当先治其标再治其本,予以升阳益胃汤加减(黄芪30 g,党参15g,炒白术15g,黄连3g,陈皮9g等)治疗,可加用地肤子清热利湿法,配伍龙胆草、车前草、白鲜皮等清热祛湿,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⁹;提出糖尿病代谢异常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直接影响卵巢的活动周期,带下病为血糖难控因素之一,长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若出现黄带,可采用清热利湿,健脾止带法,其中地肤子利湿止痒,白鲜皮发挥解毒止痒的功效,二者配伍发挥利湿解毒止痒之功,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

3.2李赛美

李赛美提出,糖尿病集多因素、多系统病变于一体,出现不同兼症配以相应药物治疗,若皮肤瘙痒者,以地肤子清热利湿,白鲜皮、防风疏风清热,三者配伍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¹7;以六经辨证法辨治皮肤病,认为面部皮肤红疹多为太阳表虚证,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地肤子利湿止痒,白鲜皮清热止痒,二者配伍以清热利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

3.3许华

许华提出,过敏性紫癜发病必与外邪相关,血热妄行型过敏性紫癜者应以清热凉血解毒、祛风除湿化瘀法治之,采用自拟消癜汤(水牛角20g,生地黄15g,赤芍10g,牡丹皮10g,紫草10g,小蓟10g等)加减治疗,其中地肤子利湿止痒,土茯苓、薏苡仁清热利湿解毒,三者配伍发挥清热、祛风、祛湿、解毒、止痒的功效,地肤子用量为10g。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蝉蜕

郑小伟治疗风邪犯肺型喉咳,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蝉蜕疏风利咽,二者配伍,疏风清热,利咽开音,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蝉蜕用量为12 g。吕选民等治疗外感风热型湿疹,地肤子祛湿止痒,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疏风清热利湿止痒,其中地肤子、蝉蜕用量均为9g,同时亦可外洗22]。赵长军常用祛风止痒汤(荆芥、防风、地肤子、蝉蜕、薄荷、地龙、徐长卿等)治疗荨麻疹,方中地肤子利湿止痒,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疏风燥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30 g,蝉蜕用量为6g³。王军前治疗风热蕴肤型湿疹,地肤子祛湿止痒,蝉蜕疏风清热,二者配伍,祛风清热胜湿止痒,其中地肤子用量为15g,蝉蜕用量为10 g。

4.2 配伍附子

顾武军治疗阳虚型湿疹,常用地肤子利湿祛风,附子助阳化湿,通络行气,二者配伍,通阳化湿,络通血行。地肤子用量为20g,附子用量为6g²9。

4.3 配伍土茯苓

陈太泉等治疗肺胃郁热型酒鲏鼻,地肤子清热利湿,土茯苓除湿解毒,二者配伍清热利湿解毒。地肤子、土茯苓用量皆15g²0。

4.4配伍麻黄

李红亮治疗脾肾阳虚型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地肤子祛风止痒,麻黄解肌发汗,二者配伍发汗解肌,祛风止痒,使湿毒之邪自肌表与小便而出,地肤子用量为15g,麻黄用量为30g²7。

4.5配伍芜蔚子

李智治疗链霉素中毒引起的耳聋、耳中痛,地肤子祛风胜湿,荒蔚子清肝疏风,二者配伍,疏风胜湿清肝,地肤子用量为30 g,荒蔚子用量为12 g²8。

4.6配伍白鲜皮

谢科治疗喉源性咳嗽,地肤子利湿止痒,白鲜皮祛风燥湿,二者配伍清热燥湿止痒以止咳,地肤子、白鲜皮用量均为12g²9|。

4.7配伍车前子

李其春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地肤子清热渗湿,车前子利尿通淋,二者配伍,清热利湿通淋,地肤子、车前子用量均为30 g³0。

5 总结与分析

通过总结古医籍及现代名家临床应用地肤子及其用量经验,总结出地肤子用量为0.46~30 g,汤剂常用剂量为9~30 g,散剂中地肤子剂量为0.46~1.38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与配伍,如地肤子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病、五官科疾病、妇科病时常配伍羌活、荆芥、蝉蜕、徐长卿、白鲜皮等,用量为9~30 g;散剂用量为1.38 g;若用于小儿积热、小儿急性肾炎等疾病时,地肤子利尿通淋常配伍冬葵子、车前子等用量多为30g,散剂用量为0.46g。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肤子具有降血糖31、抗炎132、止痒[3、促进小肠运动  等药理作用。临床运用地肤子虽安全剂量范围较广,常用汤剂用量(9~30 g)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但临床曾有煎服地肤子引起变态反应的报道,过敏症状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起风团伴口唇起疱,面红耳赤,可给予口服扑尔敏、维生素C,肌内注射苯海拉明等抗过敏治疗5。本品在使用过程当中需注意其不适用人群(内无湿热与小便过多人群忌服)。临床运用本品时应当综合多方面考虑,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证型、症状,选取最佳剂量及配伍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