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

[复制链接]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仝选甫:从气血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李某,男,38岁,干部。1999年10月20日以耳鸣,乏力,嗜睡半月余,加重3日为主诉就诊,患者体质瘦弱,加之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休息不佳而发耳鸣,鸣声如蝉,昼夜不息,稍劳即甚,蹲下站起时头晕眼黑,耳鸣更甚,自觉耳内有空虚、冷风内吹之感。耳科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诊见:纳差腹胀,倦怠懒言,欲静欲不动,面色微黄,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弱,证属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气虚血少,耳失温养。治宜:补气养血,健脾温阳。方以补阳还伍汤加减:黄芪90g,党参15g,白术3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2g,酸朿仁15g,磁石(包)30g,地龙12g,全蝎12g,甘草6,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10剂,诸症好转,上方再进12剂,患者耳内空虚、发凉感消失,余症均好转,续进6剂,诸症皆愈。

按:本例系因劳累过度,起居失调致使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而发为耳鸣。《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用上方治疗此种病机所致之耳鸣,多能应手而效,故补阳还伍汤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加党参、炒白术健脾温阳,酸朿仁、磁石养血安神,镇静熄鸣,因方合病机,药证合度而收良效。

参考文献:

仝选甫.补气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2,43(7):531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学敏: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阳上亢论治

诸葛某,女,42岁,干部。初诊日期1981年3月19日。主诉:左耳鸣、耳聋4个月。病史:高血压病史,血压经常波动在160~180/90~110mmHg之间,头晕,烦躁易怒,夜寐不安,4个月前因家务不和,而情志不舒,左侧耳鸣如蝉声,听力减退,经中医药物治疗效不显,请求针灸治疗。检查:体胖,血压165/115mmHg。耳鼻喉科检查:两耳鼓膜正常,音叉试验:AC>BC,听力检查:左耳气导l000Hz以上髙音频全部消失,骨导500~4000Hz全部消失。舌质红,脉弦细。印象:(1)中医:耳鸣,耳聋。(2)西医:神经性耳聋。辨证:体胖湿浊内蕴,阴虚阳亢之体,怒恼伤肝;肝阳暴亢,夹痰上蒙清窍,致耳内蝉鸣,失眠不寐,渐至失聪。治则:平肝潜阳,开窍通络。选穴;取左侧风池、听宫、翳风、中渚。操作:风池向外耳道方向斜刺l~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听官张口取穴,直刺0.8~1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翳风张口取穴稍刺向耳前方向1~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中渚直刺0.5~0.8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治疗经过:每日1次,4次后头晕减轻,7次后耳鸣声低,有间歇;14次后耳鸣消失,听力基本恢复,电测听复查听力明显提高,后又巩固治疗5次,随访半年听力无下降。

按:本例病机从阴虚阳亢,痰浊上蒙清清窍认识。取手少阳经穴风池、翳风、中渚,手太阳经穴听宫。其中风池、翳风、听宫为局部取穴,中渚为循经取穴。这4个穴位都是治疗耳鸣耳聋的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卷十二指出:“耳聋填填,如无闻,憹憹嘈嘈,若蝉鸣,鴳鴂鸣,听宫主之”,“聋,翳风及会宗、下关主之”,“耳聋,两颞颥痛,中渚主之。”《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下·头面》卷三十说:翳风、中渚“主耳痛鸣聋”,听宫、中渚“主聋嘈嘈若鸣。”《针灸大成》亦指出:听宫“主……耳聋如物填塞无闻,耳中嘈嘈憹憹蝉鸣”,中渚“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翳风“主耳鸣、耳聋。”

参考文献

石学敏.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32-433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毋桂花:耳鸣随证变化治疗

候某,女,44岁,干部。2000年8月23日初诊。主诉“双耳持续性耳鸣近3年。”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持续性耳鸣,经多家医院诊为“神经性耳鸣”,除外器质性病变,中西药物治疗欠佳。就诊时症见:双耳持续性耳鸣,声如蝉鸣,时轻时重,睡眠不好或劳累时加重,双耳听力减退不明显。伴心烦急躁,浑身不适,睡眠欠佳,纳食一般,大小便调,月经规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查体:双外耳道、双鼓膜未见异常。证属气血失调,治以调气和血为先。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柴胡9g,当归12g,赤芍12g,生地黄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桔梗9g,枳壳9g,怀牛膝9g,茯神12g,合欢皮12g,夜交藤15g,甘草3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8月28日二诊:药后睡眠明显好转,耳鸣减轻,自诉全身舒适许多,心烦急躁减轻,有时身有烦热感。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气血渐和,考虑烦热为肝经郁热所致,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肝解郁安神。处方:柴胡9g,黄芩9g,桂枝9g,赤芍9g,生龙牡(先煎)各30g,姜半夏9g,茯神9g,甘草6g,川楝子6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9月23日三诊:服上方5付后耳鸣全止,诸症基本平息,自行停药。1周前因生气致失眠、胃痛、纳呆、干呕,耳鸣又复。就诊于他院消化科,服药3付,处方如下:党参15g,高良姜10g,香附10g,元胡15g,白芍12g,青陈皮各10g,姜半夏10g,茯苓15g,柴胡10g,枳实15g,郁金10g,川楝子10g,鸡内金15g,甘草6g,生姜3片。药后胃痛消失,但耳鸣转甚,又增牙痛,自服“三黄片”、“利菌沙”等药,牙痛减而耳鸣甚,故来就诊。症见:双耳鸣响,声如轰鸣,白昼皆剧,纳呆,呕恶,眠差,口苦,尚感牙痛,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证属胆胃失和,温胆汤化裁以清胆和胃化痰。处方:姜半夏12g,茯苓12g,陈皮12g,枳实9g,竹茹9g,苏梗12g,柴胡9g,黄芩9g,胆南星9g,连翘12g,甘草3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9月28日四诊:药后纳开呕止,牙痛已无,耳鸣明显减轻,睡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邪实去而虚象显,改以李东垣补中升清泻阴火之法,以益气聪明汤化裁。处方:党参9g,生黄芪15g,葛根12g,蔓荆子9g,升麻6g,赤芍12g,黄柏6g,石菖蒲9g,炙甘草6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10月5日五诊:药后偶有耳鸣,不影响工作、休息,纳可,便调,余无不适。治从脾肾,补益聪耳,以丸剂善后。丸药方:生晒参40g,炙黄芪90g,熟地黄90g,白芍60g,骨碎补60g,炙甘草30g,葛根30g,蔓荆子30g,升麻20g,石菖蒲30g,黄柏20g,香附20g。共研细末,炼蜜成丸,每丸10g,早晚空腹各服1丸。药后体健,随访3年,耳鸣偶有短暂发生,但不影响生活。

按:对于耳鸣的辨证,有主张以整体辨证为主,也有主张从局部辨证为主。其辨证难易程度不一,无证可辨时也有主张以药测证。治疗上,有主张以辨证治疗为主,也有主张以专病专方治疗为主。毋氏临床上常以整体辨证为主,立法用方皆以证为依准,且主张处方用药宜灵活,忌保守。“有是证,用是药”,“朝理中,暮承气”这种用药在现实临床中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正如本病例在诊治过程中数易方药,看似极不合章法,但思路是明确的,皆以证为转方依据。前三诊采用疏调法,皆在恢复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脏腑间的协调。四诊取用益气聪耳,五诊在四诊的基础上加用益肾聪耳。尽管脾虚、肾虚征象几乎没有,但耳属清窍,需清阳上走,耳属肾窍,赖肾濡养,结合年龄、体质,耳聪鸣止归于脾肾是正确的。毋氏认为,中医临床本应是这样的“活活泼泼”,而并非教材上刻板的证、固定的方,也并非住院病案书写一证一方贯穿一病始终。治疗耳鸣见效难,而见效远比治愈容易得多。在耳鸣的治疗中,善后治疗至关重要。正如本案善后,毋氏临床常用中药蜜丸,效果尚称满意。“丸以缓之”,丸剂较汤剂有其独特的药效持久绵长作用,给予较长时间的小剂缓调,确实能明显提高耳鸣的治愈率。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表现。作为专科医生,必须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着眼于专科病。耳鸣仅是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为缓解耳鸣而不顾或加重机体的“失衡”是不可取的。正如案中三诊时他医为缓解胃痛让患者付出了并不比胃痛轻松的代价。临床上,“杀鸡取卵”并非鲜见,徐灵胎痛斥其为奸医以动剂杀人。患者不明,医者当自明。

参考文献:

毋桂花,高建忠.从耳鸣验案论耳鸣证治[J].中医药通报,2005,4(2):59-60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詠涛: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虚论治

毕某,男,60岁,职员。初诊1966年3月15日。耳鸣重听已久,夜不安寐,神疲足软,舌黄脉细弦。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肾虚则髓海不足而致耳鸣重听。拟心肝肾一源论治。蒸当归9g,白芍6g,杭菊花4.5g,牡丹皮3.6g,沙蒺藜9g,远志肉4.5g,朱茯神9g,夜交藤9g,煅龙齿12g,煅磁石12g,熟地黄12g,炒枣仁(杵)9g。7剂。3月28日复诊:服上方补益肝肾宁心潜阳之剂10剂,耳鸣渐熄,听觉恢复。仍心肾失交,夜寐不酣,神疲足软,舌燥,脉细弦,大便溏薄,日数次。再守前法佐以和调胃肠。炒当归6g,炒白术4.5g,炒白芍6g,山药9g,茯神9g,夜交藤9g,远志肉6g,煅龙骨、煅磁石、炒谷芽各12g广陈皮2.4g,蒸山茱萸肉9g,钩藤12g(后下)。7剂。

按:肾主耳,开窍于耳。本例患者年届六旬,因肾虚髓海不足,是以耳鸣重听渐发。治以补益肝肾,宁心潜阳,仿耳聋左慈丸加减。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杭菊花、沙蒺藜补益肝肾以养精血;精血不足,易致虚火,故佐牡丹皮清降虚火;远志、朱茯神、炒枣仁、夜交藤、煅龙齿养心安神;煅磁石潜阳聪耳止鸣。首诊服药10剂耳鸣得熄,听力恢复。因药后大便转以泄泻,复诊删除阴柔药味,参以培脾止泄,补肾养心。

参考文献

安徽省屯溪市中医医院.方詠涛医案[M].(内部发行),1976,60-61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现图:从气血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王现图,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知名专家,主要著作有《杂病论治》、《医案丛刊—临证实效录》等。

田某,女,54岁,农民。1977年7月5日初诊。主诉:头目眩晕,两耳如蝉鸣已半年。刻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安静休息或仰卧时则轻,稍有劳累即重。久坐猛起则头晕目花。两耳常鸣,易出虚汗,二目无神,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绝经三年,但白带不断,腰背酸痛。营养欠佳,血压90/50mmHg。脉沉迟无力,舌质淡红少苔。辨证;气血两虚,清阳不升。治法:补气养血,升阳止眩。方药:参归乌精汤加味。处方:太子参20g,当归13g,蒸首乌15g,蒸黄柏30g,柴胡10g,升麻10g,夜交藤30g,黄芪20g,酸枣仁15g,蝉蜕10g,炙甘草10g,菊花12g,远志10g,大枣10枚。每日1剂。7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耳鸣均渐减轻,精神好转。继服。8月2日三诊;头晕、耳鸣基本消失。白带减少,饮食、二便正常,血压120/80mmHg。脉缓无力,舌苔薄白。改服杞菊地黄丸,每服1丸,日服3次。半年后随访问未再发作。

按:本例患者气血两虚,清阳不能上达,清窍失养,故见眩晕耳鸣,血压偏低。方用参、归、黄精、首乌、黄芪等益气养血;柴胡、升麻、黄芪升阳益气;菊花、蝉蜕等止眩晕、熄耳鸣;夜交藤、远志、酸枣仁、大枣等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养血荣窍之功。

参考文献

王现图.杂病论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49-150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改贤: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脾胃虚寒浊阴上泛论治

王改贤,河南省晏师县人民医院知名中医专家。

段某,男,48岁。1990年3月17日初诊。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耳内潮声低鸣,时轻时重,起伏不断,常影响听力及工作,而全身其余之处均无不适,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均无效,病渐加重。来诊时,患者面色正常,食欲尚可,唯舌质淡青,舌体胖边有齿痕,舌面津多,伸舌欲滴,苔白厚,六脉沉迟无力。舌脉均系脾胃虚寒之象。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9g,党参30g,苍术,白术各10g,白芷10g,细辛6g,山药15g,半夏10g,生姜5片,大枣5枚。3剂。1990年3月20日二诊:服上药3剂后,耳鸣基本消失,舌脉改变不甚明显。守前方,继服6剂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耳鸣是听力异常的一个症状,自觉耳内鸣响如潮声起伏,如秋蝉低鸣.或如钟鼓捶击。临床上以肾虚、肝旺较多见,亦有因痰火郁结、风热上扰、脾胃湿热而发病的。然而,肝脾胃虚寒尤为罕见,今患者独觉耳鸣、无相兼之症,他医治疗,多以清热泻火,多不奏效,细审舌脉,乃虚中有寒。思者年近五旬,诸脏渐衰,厥阴肝经寒气上泛,加之清热之剂过量伤及脾胃。总之,肝、脾、胃虚寒之象较著。按五脏辨证,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上奉于耳,加之寒湿困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耳窍为浊气所蒙,故发耳鸣。吴茱萸汤中吴茱萸味辛苦气大热,归肝、肾、脾、胃经。古人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阴寒格塞,气不得下,宜吴茱萸之温,降其逆气,它药不可代其陈浊之力也。”方中党参、大枣、生姜、山药健脾燥湿;白芷、细辛透窍,诸药合用而收功。

参考文献

程延安,刘明.疑难病辨治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15-416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足明:神经性耳鸣耳聋从少阳郁结论治

言某,女,69岁,省煤矿设计院退休工人。初诊:1980年1月23日,双耳闭塞,听力下降,发作多年,每因感冒、情绪急躁诱发加重。此次耳聋,亦因受凉,医从外感论治,未能奏效。诊时:双耳闭塞,不闻人声,耳内作胀,寒热往来,头额胀痛,咽干口苫,时或干呕,脘闷纳呆,口渴喜饮,喉燥痒咳。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某医院五官科多次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治疗罔效。此为邪入少阳,肝郁失疏,气逆于上,闭塞清窍所致。治宜和解少阳,疏肝降逆,拟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l0g,黄芩10g,法半夏l0g,玉竹l2g,甘草3g,枳壳l0g,建菖蒲l0g,青皮6g,桔梗l0g,防风l0g,款冬花l0g,白芷l0g。服5剂。二诊:1980年1月28日,耳闭即通,闻声如昔,诸症均减。仍守原法加减续进。处方:柴胡l0g,黄芩l0g,法半夏l0g,玉竹12g,杏仁l0g,甘草3g,建菖蒲10g,白芷l0g,川芎6g,桔梗l0g,火麻仁12g,服6剂。诊后数月消息渺然,后因咳嗽就诊,才知耳聋治愈。

按:本例双耳闭塞、聋不闻声,结合其寒热阵作,口苦咽于,脘闷纳呆,干呕等症,乃为邪入少阳半表半里,兼有肝郁失疏。经云:“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胆附于肝,胆脉上贯耳中,肝郁气逆,易助少阳之邪上干耳窍。治宜和解少阳,疏肝降逆。小柴胡汤去姜、枣,党参改玉竹,直入少阳,和解枢机,疏散半表半里之邪。加枳壳、青皮、石菖蒲芳香辛窜,开窍通耳,桔梗、冬花宣肺止咳,平肝制木,以防风、白芷清解阳明,组方严谨,丝丝入扣,药到病除,耳通能闻。

参考文献:

王足明,凌可与.疑难病证中医治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225-227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占玺:神经性耳鸣耳聋从阴虚阳亢论治

王占玺,中医学家,曾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对张仲景著作有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伤寒论临床研究》、《伤寒论临床应用》、《伤寒论脉法研究》、《金匮要略临床研究》《张仲景药法研究》、《内科针灸配穴新编》、《中药处方的应用》、《归脾汤的临床研究》等。

义某,男,60岁,北京高级党校干部。1965年8月5初诊。近20多日来发现耳塞听不清楚,伴头晕头痛,腰痠足软,但睡眠良好,食欲尚佳,大便每日一次。自诉无其他病史。刻下:面赤舌润而净,舌质稍红,脉沉弦有力,两尺弱,血压170/110mmHg,胸腔及神经系统无其他阳性体征。乃阴虚肝旺,处以杞菊地黄丸加味: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生山药12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2g,菊花10g,枸杞子10g,生石决明24g,夏枯草18g。每日1剂,煎服。服药6剂后,右侧耳聋好转,左耳仍塞,脉弦象减轻,血压降至146/100mmHg。前方加九节石菖蒲6g,又服l2剂后,两耳较前大为清楚,脉象变软而缓和,血压140/98mmHg,随与明目地黄丸,30丸,早晚各服1丸,每用少许沏水送服丸药,以期缓图其本。服丸药15日后,上述证状消失,血压140/96mmHg。

按:耳聋若为肝火偏旺者,则宜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泻其实。本例为“阴虚阳亢”所致耳聋、头晕,虽自述无其他病史,而实际血压偏高,虽面赤似火,亦不能作实火观之。所以然者,同时伴有腰痠足软,脉弦而两尺具弱等“下虚上盛”之候。年届花甲,肾气已衰,故育阴于下则可潜降浮阳。方中更佐以生石决明以镇肝,夏枯草以清肝,九节石菖蒲与肾气丸同用以益肾开窍,故耳聋治愈同时,高血压亦相继好转。

参考文献

王占玺.临床验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为兰: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虚论治

王为兰,1913年生,山东省烟台市人。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全国名老中医,曾任全国痹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北京中医》杂志编委会顾问委员,北京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专长内科杂病,尤其对风湿类疾病、急性热病有独到经验,疗效卓著。主要论著在《北京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二集中,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验”等,发表过学术论文20余篇。

王某,女,55岁。初诊:1991年11月11日。主诉:脑鸣、耳鸣三年。患者于1988年10月,突然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即送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鸣。经用复方降压片、维脑路通片、谷维素、复方丹参片治疗半年,血压正常但整日脑如蝉鸣无休止,怕光,双目不欲睁。三年来不能看电视及书报,怕声音,稍有声音自感脑部血管扭转、血液冲向头部似欲昏倒,左半身酸软无力;长年独住暗光室内,不能与他人交谈,胆怯欲死,咽干口苦不欲饮,纳佳便干。经多次住院检查未发现阳性病灶。出院后多处寻中医治疗,愈医愈重,慕名求治于王氏。诊查:表情痛苦,面赤唇干,两目紧闭,语音低微,似昏似倒。舌质红无苔,脉弦细数。辨证:肾精亏损,髓海空虚,脑失濡养。治法:填补精髓,潜阳定志。处方:大生地黄30g,白芍30g,败龟板15g,女贞子30g,墨旱莲15g,石决明30g,生磁石30g,生龙牡各30g,蝉衣10g,决明子30g,青葙子10g,淮牛膝15g。7剂。二诊:11月27日。药后便干已愈,耳鸣、脑鸣减半,怕光怕声明显减轻,能看几分钟黑白电视,能与家人交谈半小时以上,在家人陪着能在室外活动十几分钟。仍口干口苦,环境稍差则心烦意乱、血压升高,肢体运动障碍、胆怯不减。舌质仍红无苔。效不更方,综前方加知柏各10g,清降炎上之火。三诊:12月19日。患者诉症状基本缓解,生活能自理,下午仍脑鸣必卧。舌质仍红,舌两边苔薄白。原方加沉香面2g,分冲。四诊:12月27日。诸症已消,已如常人,嘱再服药数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病人脑鸣耳鸣三年,久治不愈。《灵枢·决气》说:“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耳为肾之外窍,为十二经宗脉所灌注,内通于脑。肾藏精而主骨髓,脑为髓海,肾精充沛,髓海得濡,则听觉正常。病人因长期用脑耗髓,肾水不足导致脑鸣、耳鸣。肝肾同源,肝阴不足则目怕光、胆怯。久病多瘀,瘀久化热,阴火上炎故咽干舌燥、口干不欲饮、便干腹胀、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故从培本入手,方以建瓴汤加减,滋养肝肾,潜阳降其阴火。用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败龟板、淮牛膝、白芍滋养肝肾,生髓健脑;以生磁石、生牡蛎、生龙骨、蝉衣、生石决明、决明子、青葙子、知母、黄柏、沉香面潜阳镇坠,引阴火以归源。诸药配伍,相得益彰,顽固性脑鸣耳鸣,经数剂而获。

参考文献: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六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士贞: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虚论治

何某,女,1977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母代诉):其母偶尔发现患儿在3~4岁时听不到电话声,随即带其到本市某大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及治疗,当时被告知:患儿左耳为极重度耳聋,右耳为中度耳聋,此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及时对患儿行语音训练。经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放弃治疗。患儿6岁时曾在附近医院接受中西医治疗,7岁时接受针灸治疗一年,听力均未见明显提高。发现患儿耳聋前无腮腺炎、麻疹病史,无注射过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来诊时患儿双耳听力差,左耳尤甚,形体偏瘦,肤色偏黄黑,胃纳一般,自小夜间遗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体查:双下鼻甲不大,淡红,各鼻道未见分泌物引流。咽黏膜无明显充血,双扁桃体Ⅰ大小。双外耳道完整,双耳鼓膜完整,标志清楚。纯音测听检查结果示(以250、500、1000、2000、4000、6000、8000Hz7个频率的气导听阈均值计):左耳75dB,右耳46.24dB。临床诊断: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极重度耳聋、右耳中度耳聋)。中医辨证:肾元亏虚,脉络瘀阻。治疗过程:补肾养肝,活血通窍。方药:自拟“启窍治聋方。”本方由骨碎补、山萸肉、何首乌、白芍、柴胡、丹参、川芎、黄精、葛根、磁石、蜈蚣、毛冬青等药组成。因中药汤剂难以入口,患儿不配合服药,未能坚持治疗,听力无提高。自1998年5月开始,患儿系统服用启窍治聋丸(上药经本院药剂科生产的成药),每次6g,每日3次。嘱患儿在服药期间,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噪音刺激,加强锻炼身体,每日晚上睡前配合做鸣天鼓。经用启窍治聋丸治疗两个月后,其母发现患儿听力有提高,学习成绩较前有进步,对其治疗信心大增,继续坚持服药4个月余,共服药50余瓶。至1998年8月25日复查听力(气导阈均值)结果示:左耳33.57dB,右耳17.14dB,双耳听力均显著提高,达到实用听力水平,患儿自我感觉良好,夜间基本无尿床,精神充沛,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按:感音神经性耳聋,为当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常导致终身残疾。关于药物治疗能否促使感音神经性耳聋恢复听力,学术上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耳蜗毛细胞一旦坏死,便不能再生,因此,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治疗价值不大。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耳,在窍为耳,肾藏精,输精气于耳,耳得精气濡养而听力聪敏,如《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本例患儿,自小患耳聋,实为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耳失所养而致。肾又主封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若小儿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元亏虚,则闭藏失职,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而发生遗尿,故下元虚寒,气化失常是遗尿的主要原因。患儿面色偏黄黑,体瘦弱,舌质淡,脉细弱,均为肾虚的表现。纵观患儿脉症,乃肾之阴阳两虚,辨证为肾虚耳聋无疑,治疗上宜培元补肾为主。依据“肝肾同源”,肝气通于耳的理论,生理上肾精肝血互滋,病理上肾精亏虚,亦可导致肝血不足,故宜配合养肝疏肝养血之品。又因耳失精血濡养,脉络瘀阻,故补精血之中应酌加活血通窍之品。综上分析,本例治法为补肾养肝,活血通窍。启窍治聋丸组方符合上述治疗,方中骨碎补、山萸肉、黄精、何首乌平补肝肾,滋养精血;白芍、柴胡柔肝疏肝,且引药上行以达病所;丹参、川芎、毛冬青活血祛瘀滞;蜈蚣搜剔脉络;磁石重镇潜阳,葛根升阳通窍,两药相配,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全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长期服用。本例聋儿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原因有:其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辨证施治是关键。辨证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论治的主要依据,抓住主症,综合归纳,全面地分析疾病的病理本质,准确辨证,灵活而恰当的组方用药。其二,破除“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观点,不能认为是难治之病而放弃治疗,相反地应抓住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这一生理特点,及早积极地进行系统治疗。不少临床病例说明,服药是否有效,至少应观察3个月以上,这期间听力有变化则可继续服药至听力稳定为止。其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体育治疗。如该患儿坚持每周爬山2日,并配合耳廓按摩,鸣天鼓等。通过体疗,调动患者体内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也是有利于康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陈纪藩

.疑难病证治精华[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292-29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