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

[复制链接]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雨茂:温肾平肝化瘀通络以治耳鸣

杜雨茂(1934、9—)教授、主任医师。陕西城固人,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内科临床四十余年。历任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仲景学说委员会委员、陕西分会副会长及肾病研究组组长、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哲学博士及名誉院长、意大利巴菜姆针灸学院名誉院长及客座教授、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日本日中医药研究会名誉会员。授予全国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创建了治疗肾脏病、肝胆病为主的“中国咸阳传统医学雨茂医院。”主要著作有《奇难病临证指南》、《杜雨茂肾脏病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伤寒论辩证表解》、《金匮要略阐释》、《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杜雨茂》等。

王某,男,63岁,西安某部队离休干部。 1980年6月11日初诊:耳鸣如蝉两年,加重半月.患者原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及原发性高血压,两年前又出现耳鸣,初时尚轻,自未在意,后症状进行性加重,渐觉心情不宁,即行中西医治疗,病情不能控制,半月来,诸症陡剧,终日耳鸣不绝,调高声噪,心烦不宁,两耳听力下降,又增双下肢水肿。迭进中西药物,竞无寸效,专赴咸阳求治。现症:两耳如蝉噪不绝,异常刺耳,心烦不宁,听力减退,须高声询问始可应答,头痛头晕,心情紧张,触事易惊,午后尤甚,月余来双下肢浮肿明显,压陷(+),行动则沉困难举,胸痛胸闷,时作时止。查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脑血流图提示:“流入时间延长,血管弹性尚可,供血量均低于正常。”证属肾虚耳鸣,因有兼证,故病机较为复杂。治当先温肾行水,稍佐平肝熄风及化瘀通络。处方:生地黄12g,何首乌12g,山茱萸9g,茯苓 13g,牡丹皮9g,泽泻10g,桑寄生15g,天麻10g,钩藤13g,附片6g,桂枝6g,陈皮9g,丹参15g,红花6g,川芎10g。14剂,水煎服。复诊(6月27日):药后两下肢浮肿消失,头晕明显减轻,头痛已甚轻微,然耳鸣等证仍无变化,睡眠多梦,舌淡红苔簿白,脉细。宜转为滋养肝肾,熄风通络。处方:生地黄12g,山茱萸9g,牡丹皮9g,泽泻9g,茯苓15g,女贞子12g,龙齿20g,磁石20g,菊花9g,桑寄生15g,丹参 18g,川芎10g,天冬、麦冬各7g。14剂,水煎服。服药后耳鸣减轻,听力略增,睡眠好,下肢未再肿,拟上方加石菖蒲9g,天麻10g,继服30剂后,耳鸣已止,听力恢复、头痛止,胸闷胸痛未作,余证悉除而愈。查脑血流图:“流入时间未见明显延长,血流量大致对称。”1985年元月随访,患者体健,各症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为脑动脉硬化併发耳鸣,耳鸣呈持续性已臻两年之久,曾多方治疗无效。半月来,听力又减退,心烦不宁,耳鸣更加剧。观是案患者年事已高,肾虚必然、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夹内风上扰、肾窍不利而致耳鸣耳聋。治未得法,迁延日久,阴损及阳,阳虚不化,水湿不行,加原有胸痹,心阳亦弱,小便不畅、运血无力,而发为水肿。肾阳不足,清阳不升,头晕头痛即作。综合观之,此案之病机较为错综复杂,除肾阴阳两虚之外,尚有肝经风阳上扰,心脉血瘀及水湿不行。治疗当分清标本缓急,其本为肾阴阳两虚,但治本亦须有所侧重,如首重温肾扶阳行水兼益阴,方选金匮肾气丸改汤,稍佐平肝熄风的首乌、天麻、钩藤、桑寄生及化瘀通络,宽胸养心的丹参、川芎、红花、陈皮。待水肿消,胸痛止,余证减轻,证明肾阳已复,心脉已畅之后,遂转机而以滋养肝肾之阴为主,佐以熄风通络宣窍,以治耳鸣耳聋主证。方选耳聋左慈丸改为汤剂,加女贞子以增滋养肝肾之力;入菊花、桑寄生合丹参、川芎以养心化瘀,故获捷效。假若开始即侧重滋阴熄风宣窍,则肾阳必更虚,水湿留滞阳亦难复,病情将更缠绵。

参考文献

杜雨茂.奇难病临证指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2-213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志仁:从脾肾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杨志仁((1909.7-1986.5),原名衍政、曾用名仁仲、以正、居端、持正,男,广东省南海县叠滘乡谭头村人,汉族。于20岁时始从父习医,25岁执业。广州中医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名老中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东分会五官科学会顾问。在中医喉科学领域有盛誉,是新中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发表论文论著约25万字,主编了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版、第二版《中医喉科学讲义》,创制了喉科名方“疏风清热汤”等专科常用方剂。

黄某,女,7岁。1982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家长代诉):一个学期以来发现患儿听力下降,伴有双耳鸣,白天尿频尿急,夜间遗尿。近日发现头发呈片状脱落,胃纳欠佳,大便每日或隔日一次,睡眠时流口水,幼年时有佝偻病史。诊查:察患儿面色苍白,头部有四处脱发,圆形,每处直径4~5厘米左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治宜健脾养肾养血。处方: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炙甘草3g,陈皮6g,熟地黄9g,首乌9g,五味子3g,莬丝子9g,杞子9g,覆盆子9g,桑螵蛸6g,山药12g,益智仁6g,桑寄生9g.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二诊:6月2日。服上方药4剂,尿频尿急已有好转,因益智仁无货,故上方加入杜仲9g续服.三诊:6月6日。患儿精神比以前好,听力有提高,覆盆子无货,以鸡血藤9g代之续服。四诊:6 月12日。耳鸣已消失,仍有遗尿。上方去桑寄生,加补骨脂6g。五诊:6月21日。服上方药8剂,患儿胃纳复常,无遗尿,流口水亦减少。守上方继续服药。六诊:7月4日。尿频尿急已完全消失,听力好。斑秃处新发萌出。继守上方服药至8月19日,患儿症状全部消失。

按:耳为肾之窍,肾气虚弱则耳鸣耳聋;尿频尿急遗尿亦为肾虚之证,发为血之余,血虚不能养发则头发脱落。胃纳欠佳,睡觉流涎为脾虚之证,证侯虽多,然不外气血不足,肾气虚弱有致,故处方以补肾健脾养血为主,服药两月余而获全效。

参考文献:

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一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630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甲三:神经性耳鸣耳聋针灸疗法从心经郁热论治

杨甲三,又名汉鑫,1919年1月生。江苏省武进县人。北京中医学院教授,针灸推拿系主任,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医药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针灸学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香港顾问委员会顾问,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主要著作有《针灸经穴挂图》、《经络挂图(十二经、奇经八脉)》、《针灸临床取穴图解》、《针灸取穴法》、《腧穴学》、《针灸学》、《腧穴学教学参考资料》、《针灸学教学参考资料》等。根据《杨甲三取穴经验》一书拍摄的电影《针灸取穴法》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等科学成果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凡成

1、心经郁热上扰清窍案

马某,女,51岁。初诊:1991年5月13日。主诉:双耳鸣两月余。诊查:双耳中如蝉鸣,头晕,眠差,颈项不适。舌质红,苔薄,脉滑数。辨证:心经郁热,上扰清窍。治法:清心安神。取穴:阳谷,听宫,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外关透内关,足临泣。刺法:神庭、本神、四神聪、百会平补平泻,余用泻法。留针三十分钟,隔日一次。复诊:针灸治疗后,耳中蝉声日渐减少,用针刺十次后,耳鸣已除,头不晕,睡眠转佳。颈项仍偶有不适,摄颈椎片示有轻度骨质增生。嘱其继续针灸治疗,并加用风池、天柱、颈夹脊4~7,以巩固疗效。

按:

2、心经郁热肝气郁滞扰乱心神案

温某,女,44岁。初诊:1991年4月19日。主诉:幻听年余。缘由工作中与人争执而发。诊查:幻听,耳内嘈嘈语声不断,夜间无法入睡,经期错乱,胸胁胀痛,纳谷欠香。近两月已无法上班工作。舌质红,苔薄,脉细弦而小数。辨证:心经郁热,肝气郁滞,扰乱心神而发幻听。治法:清心安神,疏肝理气。针刺配合中药,方拟导赤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味。取穴:阳谷,听宫,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外关透内关,足临泣。刺法: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平补平泻,余穴施泻法。留针三十分钟,隔日一次。处方:生地黄10g,木通5g,竹叶6g,牡丹皮10g,山栀10g,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 10g,草梢6g,薄荷3g(后下),香附6g,浮小麦15g,大枣5枚。7剂。二诊:1991年4月26日。针灸三次、上方药尽剂后,患者诉夜间已可入睡。效不更方,仍施上法治疗。三诊:1991年5月24日。幻听已除,月经周期正常。嘱其可以停药,并适当工作。每周继续针灸两次,以巩固疗效。半月后,患者停针,精神如常,已正常上班。

按:耳为肾之窍,亦为心之窍。《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辨证录·耳痛门》卷三说:“人有平居无事,忽然耳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人以为肾火之盛也,谁知是心火之亢极乎。凡人心肾两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肾不交心与心不交肾,皆能使听闻之乱。然而肾欲上交于心,与心欲下交于肾,必彼此能受,始庆相安。倘肾火大旺,则心畏肾炎而不敢下交;心火过盛,则肾畏心焰不敢上交矣。二者均能使两耳之鸣。但心不交肾耳鸣轻,肾不交心耳鸣重。”杨氏临证时,凡耳疾多以实证治心,虚证治肾。此两例患者,一为耳鸣,一为幻听,均为耳中有异常声音,辨为阳证,故治以清心安神为法。盖小肠与心相表里,故取小肠经之阳谷、听宫清心宁神聪耳;取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安神定志;外关、临泣为奇经八脉交会穴,分通阳维、带脉,专主一身之阳证、热证;透刺内关以宽胸理气。病例二因其平素心胸狭小,肝气郁结,遇挫则肝郁化火,扰动心神,病证较为复杂,故针刺治疗同时配以中药以求全功。此亦杨氏临证之特色,每遇顽疾杂病,必以针药并用、内外同治,每每获效。此例中以导赤汤清心,以丹栀逍遥散健脾疏肝,加香附理气解郁。

参考文献: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六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振华: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阴虚论治



李振华(1925~),男,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国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出身于中医世家,业医四代,自幼随父学医,精研中医内科,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高造诣。主要著作有《中医对流脑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中国传统脾胃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辛某,女,43岁。2005年4月19日初诊。诉耳鸣半年。耳鸣如蝉,失眠多梦,视力模糊,乏力。曾至某医院按神经衰弱治疗,口服安定剂及中药“安神补脑液”失眠渐好转,但耳鸣持续,甚则引起心烦、心悸,查心电图无异常。察其:舌质红,舌苔黄,舌体稍胖大;脉弦细。诊其为:肝肾阴虚耳鸣(神经衰弱耳鸣)。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佐以镇心安神。方拟养阴止眩汤加减。处方:蒸首乌18g,白芍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黄精15g,郁金10g,节石菖蒲10g,炒栀子10g,磁石30g,蝉皮10g,天麻10g,菊花12g,钩藤15g,石决明15g,夏枯草15g,夜交藤30g,龙齿15g,枣仁15g,牡丹皮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症状减轻,但仍夜间有耳鸣症状,效不更方,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柴胡、细辛疏肝解郁、升阳通窍,加泽泻祛湿泄热。三诊:服药后,耳鸣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明显好转,效不更方,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之药物服之以善后。



按:李氏诊治耳鸣,首辨虚实,认为实证多属肝火上冲,以成年或壮年人多见;虚证以肾虚为主,老年人多见。本例患者耳鸣如蝉,乏力、视物模糊,脉弦、舌红苔薄黄,病机乃肝肾阴虚,髓海不足,耳窍失充,目窍失养,肾水不能上及于心所致。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为治则,用自拟养阴止眩汤加减。方中蒸首乌、黄精、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郁金、白芍舒肝;磁石、钩藤镇肝;夏枯草、菊花、炒栀子、牡丹皮清肝;龙齿、枣仁、夜交藤宁心安神,使阴复阳潜神安而耳鸣息。二诊考虑耳为清阳之窍的特点,选用升阳通窍药物柴胡等,病人耳鸣消失,病告痊愈。全方在滋、潜、清的基础上,佐温通之石菖蒲、细辛等,宣通清窍,诚为妙伍。

参考文献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课题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五官科分册[M].(待出版)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良春:从气阴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朱良春(1917~),男,系江苏省南通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70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症,特别是风湿病、肝病、肿瘤、脾胃病、老年病等病证。倡导“顽痹从肾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急性热病治疗‘先发制病’”等观点,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归纳其学术思想,有7方面内容:其一,经典理论深厚,博采诸家之长;其二,急性热病之“先发制病”论;其三,临证倡辨证辨病,中西结合;其四,在中医诊法上的创见,如创“观人中的色泽与同身寸长度之差距”来诊察男女生殖系统病变的方法;其五,顽痹从肾论治;其六,慢性杂病培补肾阳论;其七,痛风之“浊瘀痹”论。

谢某,女,52岁。2006年04月24日初诊。初诊:右耳听力下降已历10月,伴耳鸣,头昏思睡,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察其:舌质淡红,苔黄,脉细弦。诊为耳聋,此为气阴两虚,清气不升,兼肝肾阴虚,无以上承,耳窍失养,故见听力下降、头晕、目糊,口干,便秘等症。治宜益气养阴,滋养肝肾。处方:生黄芪20g,枸杞子12g,太子参15g,川石斛10g,灵磁石(先煎)20g,决明子15g,谷精珠12g,石菖蒲10g,甘草6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药后头晕、便秘均见改善,右耳听力未变,耳鸣未除。守前方调治,上方加女贞子15g,桑椹15g。继服14剂。三诊:药后症见好转,唯耳鸣,右耳听力未复,苔薄白,脉细弦。系肾虚难复,再拟前法进之。处方:生黄芪30g,枸杞子15g,升麻8g,女贞子15g,石菖蒲10g,太子参15g,鹿衔草20g,熟地黄15g,甘草6g。继服14剂。四诊:自觉头稍昏,右耳听力有所进步,耳鸣,苔薄腻,脉细弦。继以滋养肝肾,益气升清,通窍为主调治。上方加灵磁石(先煎)20g。继服14剂。五诊:耳鸣,目糊,大便干燥,腹胀,舌红,苔薄,脉细弦。血压110/70mmHg。肝肾阴虚之象明显,仍从滋养肝肾论治。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决明子15g,密蒙花10g,生麦芽15g,灵磁石(先煎)20g,全瓜蒌20g,徐长卿15g,女贞子15g,制首乌20g,甘草6g。继服14剂。六诊:药后耳鸣好转,目糊存在,舌红,苔薄,脉细弦,前法继进之。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决明子15g,密蒙花10g,生麦芽15g,灵磁石(先煎)20g,全瓜蒌20g,徐长卿15g,女贞子15g,制首乌20g,谷精珠12g,玉竹15g,甘草6g。继服14剂。七诊:听力较前相比明显好转,耳鸣亦减,右耳有轰鸣声,舌红,苔薄,脉细弦,原法继进。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灵磁石(先煎)30g,王不留行15g,全瓜蒌20g,谷精草12g,制首乌20g,丹参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甘草6g。继服14剂。

按:耳聋为听力减弱的病证,《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耳》:“肾通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医碥·耳》篇中指出:“若气虚下陷则亦聋,以清气自下,浊气自上,清不升而浊不降也。”本案听力下降已历10月,伴头昏思睡,视物模糊,口干便秘,舌淡红,脉细弦。为气阴两虚,清气不升,兼肝肾阴虚,无以上承,濡养耳目,治疗先以生黄芪、太子参益气养阴升清,枸杞子、石斛、谷精珠明目养肝,决明子清肝明目,磁石镇慑潜阳;石菖蒲通窍利耳。二诊加入女贞子、桑椹子,滋阴填精,后继予益气升清,滋养肝肾为之调治,七诊中伍以王不留行、丹参活血化瘀通络,王不留行可治脑鸣,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进忠: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郁化火论治

吴某,女,37岁。2005年1月5日初诊。近1年多来左侧耳鸣,头胀头痛,失眠,胸胁苦满,心烦。今年以来,天凉时大拇指麻木,治疗未效。月经量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木内郁,火风侵窍之耳鸣。治法:舒肝解郁,散风泻火。方拟夏枯根蔓汤。处方:夏枯草15g,葛根10g,蔓荆子10g,升麻10g,菊花10g,黄芩10g,薄荷10g,连翘10g,羚羊角6g,荷叶10g。6剂,水煎服,将诸药置凉水中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每次40分钟,混合,分2次服,日1剂。复诊:服药后,症状减轻。察其:舌苔薄白;脉浮弦紧。效不更方。上方加防风6g,元参12g。继服6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足少阴肾开窍于耳,肾气充则耳听聪,此诸家皆知也,故医家多以肾治耳鸣耳聋。然而本病之耳鸣起于猝然,且伴头胀头痛,发于一侧,而脉见弦,显系邪干窍闭,且受风热火郁之邪所致,因此重用夏枯草、黄芩、羚羊角之同时,重加升麻、葛根、薄荷、荷叶等清少阳,发郁火之品。

参考文献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课题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五官科分册[M].(待出版)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晓堂:耳鸣从气虚论治

刘晓堂专家的个人资料不详。

吴某,男,12岁,学生。主诉于1958年7月某晚,因洗脚用手去抓足心时,忽然耳内感到哄哄有声,正如蝉鸣,停抓则鸣声消逝。以后再抓足心,耳内又鸣,停抓耳鸣又消失。如此情况持续半月之后,不抓足心,只要有物碰撞足背,耳内亦随之鸣叫。患者甚为惊奇,来我院诊治。当时我们也觉很奇怪,因为从未见过这种情况,对病因没有认识,遂以治气虚耳鸣的方法试治。处方:苍耳子15g,西党参24g,蜜炙黄芪15g,白术10g,当归身10g,广皮6g,升麻5g,柴胡10g,炙甘草5g。嘱服两剂后再诊。但患者仅服一剂,耳鸣完全消失,任凭怎样去抓,再无耳鸣现象,迄今两个多月,未再复发。

按:肾气通于耳,足少阴肾之脉由足心沿下肢内侧而上,抓足心即耳鸣,可能是通过经脉的联系使然。然经气实满,则不会因搔抓而震动;如经气不足,搔抓则震动而发生哄鸣,故以气虚耳鸣论治收效。不过,并非所有肾经气虚者都会出现抓足心则耳鸣的现象,因为经络的敏感程度和传递情况,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刘晓堂,曾海清.治愈少见耳鸣一例简介[J].中医杂志,1959,(2)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福官: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不足论治

刘福官,男,1948年12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耳鼻咽喉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中医药学会上海市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咽喉病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手册》等。

盛某,男,19岁,学生。2002年4月23日因“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半年”来院就诊。患者喜欢上网,半年前在网上玩游戏后突然感到左侧耳鸣,如吹风样“呼呼”声或蝉鸣声“滋滋”响声,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内胀闷感,第2日右耳也出现相似症状。在某专科医院治疗两周后眩晕和恶心呕叶消失出院,但回家后感觉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刻诊: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持续不止。电测听示:双耳感音神经性聋,显示高频听力损失,平均听阈65dB。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肝肾亏虚,虚火上炎之证,治拟滋阴补肾,潜阳开窍。处方:珍珠母(先煎)30g,灵磁石(先煎)30g,仙鹤草30g,葛根15g,路路通10g,酸枣仁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菟丝子15g,甘草10g,王不留行12g,石菖蒲15g,制首乌15g,狗脊15g,神曲15g。14剂。二诊: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滋滋”声消失,只剩下“呼呼”声,听力稍好转。晚间已能人睡。心情有所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电测听:听力曲线平均上升10dB。原方14剂。三诊:耳鸣症状进一步减轻,基本可正常学习。偶尔响一会,但很快消失。自述听力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无恶心呕吐,无耳内胀满。饮食睡眠正常,二便调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电测听:听力曲线再上升15dB左右。原方加谷麦芽各15g,砂仁(后下))10g,14剂。1个月后随访,耳鸣完全消失,听力曲线在40dB左右。

按:《医学入门》卷五说:“耳鸣乃是聋之渐也。”《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聋当责之于肾。然心寄窍与耳,《辨证录》言:“心肾相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耳目之聪明也必赖气血滋养。临床上又有因情志不遂、暴怒而致气机逆乱,肝气上逆,闭塞清窍出现耳聋者。可见耳聋与心、肝、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耳病应以肾为本,心为体,肝为用。发病可在肾,也可在心与肝。刘氏治疗耳聋多从耳鸣音调高低入手。本例患者高音调耳鸣和低音调耳鸣全有,属虚实夹杂证。肝肾阴虚,肝经郁热,化火上炎。故耳鸣耳聋,耳内胀闷。方中灵磁石、制首乌为君药,灵磁石镇肝潜阳、滋肾聪耳,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女贞子、墨旱莲、狗脊、菟丝子调理肾阴肾阳;珍珠母平肝潜阳;酸枣仁宁心安神,助磁石、制首乌滋补肝肾而为臣药。王不留行、路路通通经活络;仙鹤草、葛根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行头目,神曲健脾化食,使石类质重之品不碍胃气,以助药力运布共为佐药。石菖蒲通九窍而偕药力上达;甘草调理药性而共为使药。全方重而不滞、补而不腻、走而不守,兼顾心肝肾三脏失调.故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院.临证传薪·曙光临床医学院教学医案选辑[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295-296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季文:神经性耳鸣耳聋从清阳不升、肝火上扰论治

刘季文,男,湖南浏阳市人,湖南已故名医,幼承父业,行医于湖湘六十载,1949年曾任湖南国医医院副院长,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1985年《湖南日报》曾以“义务行医三十载”为题报道其事迹。对中医经典造诣颇深,主要著作有《刘季文医论医案集》等。

1、肝火上扰耳窍案

胡某,男,50岁,屈原农场干部。1976年7月就诊。诉半年多来,两耳蝉鸣不息,耳内闭塞感,听力渐减。头昏头痛,心烦失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浮弦。处方:龙胆草12g,柴胡12g,黄芩12g,栀子9g,生地黄18g,牡丹皮9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磁石24g(醋煅),蔓荆子9g,石菖蒲9g,甘草6g。10剂,每日1剂,煎服。二诊:耳鸣头痛减轻,听力增进,夜能安寐。效不更方,原方续服10剂,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按:足少阳经上入于耳,下络于肝而属于胆。肝胆火盛,循经上壅于耳,致清窍失灵。《中藏经》所谓“肝气逆则头痛耳聋。”本例辨证当属肝火上扰,耳窍失利。故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牡丹皮清上炎之胆火,柴胡、蔓荆子疏肝利气,龙骨、牡蛎镇逆潜阳,石菖蒲芳香开窍,生地黄滋肾水以涵肝木,甘草和中而缓急迫,使阴平阳根,诸症自愈。

2、清阳不升耳窍失养案

侯某,女,48岁,工人。1970年10月就诊。耳鸣失聪,伴头目昏眩、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大便稀溏。舌淡嫩,苔薄白。脉象濡缓无力。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拟益气升清之法。处方:黄芪18g,党参12g,升麻3g,蔓荆子9g,葛根12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9g,黄柏6g,骨碎补9g,甘草3g,磁石20g(醋煅),石菖蒲6g。5剂。每日1剂,煎服。上方连服5剂,食欲增加,大便成形,精神转佳,耳鸣好转,听觉亦聪。原方续进5剂,耳鸣消失,听觉恢复正常。

按:《内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今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故耳不聪目不明矣。拟李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味,方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蔓荆子、葛根轻扬升发,鼓舞清阳之气上升以达清窍,白芍、黄柏平肝胆而泻相火,骨碎补、磁石补肾以潜浮阳,石菖蒲芳香通窍。中气足,枢运转,则清阳上升,浊阴下降,九窍通利,耳聪目明。

参考文献

刘季文,刘珊之.刘季文医论医案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7-131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吕郁哉: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损虚阳上亢论治

吕郁哉,男,青年时代从甘肃陆军学堂(1902创办,1913年停办,包括开设中、西医)毕业后,入湖北陆军中学堂,参加同盟会,投入武昌起义,因战斗负伤后,专事中医。早年受业于京沪名医陆渊雷、余云岫等先生门下,行医数十年。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纲要》、《凭脉辨症凭症用药》,九旬高龄时领衔编著《中医医案医话集锦》。

一九五六年到兰州以教书为主,来兰后去看多年相别的旧友李孔炤。以事前无讯,乍然相逢,喜出望外。因伊耳费多年,中西医治疗,收效不大。因此一见即请诊治。余以其哼嗯声多,所答非所问,知其苦闷久矣。乃诊其脉。两尺虚大,问有腰疼否?答以不厉害,断为肾水不足,虚阳上亢。疏以六味丸滋阴为主,加龙骨、牡蛎镇之。引用肉桂少许,缓缓多服几剂。不想其聋竟用此方治愈。伊云:初服毫无感觉.大约不到10剂,听话清楚多矣。并云;或系剂量大小之故欤?余以多年旧疾治愈,但亦未想到量的一方乃愈多年的耳聋。

按:此案系肾水不足,虚阳上亢,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龙骨、牡蛎重镇潜阳,佐以肉桂少许,引火归原,使肾精充而耳复聪。

参考文献:

吕郁哉.中医医案医话集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