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

[复制链接]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9: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髙兆彤:神经性耳鸣耳聋从阴虚火旺、肝火上犯、肾虚论治

1、阴虚火旺耳窍失利案

朱某,男,44岁,干部。1988年4月26日初诊。患者左耳鸣9日,音调低频持续,始发时伴有鼻塞等轻度感冒症状,近来夜寐梦多,早醒、口干不渴;尿黄,大便正常,舌暗红苔黄微腻,脉象弦滑。治则:滋阴泻火、安神镇静。辨证为阴虚火旺。方药:生地黄15g,山药l0g,二冬各10g,黄柏10g,牡丹皮 10g,山枙子10g,石菖蒲l0g,远志6g,知母10g,磁石20g,黄连6g,丹参15g。上方服6剂后耳鸣减轻,睡眠好,上方去石菖蒲、远志,加当归l0g,白芍10g。继服6剂耳鸣基本消失,改服六味地黄丸2周,耳鸣完全消失。

2、肝火上犯耳窍失利案

马某,男,53 岁,工人。1988年5月16日初诊。患者于5月2日晨起耳鸣,右耳明显,头痛头胀,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两眼分泌物多,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欠津,脉象弦数。辨证为肝火上冲、上犯于耳。治则:清肝泻火,方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黄芩l0g,山枙子10g,生地黄12g,芦荟3g,川芎 10g,夏枯草10g,坤草12g,牡丹皮10g,柴胡6g,芦根10g,甘草6g。上方服6剂后,头痛减轻,两眼分泌物消失,右耳鸣减轻,继服原方10 剂;耳鸣消失,继以知柏地黄丸调理一周而安。

3、肾虚重听案

魏某,男,69岁,农民。1970年6月18日初诊。患者62岁以后无诱因两耳听力下降,逐渐加重,诊时与其讲话用一般声调听不清。曾自服人参鹿茸酒两瓶,听力有所好转,饭后头胀口苦口干,酒停1月,听力又逐渐下降。窃思本例乃肾虚“重听”之证。参茸补肾,偏于气阳,故饭后有头胀口苦之累,当阴阳同补两全其美。故用补肾丸(熟地黄、菟丝子、当归、肉苁蓉、山萸肉、黄柏、知母、补骨脂)加人参、鹿茸等量,配成蜜丸9g重,日服2丸,服药月余,听力逐渐恢复,而无口苦头胀之弊。

按:耳鸣临床上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由肝胆热盛、火气上冲,常伴有头痛头胀、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滑。虚证多因肾阴亏损,髓海不足,《内经》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多伴有头晕目眩,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淡少苔,脉象细弱。治疗上,实证多用柴胡清肝散、龙胆泻肝汤、泻青丸等,虚证多用补肾丸、左慈丸、归芍地黄丸等。

参考文献:

高兆彤.中医临证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151-153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9: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郭维一: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阴虚论治

魏某,男,51岁,神木县政府干部。1962年5月问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突感左耳听力不清,当地医院曾用中西药治疗2月余,自觉耳聋有增无减,遂转五官科检查诊为“神经性耳聋”,西医无理想疗法,即来求余诊治。刻诊:右耳听力完好,左耳对方高言时力能隐约听见,时觉左耳有堵塞感,用手指压之或轻揉则消除,伴口干不饮,脚手心热,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津少。苔心薄白,脉细略数。此证系阴虚耳聋,治应滋阴潜阳,佐以开窍。处方:熟地黄30g,山茱萸 15g,何首乌15g,炙龟板30g(先煎),玉竹l0g,石菖蒲l0g,盐知母10g,盐黄柏10g,黄精30g。9剂,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服药 9剂后,左耳听力有所改善。步原意稍事增减调治2月余,左耳听力基本恢复正常,续以知柏地黄丸加味配丸药料理,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听力正常。

按:本例病机系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耳窍堵塞为患。故予滋阴潜阳之法,投之即效,继服病愈,愈出必然也。

参考文献

郭维一,郭补林,郭爱玲,等.郭维一老中医临证实践录[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4,176-177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冠英: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阳上亢论治

赵冠英(1926~),河北省安国市人,解放军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其临证近60年,形成了“治病贵在救人,保护正气、胃气和阳气”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讲究平衡,补泻结合、寒热搭配、升降有序”的用药风格,提出阴阳、气血、脾肾学说是中医学认识生理病理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学说,是指导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董某,男,60岁。1998年5月28日初诊。近1周来,因工作劳累,出现左侧耳鸣,时如风吹,时如鼓鸣,伴有心烦、头晕,眠差不实。查血压正常,耳鼻喉科检查未见异常,考虑脑缺血性耳鸣,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及愈风宁心片治疗效果不佳,请求中医诊治。查其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病为耳鸣,证属肝阳上亢,血络失和;法当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拟方:天麻10g,钩藤、菊花、刺蒺藜、生黄芪、桑寄生、杜仲、丹参、石菖蒲、葛根、赤芍、生龙骨、生牡蛎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服药6剂,头晕、耳鸣减轻,发作减少,睡眠改善。上方继服12剂。三诊:耳鸣、头晕、心烦均缓解,睡眠良好,舌谈红、苔薄白,脉细,改服杞菊地黄丸巩固疗效。

按:肝肾同源。肝为刚脏,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属风,主疏泄调达;肾藏精,主水,开窍于耳。人过六旬,精血不足,加之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疏泄不及,肝火内生;水不制火,则肝阳上亢,虚风内动,风动则血涌,故头晕耳鸣,或如风吹,或如鼓鸣;心神失宁故心烦眠差。气血失和,则血络失畅,脑失所养,其症尤重。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为水不制火,肝阳化风之象。故该例为肝肾不足,肝阳上亢之证。头晕、耳鸣是老年人常见症状,尤其耳鸣常是老年人听力衰退的先兆。根据中医理论多是由于肝肾亏虚所致,因而治疗此症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是最常用的方法。本案赵氏不仅采用该法,而且还用了丹参、赤芍、石菖蒲、葛根活血通络、升阳开窍,改善头部供血,这一点则是赵氏吸收现代医学理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用药思路,效果确实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杨明会.赵冠英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18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9: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德:从心火上扰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胡作德,福建省名中医专家,香港注册中医师,曾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旅港分会负责人,临床以内科疾病见长。主要著作有《内科常见疾病中西医疗法》等。

沙某,30余岁,失眠一年多,同时伴耳鸣3个月,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患者感到非常苦闷,因而身体逐渐消瘦。为了治愈疾病,曾到西医耳专科医师处检查但没有结果,不知是患何病?又看中医,众医都谓“耳鸣为肾虚”,多给补肾壮阳之品,失眠与耳鸣更甚。后由友人介绍来我处诊治。见其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尿赤,舌苔黄厚,脉弦数有力。余曰:“君非肾虚,乃心火旺盛也。”遂以黄连解毒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处方:黄连9g,黄芩9g,黄柏12g,栀子9g,柏子仁 15g,酸枣仁12g,知母9g,茯神12g,川芎6g,生石膏30g,川牛膝9g,代赭石24g,甘草3g,清泄三焦之火,以安心神。属服3剂,再来复诊,以观效果。服前药3剂后,耳鸣明显减轻,睡眠也好了许多。前药有效,嘱按原方再服5剂,一周后痊愈。

按:耳鸣的原因甚多,若不仔细辨察就一味归咎于肾虚,给予补肾壮阳之品,只会使耳鸣加剧,本案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患者全身热象明显,只有通过清泄三焦之火,方能安神止鸣。

参考文献

刘尚义.南方医话[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62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9: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小宁:神经性耳鸣耳聋从心火上扰论治

杨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1年10月20日。两耳鸣响5年,声如潮水,入夜尤甚,拒绝噪音,听力下降,伴失眠心烦,两眼干涩,口干思饮,腰酸膝软,小便黄,大便干。检查:两耳鼓膜完整;听力检查:两耳呈混合性耳聋,左耳听力下降47dB,右耳听力下降55dB;耳鸣测定:双耳4KHz35dB。舌质红,脉弦数。证属心火内炽,肾水暗怯,坎离不交。治拟泻南填北,降火升水。方用:川连3g,肉桂3g,生地黄10g,竹叶10g,茅根10g,桑椹 10g,女贞10g,杞子10g,熟地黄10g,山萸肉10g。药进10剂,耳鸣减轻,心烦、失眠明显减轻,原方加减,共服近40剂,耳鸣消失,听力亦随之提高,左耳听力上升26dB,右耳听力上升25dB。

按:《百病辨证录》指出:“耳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人以为肾火之盛也,虽知是心火之亢极乎。”《医彻》曰:“心寄窍于耳,凡用心过度,火为之扰,然鸣则有之聋则未也。”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之窍客。心火炽於上,肾水怯於下,水火不济,耳窍失养,致鸣聋俱作,故用川连、生地黄、竹叶、茅根清泻心火,桑椹子、女贞子、杞子、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肾水,川连、肉桂寒热并用,交通心肾,使心火得降,肾水得升,水火相济,则鸣聋得愈。

参考文献:

陈小宁.清心法治疗耳鼻喉科疾病验案5则[J].江苏中医药,2003,24(12):35-36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1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梦侬:神经性耳鸣耳聋从阴阳两虚论治

白某,男,57岁。两耳经常蝉鸣不息,已10余年。屡次检查两耳内无异常变化,血压偏高,头晕,失眠,形体不瘦,肢体乏力,时有梦中遗泄。脉弦滑,按之无力。处方:煅磁石、鳖甲、山药、熟地黄、玉竹120g,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泽泻、车前子、沙参、黄芪、胡芦巴、茯苓、龟板各60g,牡丹皮30g。上方制蜜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饭前盐开水送下,每日2次。共3剂而愈。

按:此例患者病机当属阴阳两虚,耳窍失养,功能失利。方中山药、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为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龟板、鳖甲滋阴降火;车前子利尿清肝;煅龙骨、煅牡蛎、煅磁石潜阳止鸣;玉竹、沙参养阴;黄芪、胡芦巴益气温阳。全方合用,共奏阴阳双补,潜阳止鸣之效。

参考文献:

张梦侬.临证会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3-144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灿:神经性耳鸣耳聋从痰浊上扰论治

张文灿(1912—),男,山东省济南市章邱县人,师从乃父。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多年。主任中医师,知名老中医,擅长中医内科疑难病症、妇科病、皮肤科疾病诊治。

1、突发性聋治以降逆化痰,开闭通窍案

贾某,女,62岁。初诊:1977年6月1日。主诉:突然双耳失聪,耳鸣半月余。患者于5月中旬因家务纠纷心情抑郁不畅,不久出现双耳如蝉鸣,任何声音听不清,并伴有心悸、多汗、心烦、眩晕、口咽干燥而不欲饮水。曾到某医院耳鼻科就诊,确诊为突发性聋,给予肌注维生素B12注射液,以及口服三磷酸腺苷片等药物治疗半月余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诊查:两目痴呆,神情抑郁,头晕目眩,双耳听不清任何声音,自觉有蝉鸣。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有津,脉象弦细。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聋。辨证:肝气夹痰浊上逆,壅闭清窍。治法:降逆化痰,开闭通窍。处方:柴胡1.5g,石菖蒲6g,远志 4.5g,党参15g,路路通18g,知母12g,黄柏6g,升麻1.5g,川芎3g,菊花6g,甘草3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6月19 日。服上方药后头晕、心悸、耳鸣明显减轻,耳聋也较前为轻,已能听到他人大声说话,并能准确回答;时有声音嘶哑,咽喉如物梗,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吞咽饮食顺利,脉细缓。考虑有痰气阻滞咽喉,上方加威灵仙3g,谷精草3g,苏叶3g,蝉蜕10g,以加强祛痰通窍之力。三诊:6月25日。诸症皆消,耳目聪明,语言流利。恐复发,守原方服药10剂。1个月后家属告知已痊愈,停服中药,至今未复发。

按:《医林绳墨·耳》卷七说:“气郁不乐,情思困倦,耳不能听,谓之暴聋。”《寿世保元·耳病》卷六亦说:“虚火上升,痰气郁于耳中,或闭或鸣。”此例病人突发性聋因精神因素所致,从肝气夹痰浊上逆,壅闭清窍病机认识。治发降逆化痰,开闭通窍,方用自拟通窍涤痰汤加减。

2、癔病性聋治以降逆化痰,开闭通窍案

郑某,女,16岁。初诊:1977年9月18日。主诉:突发耳聋一周。患者于七日前在学校参加义务劳动回家较晚,家长不问因由便严厉教训,自觉内心委屈,得不到家长理解,啼哭约两小时。第二日便出现双目呆滞,呼之不应,双耳听不清任何声音;更觉心烦、胸闷,啼哭不止。到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 “癔病性耳聋。”给予安慰剂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一周不效,转中医科。诊查:双目呆滞,呼之不应,哭笑无常,自觉耳内有物堵塞,查之无异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辨证:肝气夹痰浊上逆,壅闭心窍。治法:降逆化痰,开闭通窍。处方:柴胡3g,路路通10g,石菖蒲6g,远志6g,川芎9g,桔梗3g,香附9g,蝉蜕9g,石决明12g,甘草3g。5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9月21日。服药后自觉耳聋、眩晕减轻,已能听清一段说话声,但仍有两耳内嗡嗡作响之声;双目胀痛,头两侧太阳穴处疼痛,鼻塞。上方加木通3g,以通利泻肝火;加黄芪12g,补气升清阳;加辛荑3g,芳香透窍。上方药服用3剂。三诊:9月24日。听觉已完全恢复,已能听清任何声音,耳鸣也消失,惟时有太息。上方加浮小麦30g,大枣3枚。继服药10剂。一月后家长来告知,已痊愈上学。

按:此例病人年少,属“癔病性聋”,因精神因素所致,从肝气夹痰浊上逆,壅闭心窍病机认识。治以降逆化痰,开闭通窍,仍用自拟通窍涤痰汤加减。

3、神经性聋治以补益中气,化痰开窍案

曾某,男,32岁。初诊:1979年1月29日。主诉:突发性耳聋耳痛一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乘飞机出国途中,自觉耳内如针刺作痛,下机后便觉听不清他人说话声,随之呕吐胃内容物,眩晕。过两日自行好转。归国途中又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视物不清、口角向左歪斜。到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给予肌注维生素类药物和口服扩张血管药物,效果不佳,转中医科。诊查:双耳听不清任何声音,口角左歪,视力正常。舌胖有齿痕,舌苔薄白有津,脉细。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辨证:中气不足,痰浊上扰,壅闭清窍。治法:补益中气,化痰开窍。处方:石菖蒲10g,远志9g,川芎6g,黄柏6g,升麻3g,香附6g,知母12g,路路通10g,柴胡3g,黄芪15g,党参15g,甘草3g。9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月23日。服药后双耳已能听到较大的声音,但耳鸣较重,时有少寐多梦,口角左歪好转。脉弦细。上方加生牡蛎15g,龙胆草10g,以加强其清肝安神之力。服用6剂。三诊:1月27日。耳聋已明显减轻,能听到一般说话声音,口角左歪好转。继服上方药13剂。四诊:2月10日。前症皆明显好转,但时有牙关紧感。上方加全蝎6g,以解痉牵正。服药廿剂。五诊:3月13日。已完全痊愈,为巩固疗效,守原方服药,廿剂。

按:耳聋、耳鸣多数责之肝肾,如肝肾阴虚、肝火上扰、肝阳上亢等,从痰论治者并不多见。此三例暴发性耳聋患者病因虽不同,但病机则一,都有痰证,治疗原则为降逆化痰、开闭通窍为主,也可随病情的不同变化而加减。通窍涤痰汤的基本方为:石菖蒲、远志为君,涤痰开窍;路路通、川芎活血通窍;香附理气机;黄柏清邪热,柴胡、升麻升清阳。兼有气郁肝火旺者,加菊花、龙胆草以清肝泻火,阴虚肝阳亢者,加石决明、白芍育阴潜阳;年老久病中气不足者,加黄芪、党参补益中气升清阳;有血瘀头痛者,加丹参、红花、桃仁;痰气阻滞咽喉者,加威灵仙、谷精草;头痛、口眼?斜者,加全蝎、蜈蚣解痉牵正。总之,可随症加减,灵活应用。(郭连澍、张秀玲整理)

参考文献: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五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98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子琳: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阴虚肝胆火郁论治

张子琳(1895-1983),字桂崖,号宏达,五台县五级村人。子琳幼承家学,受业于本县儒医刘采臣先生门下,年甫20,却为亲友诊治,屡获效验。 1956年,当选为五台县人民代表。张氏行医70余年,积累的医札、病蘸、记述甚多,由山西省中医研究院整理成册,定名为《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 (1978年出版),其独到经验方“平肝清晕汤”,对高血压、轻度动脉硬化、慢性肝炎、神经衰弱等病症疗效显著。

朱某,男,40岁,农民,五台县人。1973年3月28日,初诊:耳鸣、耳聋已有六、七个月,右耳较重。伴有目糊,头晕,形体消瘦。脉虚。此为肝肾阴虚,肝胆火郁,阻塞清窍所致。拟清少阳郁热与补阴重镇并行。处方:白芍12g,生地黄15g,熟地黄l5g,灵磁石12g,牛膝10g,石菖蒲6g,菊花 10g,甘草6g,当归l0g,酒龙胆草6g,酒黄芩6g。水煎服。4月16日二诊:服上方4剂后,耳鸣、耳聋明显减轻,目糊,头晕均愈。现仅觉轻度耳鸣,口干,口渴。脉虚。再遵原法,改酒龙胆草为10g,酒黄芩为10g,灵磁石为15g,加焦枙子6g。水煎服,3剂后诸证均安。1978年4月随访,患者听力恢复,至今尚好,再未复发。

按:叶桂谓:“肾窍开耳,胆络脉亦附于耳,凡本虚失聪治在肾,邪干窍闭治在胆,乃定例也。”徐灵胎亦说: “耳聋之法多端,然大体不过清上镇下二条。”本案患者,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形体消瘦,脉虚,素体阴虚可知。耳鸣、耳聋、头晕目糊,皆为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之证。方中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牛膝养肝血,滋肾阴;黄芩、枙子、龙胆草清肝胆之邪热,菊花散少阳之风热,石菖蒲化浊开窍,灵磁石补肾益精,有聪耳明日之效,为治耳聋之要品。《神农本草经》就载有其治耳聋之功。千百年来屡有记叙,实为经验之结晶。全方正合清上镇下之机,收效颇为满意。

参考文献:

赵尚华,张俊卿.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287-288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仲理:神经性耳鸣耳聋从湿热蕴阻、清阳不升论治

沈仲理(1912.1—),男,,浙江慈溪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中医妇科著名专家。曾任上海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主要著作有《妇产科学》、《中医妇科临床》、《子宫肌瘤患者必读》、《丁甘仁临证医集》等,发表论文20余篇。

1、肝火乖脾湿热蕴阻案

夏某,女,55岁。初诊:1995年4月25日。胸闷不舒,嗳气略畅,口干欲饮,右耳响鸣,夜寐欠安,苔黄腻,舌淡红,脉弦滑。肺虚内热,胃气不和,夹湿热蕴阻。治拟健脾和胃,泄热化湿,佐以顺气之品。方药:南北沙参(各)10g,玉泉散(包煎)30g,代赭石(先煎)30g,旋复花(包煎)l0g,生薏仁 12g,竹茹10g,青陈皮(各)3g,黄芩l0g,钩藤(后下)15g,川贝母l0g,茵陈30g,广郁金12g,八月札15g,白蔻仁15g,千年健 l5g,淮小麦30g。4剂,另:香连丸1瓶,每日3g,每日2次。三诊:5月3日。右耳响鸣异常,未见平静,夜寐仍不安宁,便溏减轻,苔薄黄,脉弦,血压偏高,夹湿热内阻。伴有汗出口干。再拟平肝潜阳,和胃顺气,佐以清化湿热之品。处方:生石决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青龙齿(先煎)30g,灵磁石(先煎)30g,明天麻15g,竹茹l0g,青陈皮(各)4g,青木香10g,罗布麻叶20g,川贝母10g,茵陈30g,八月札 12g,青蒿12g,刺蒺藜l2g,荷叶边l5g。4剂。四诊:5月7日。脘腹作胀不适,右耳响鸣异常,夜寐不安,腰部足跟酸痛无力,便溏减轻,时有忧郁感,苔厚腻已化,脉弦见平。肺炎后肝胆火旺,疏泄失常,神明不安。再拟温胆汤合旋复代赭汤加味。处方:太子参l2g,代赭石(先煎)30g,灵磁石(先煎)30g,旋复花(包煎)10g,枳壳6g,竹茹l0g,广郁金12g,合欢皮l0g,伸筋草30g,茵陈30g,仙半夏l0g,青陈皮4g,明天麻 15g,陈胆星6g,淮小麦30g,石菖蒲10g。4剂。五诊:5月10日。院腹作胀,嗳气不畅,夜寐不安,腰肢酸软,胸中有烧灼感,苔腻得化,微黄,脉弦细。再拟健脾疏肝,和胃顺气。处方:南北沙参(各)9g,生白术6g,川楝子6g,煅代赭石30g,旋复花(包煎)l0g,竹茹l0g,八月札12g,娑罗子12g,仙半夏10g,茵陈30g,刺蒺藜l5g,路路通10g,淮小麦30g,石菖蒲l0g。4剂。

2、清阳不升耳窍失利案

傅某,女,61岁。初诊:1991年10月l2日。平日自觉头脑部雷鸣感,两耳响鸣,大便溏薄,项颈板滞,胸闷不舒,舌质淡白,脉细小。浊气上升,清气在下,神明欠静。治拟益气祛风,清神降浊。处方:生黄芪15g,防风10g,粉葛根15g,羌独活(各)6g,苍术9g,明天麻15g,蔓荆子12g,活磁石(先煎)30g,炒枳壳9g,姜竹茹10g,炙甘草6g,石菖蒲10g,八月札9g。5剂。二诊:10月20日。脾虚湿阻,清阳不升,浊气在上,导致头脑雷鸣,亢而不平,大便溏薄,胸闷,苔薄,脉细小。再拟健脾升清,和胃降浊。处方:党参15g,苍白术(各)6g,蜜炙细辛6g,粉葛根15g,明天麻 12g,蔓荆子12g,炒补骨脂l0g,活磁石(先煎)30g,花龙骨(先煎)30g,干地龙30g,紫丹参20g,广郁金10g,蒿本6g,方通草 l0g。5剂。

按:“耳鸣乃聋之渐也”,多因火、痰、虚等因素而为之。前一案例中,沈氏本于肝火乘脾土之意,以柔肝泻火之旋复花汤、健脾益气化痰之二陈汤,酌配镇静开窍之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而获良效。对后一案例,则重在补益脾肾,以治疗脾不升清,浊气不降而耳鸣者,其主因为虚,故以健脾益气、通阳升清为主,辅以重镇之品以降浊气,使气机通调,阴阳调和而奏效。

参考文献:

沈春晖.沈仲理临证医案[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215-217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灼燊:神经性耳鸣耳聋从风热壅遏论治

吴灼燊(1901—1971),广东省顺德县麻冲乡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民盟成员,广州市名老中医,广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广州市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吴氏行医五十年,善用古典经方化裁治疗内、儿、妇科奇难杂证。力主扶正驱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对中风、臌胀、热病、痛证、血证有显著疗效。晚年潜心研究职业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主要著作有《中风证之研究》、《锰中毒的中医辨证施治探讨》、《矽肺中医辨证施治分析》、《二硫化碳中毒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等。

陈某,男,32岁。初诊:1962年3月7日。因感冒引起右耳聋已有月余。经五官科多次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服中西药治疗未效,心情郁闷,兼觉头痛口苦。诊查:脉浮略数,苔薄白舌质红。余未见特殊异常。辨证:平素无耳疾,感冒后右耳失聪,此外邪束肺而壅遏耳窍。肺主气,肺郁气闭则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暴聋,此属实证“风聋。”治法:疏风清热,开郁通窍。处方:辛荑花15g,苍耳子12g,薄荷4.5g(后下),苦丁茶10g,白芷10g,菊花10g,射干10g连翘12g,银花15g,3剂。二诊:上方药连服3剂后右耳开始鸣,头痛渐减。此为风邪欲解的好征象。上方再加细辛3g,羌活10g以疏风清窍,再进3剂,耳鸣消失而听力恢复。

按:耳聋一证有实有虚,治法各异。本例因外感未清而致聋,属邪干窍闭,病在上焦。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凡开郁通上窍首需疏利肺气。故用辛荑花、苍耳子、白芷疏肺以利气机,苦丁茶、菊花、羌活三药善疏风透邪、轻清上达,取连翘、射干、银花以清肺经郁热,更用细辛、薄荷以开窍道而取效。用疏利肺气法以治风聋为本例治疗特点。(吴维城整理)

参考文献: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五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9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