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回复: 2

珍珠母

[复制链接]

7688

主题

26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030
发表于 2024-3-19 1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音注音 Zhēn Zhū Mǔ

别名 真珠母、明珠母

归经 归肝、心经。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

各家论述

1.《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2.《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3.《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

4.《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两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复方

①治肝阳上升,头晕头痛,眼花耳呜,面颊燥热:珍珠母五钱至一两,制女贞、旱莲草各三钱。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图谱》)

②治心悸失眠:珍珠母五钱至一两,远志一钱,酸枣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图谱》)

③治内眼疾患(晶体混浊,视神经萎缩):珍珠母二两,苍术八钱,人参一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7688

主题

26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03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10: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虫类药经验——珍珠母

应用

1.眩晕 治肝阳上升,头晕头痛,眼花耳鸣,面颊燥热,以珍珠母15~30g,制女贞、旱莲草各9g,水煎服。

2.失眠 心悸、失眠,予珍珠母15g至30g,远志10g,酸枣仁9g,炙甘草4.5g,水煎服。湖南省怀化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彭述宪治肝火扰心,神不守舍,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寐,舌红苔黄,脉弦数,以生珍珠母30g,钩藤15g,合欢皮12g,水煎,睡前半小时服。《医醇剩义》治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予甲乙归藏汤:珍珠母24g,龙齿6g,柴胡.3g(醋炒),白芍4.75g(酒炒),丹参、柏子仁、夜合花各6g,沉香1.75g,红枣十枚,夜交藤12g(切),煎服。

3.高血压 珍珠母12g,牡蛎9g,贝母、龙骨、石决明各9g,共研末,每次9g,冲服。

4.癫痫《广西药用动物》记载,珍珠母6g,生代赭石9g。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3g,开水送服。《妙方神医》录:珍珠母15g,水煎半小时,取汁,入碎小麦30g,同煮。

5.胃、十二指肠溃疡 以蚌壳研粉,置铜锅中干炒,待药呈黄褐色,腥味挥发殆净后冷却过筛。每服1~2g,白天每小时1次,每日12~14次,4~8周为1疗程。陈会甫治疗溃疡病,用珍珠母20g,配栀子、白芍等药,研细末,每次6g,一日3次,饭前1小时服用,痛甚加倍服之。10天为1疗程,一般2~6个疗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2例,治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12例资料不全。或用珍珠母煅后研细末服,每次3~4.5g,治胃酸过多。

6.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 用海珠喘息定片,每次2片,每日2~3次。

7.内眼疾患(晶体混浊,视神经萎缩)珍珠母60g,苍术24g,人参3g。水煎,日服2次。

8.中心性视网膜炎 用明目饮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107例,140只患眼的治疗分析,出院时与入院前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入院前视力最差者仅能看到手动。经治疗后,视力恢复到1.0,或视力表提高6行以上,黄斑区水肿消失,达临床治愈标准91例,120只眼。无效者两例2只眼,按病例数统计治愈率为85%,有效率为98.1%,按病眼数统计,治愈率为85.5%,有效率为98.5%。明目饮由珍珠母24g,决明子10g,夏枯草9g等药组成。视网膜水肿加车前子、泽泻等,视网膜渗出及陈旧性病灶加丹参、红花等,日1剂,水煎服。

9.烧伤、烫伤 珍珠蚌壳2份,麻油(或植物油)1~2份,凡士林1份,将麻油、凡士林加热至150℃使熔化,加入经煅烧的珍珠蚌壳细粉,搅拌至凝,用于烧烫伤。

10.臁疮 先用雷弗奴尔液清洗疮口,将部分珍珠层粉撒于疮口底部,部分与少许四环素膏混匀,把疮口填满,避沾水,裸露。

(三)按语

珍珠母味甘咸,而微寒,对肝火上亢,风阳上扰的头痛、眩晕,血压偏高者,乃必用之品,因其咸能降火,寒能清肝潜阳,与天麻、钩藤、地龙等同用,收效较佳。本品入肝、心二经,肝藏魂,心藏神,故凡心神不宁,烦躁失眠者,在辨治方中加用本品,多收佳效。惟贫血,体气虚寒者慎用。以其质重,一般用量为30~45g,收效始佳。

7688

主题

26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03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1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珠母用药经验

1.张宏伟,袁立霞等经验:治肝阳上升,头晕头痛,眼花耳鸣,面颊燥热。珍珠母五钱(37g),制女贞、旱莲草各11g。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图谱》)

2.张宏伟,袁立霞等经验:治心悸失眠。珍珠母五钱至37g,远志4g,酸枣仁11g,炙甘草5.5g。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图谱》)

3.治内眼疾患(晶体混浊,视神经萎缩):珍珠母80g,苍术30g,人参4g。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黄文东经验:黄老遵其师丁甘仁善用轻剂去实之特长,在治疗失眠时多用平淡药以免药力过于峻猛,反而加重病情。黄老取珍珠母丸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滋阴养血之功,方中珍珠母30g为主药,以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佐以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养阴生津之品,用量15~20g,祛邪而不伤正。(《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第1期)

2.李燕经验:自拟珍珠母安眠汤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珍珠母性咸寒,主入肝、心二经,为纯降之品,可潜上浮之肝心之阳。故临床上治疗肝性不寐可多予珍珠母人煎剂,以增强镇静安神之功效。药用珍珠母60g,酸枣仁、生地各30g,白芍、郁金、丹参、栀子各15g,天麻12g,黄连、五味子、甘草各l0g。方中重用珍珠母清肝火,安心神,配伍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生地清热养阴生津,天麻息肝风、平肝阳,栀子、黄连清心火除烦,白芍养血柔肝补心,丹参、郁金行气解郁、清心安神、活血化瘀,五味子宁心安神,滋肾补阴,甘草调和诸药。治疗不寐,重在疏肝健脾、养血调心、安神定志。(《新中医》,2003年第7期)

3.印会河经验:治失眠,处痰安寐汤,处方:北柴胡10g,法半夏10g,淡枯芩12g,炙青皮10g,枳实10g,制南星6g,竹茹12g,龙胆草10g,栀子10g,珍珠母60g,礞石30g,合欢皮15g,夜交藤30g,葛根30g,每日1剂,水煎分服。(《名老中医验方集》)

4.杨中明经验:(1)治癫狂,镇狂汤加减,处方:珍珠母200g,大黄、龙胆草各10g,郁金、胆星、白矾、钩藤各15g,石菖蒲30g,甘遂2g,日1剂,水煎服。(2)治胸痹,珠参汤加减,处方:珍珠母100g,苦参、丹参、党参各20g,脉动10g,徐长卿30g,琥珀、甘草各5g,日1剂,水煎服。(3)治湿疹,肤癣汤加减,处方:生石膏100g,龙胆草、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各10g,珍珠母200g,水煎服。(《山西中医》,1996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