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回复: 0

泻白散治鼻病验案3则

[复制链接]

6264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14
发表于 2024-3-11 16: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锡市中医院 任思秀

泻白散见载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三药组成,功能清湾肺热,是治疗肺热咳喘证之常用方剂。《灵枢·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典能知香臭矣。”说明鼻病与肺脏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笔者以泻白散为主治疗肺热引起的鼻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1  于燥性鼻炎

束×,女,60岁。1988年3月13日初诊。

患者高热3天后,觉典内干痛不适,  伴灼热感,偶有少许血丝,已有2月余。刻下无发热,除上述症状外,伴口干欲饮,便艰溲赤,夜寐欠佳。舌红少苔,脉细。检查:双鼻粘膜充血、表面干燥,余无异常。诊断:干燥性鼻炎。  中医称“鼻葉”。治拟清肺润鼻,用泻白散加味:

桑白皮、  地骨皮、白茅根各30克,生甘草8克,大麦冬、生知母、生地、熟地、玄参各10克,粳米1撮。7剂。

药后,鼻干燥灼热感明显好转,未见血丝。守方继进7剂,鼻内已有湿润鼻涕。再予知柏地黄丸、二至膏善后。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鼻病由肺热伤阴、  乏津润窍所致,故以泻白散泄肺中伏热,并加滋阴清热生津之壹冬、知母、  生熟地、玄参、白茅根等治之而愈。

2  急性上颌窦炎

薛×,男,27岁,工人。1987年12月5日初诊。

患者初起感冒、  鼻塞,后鼻流胶涕不止,伴头胀不舒,并有低热。经某院作X线副鼻窦摄片示:双上颌窦炎。给予抗生素等药物及超短波治疗1个月,除低热完全消退外,余症改善不明显。其病程前后已历2个月。刻下伴口干,大便干燥,小溲黄赤。舌红苔黄微腻,脉数。检查:双鼻粘膜充血,下甲肿大,总道有大量稠脓,上颌窦前壁压痛,鼻咽部正常。诊断;急性上额窦炎。中医称“鼻渊”。治拟清热泻肺,解毒通窍。  用泻白散加味:

桑白皮、地骨皮、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生甘草、生大黄各8克,黑山栀、西赤芍、车前子(包)、苍耳子、川芎各10克,粳米1撮。7剂。

药后,头眩减退,低热清。再进7剂,偶有典塞之感。以成药鼻炎片善后,翌年2月来院复查,副鼻窦摄片示正常。

按:本例鼻病系外感风亦,内犯于肺,郁而化热,邪热停聚,鼻窍失畅,而见涕黄脓稠,头胀鼻塞。方以泻白散清肺经郁热,加用清热解毒之蒲公英、鱼腥草、黑山栀、生大黄等,并配以苍耳子、辛夷等宣通鼻窍之品,诸症得除。

3  鼻出血

郭×,男,40岁,工人。1989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上月初发热病愈后,左鼻突热血涌如泉,即去就近医院急诊,经局部碘油纱条填塞压迫止血及应用抗生素、止血剂后,次日换药时仅见少许谈红色血涕。至夜因鼻部作胀、头痛不适,便自行抽出填塞之纱条,翌展即有暗红色血液流出,  随后流消夹鲜红色血丝之鼻涕,反复发作月余,使用止血剂无效。刻下伴头昏不舒,面赤心烦,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数。检查:左鼻中隔前段粘膜轻度糜烂,未见活动性出血灶,总道有少许暗红色血涕,鼻甲不大、无脓液存积。诊断:鼻出血。中医称“鼻衄”。拟用清泻肺热,生肌止血法。泻白散加味;

桑白皮、地骨皮、白茅根各30克,生甘草3克,黑山栀、黄苓、生知母、仙鹤草、侧柏炭、白芨各10克,川石解15克,生大黄5克,梗米1撮。 5剂。局部以养阴生肌散外途。

药后,鼻出血停止,大便通畅。原方去侧柏炭、生大黄,加生地、麦冬、玄参各10克,再服5剂后复查,鼻粘膜光滑、色泽如常。

按:  本例系风邪犯肺,内蕴化热,上壅鼻窍,伤及脉络,血益于外,而致鼻蚯,间歌发作1月余。用哥白散泄肺经实热,并增山框、黄苓、生大黄等清热之品,酌加仙鹤草、侧柏炭以止血生肌,后入玄参、麦冬、生地养阴以清余热。诸药合用,共奏佳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