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6 1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引汤证医案(肝火内动)
郑某,女,49岁。1980年11月17日诊。患者有高血压5年。血压波动在(160~230)/(95~130)毫米汞柱之间。经常头痛头晕,服过多种降压西药,但效果不显。1980年11月6日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0.44,眼底检查:视网膜血管痉挛。
近一周来,头痛,眩晕加剧,手足麻木,面红,口苦,耳鸣,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硬数。血压180/110毫米汞柱,诊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有欲动之势。用风引汤加减,处方:
寒水石24克,紫石英30克,石膏18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石决明20克(均先煮半小时);滑石14克(包煎),赤芍15克,干姜3克,大黄9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钩藤12克(后下);菊花10克,黄芩1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2次服。
三剂后头痛眩晕大减,便通溲清,黄苔消退,脉缓,血压170/100毫米汞柱,余症同前。原方加灵磁石30克,干姜增至6克再进。12月4日血压正常,头痛,眩晕消失,已可自由行走,唯舌头感不太灵活。原方去寒水石、磁石、大黄,加石菖蒲10克。至12月30日诸症皆失……追访一年,血压一直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