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现代的中医为什么再也看不好病了?原因太扎心了

[复制链接]

6278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66
发表于 2024-3-1 11: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中医为什么再也看不好病了?

中医大家贺学泽教授认为,诊断是治疗的基础,诊断错误则治疗必误!他认为凡误治者十有八九是诊断有误。

经过系统研究,贺学泽教授编著了《医林误案》一书,专门总结了反面医案,其中选录了160例失误诊治医案,属于误诊者143例,占总数的89%。足以说明现代中医看不好病的根本原因,是辩证失误。

四诊不全、不精

李士材《医案必读》记载一则医案,病者患伤寒九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众皆曰阴证。士材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知腹有燥矢。用大承气汤攻下,解燥矢五六枚,病情大见好转,旋瘥。

四诊致误是首要原因。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各有其独特作用,必须详尽全面应用,不能相互取代,而应“四诊合参”,方可作出准确诊断,反之则往往造成误诊。

据统计,除了闻诊较少失误外,望诊、问诊、切诊致误的病案比例大约为1:3:6。

切诊分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其中脉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脉象能传递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是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辨证提供重要依据,对脉诊极为重视及推崇。当今的很多误治医案,其原因大多涉及到诊脉不精,反映出脉诊水平与古代医家的巨大差距。

《素问》曰:“气口成寸,以决生死”。《伤寒论》提出“平脉辨证”是诊察疾病的重要原则,张仲景认为“平脉”是非常重要的,脉证互参是《伤寒论》中最为精粹的内容。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是先说脉,后说证;仲景在论述六经病证中的标题“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也是先说脉,后说证,说明仲景尤重脉法。

《伤寒论》原序非常明确的批评临床大夫在临床上诊脉的一些问题,就是为了强调摸脉的时候应该特别严肃特别静心,慢慢的去体会。 不但要摸手的脉,还要摸脚的脉,还要三部九候认真的去思考,认真地去参悟,作为辨证的依据。

在古代,一个中医人才的成长,是长期跟师的结果。学完基础理论,独自看诊前,必须跟着师父把脉学精了。寸、关、尺三个部位,浮、弦、滑、紧、濡几十种脉相,都必须准确分清。这可不是开玩笑,如果火候不够,连喜脉都抓不出来,下错药把人家胎打下来怎么办?

可是现今中医大夫不搭脉、搭脉敷衍或搭脉流于形式。很多学习经方的医生,以为仅凭“方证对应”即可下药,忽视“平脉辩证”,忽视“脉证互参”,以致误治者颇多。

此外,按诊与脉诊同属于切诊,对于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是致误原因之一。

辨证失误

辨证是在四诊所得的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是中医诊断的特点和重点。辨证的方法有多种,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有其适应病证和具体的证候指征,必须准确掌握,否则就可导致辨证失误。


如下例:

刘某,中年男性,患高血压已3年,血压波动在200~230/100~120mmHg,曾屡用降压药物无效,延余诊治。

症见面红目赤,头痛脑胀,眼痛鼻干,常呕苦水,心烦失眠,胸膈闷乱,尿赤便秘,口中干苦,舌质略红,苔白黄干,脉弦而滑。余初断为肝阳上亢,兼挟痰火,治用羚羊钩藤汤加黄芩、天竺黄,连服5剂而不应,又进5剂仍无进退,血压仍高。

细审病症,头胀痛在前额,连及眉棱,口干欲饮冷水,胸脘热闷,脉弦滑有力。余再三深思之:

夫前额眉棱,目痛鼻干,均属阳明经之病。阳明者胃腑与大肠也。胃火上蒸,故头痛且胀,目痛鼻干,面红目赤;胃气上逆则呕吐苦水;胃热内郁,腑气不行,见胸脘热闷,渴饮冷水,便秘尿赤;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舌质红,苔白黄干,脉弦滑有力,乃阳明热盛之明证。

乃改用清泄阳明为治,因其久病体虚,宜少佐扶正之品,以人参白虎汤加味:石膏50g,知母15g,甘草5g,淮牛膝30g,皮尾参10g,制大黄10g,麦冬10g,淡竹叶10g,葛根10g,竹茹10g,粳米一撮。服3剂。

药后大便畅行,诸症见减,血压下降。守原方略加更改,继进2剂,诸症均除,二便调和,血压150/80mmHg。

当今之医,一遇高血压病,即谓“肝阳上亢”,不知还有别种辩证。

此患者面红目赤而疼,头痛脑胀,口中干苦,常呕苦水,心烦尿赤,舌红脉弦等症,从肝火亢盛解,可以讲得通,从阳明经热盛也可讲得通。但其头胀痛在前额,连及眉棱,脘闷热,口干欲饮冷水,便秘等则表明病在阳明胃经,可与足厥阴肝经病相鉴别。

喻嘉言谓:“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此绝非过甚之辞。

辨病失误

中医既强调辨证,也讲究辨病,只因一病可包括数证,同病而异治,故习惯上讲辨证论治。但在临床中辨病亦不能忽视,辨病失误也会造成治疗上的失误。

李某,女,45岁,职工。因上腹疼1天来诊。

当时了解到既往有“胃痛”病史,便按胃脘痛处理,遂开中药处方。

2日后患者又来,自述于前天下午出现上腹部闷痛,其痛难忍,伴有汗出,与既往犯病不同。此时见患者面色不荣,神疲懒言,舌质暗淡,两脉细弱而数,上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由此考虑其痛非胃脘痛。

据其疼痛剧烈伴有汗出,且触按胃脘部无异常体征,首当考虑“真心痛”。令即刻进行心电图检查,报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立即住院治疗。住院后病情急剧变化,又出现真心痛的典型症状,经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半月方转危为安。

此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诊查不细,前诊只凭切脉和问诊,据其“胃痛”病史,误诊为胃脘痛。既忽视望诊,问诊与切诊又不周详,对疼痛的剧烈程度、性质及其伴有汗出等症均了解不够,切诊亦仅限于切脉,对痛处未加触按。

所以,现代中医为什么再也看不好病了?原因最主要的就在医者身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