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回复: 0

这一点是区别真武汤和苓桂剂的关键所在

[复制链接]

6342

主题

185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64
发表于 2024-2-24 2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前期推送中为大家分享了治疗头晕的两首经方: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后台有读者提问,真武汤亦可治眩,如何区别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的头晕?我们本期来讨论这个话题。


真武汤

推荐处方:茯苓、芍药、生姜各10g,白术6g,附子10g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按: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汗出伤津液虚其表,使阳证变为阴证,并激动里饮,饮郁于表,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宜真武汤主之。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提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见好转。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都是由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本条冠首以少阴病,是说本来是少阴病,因里有水饮而误发汗,由于误治并于太阴,而成续得腹痛自下利的真武汤方证。

从《伤寒论》第82条与316条可知,若素有里饮之人外感表证,切不可单纯发汗,若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表不解,同时还伤津液、耗正气,导致表不解且激动里饮,水饮冲逆见头晕、心悸等症。当然,单纯化饮,亦不足取。素有里饮之人外感,必须解表的同时化饮使表解饮去病即愈。

本方证与苓桂术甘汤方证很相似,但关键区别在于本方为阴证,津液耗伤而陷于阴,呈现少阴太阴合病;而苓桂术甘汤,津液尚足,为太阳太阴合病。

胡希恕先生医案
王某,女,75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
尿频、遗尿、淋离不尽三个月,1963年3月曾患尿急、尿痛、尿频,诊断为“膀胱炎“,用抗生素治疗而愈。今年5月又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又用抗生素治疗而疗效不佳,因长期口服西药,出现食欲差、恶心、头晕等症,而求中医诊治,曾服木通、车前子、黄柏、益智仁、桑嫖峭、芡实等而未见明显效果。现症:尿频、遗尿、淋漓不尽,小腹麻木胀痛,心悸,头晕,腰酸痛,恶心,纳差,恶寒,四逆,苔白润,舌质淡暗,脉沉细迟,辨六经为少阴太阴合病,辨方证为真武汤证:制附子9g,生姜9g,茯苓9g,白术9g,白芍9g。

结果:上药服一剂,头晕、恶心已,食欲改善,小便频减,服三剂,诸症皆已。

原按:本例患者,老年女性,淋证复发,经服抗生素等西药并清热利尿与补肾止遗类中药无显效。刻下表现,脉证合参,呈现表里一派虚寒之象,在里兼夹水饮并冲逆动于中而迫乎上。辨六经属少阴太阴合病,辨方证以真武汤温阳化饮兼解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