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回复: 0

针对肝郁化热、痰瘀交阻型梅核气,用“昆蛎桔半汤”配合吴茱萸贴脚心效果更佳

[复制链接]

6342

主题

1854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964
发表于 2024-2-21 13: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昆蛎桔半汤治疗梅核气

作者/马继松

简介:胡翘武(1915—2002),男,安徽歙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擅长中医内伤杂病及外感热病的诊治。著有《中医临证三字诀》《老中医经验集·胡翘武专辑》《橘井一勺·四时常见感证求径》等书,并在国内中医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我省名老中医胡翘武,经过长期摸索,采用自制“昆蛎桔半汤”内服,配吴萸外敷涌泉穴,治疗“梅核气”取效满意。现简介如下,以资参考:

方剂组成及加减

洗昆布10克,生牡蛎30克,桔梗6克,射干10克,清半夏10克(最好用竹沥夏),杷叶10克,紫菀15克,茯苓24克。

痰多难咯者加白芥子6克、杏仁10克;
嗳气频作者加旋复花10克、刀豆子10克;
肝郁湿热尤甚者加川贝10克、夏枯草10克;
脉细舌红阴虚较盛者则酌加麦冬、元参而减半夏之量;
痰湿偏盛者,去牡蛎、射干,加厚朴15克、陈皮10克。

外用吴萸研末以醋调敷两侧涌泉穴,布包紧,日一换,以愈为度。

"病例介绍"
病例一

王××,男,42岁,农民。

患者咽中如有絮状物堵塞已一周,吞不下,咯不出,且觉咽喉外肌肉有如火灼,痰白稠多而难咯出,两脉浮滑有力,舌偏红,苔淡黄,饮食二便如常,西医检查未见异常。患者素嗜甘肥烟酒,而病发于怒争之后,显系肝火挟痰热上攻所致。

用清肝开郁,上利下导之法

昆蛎桔半汤加白芥子5克、杏仁10克、川贝10克。

外用吴萸研末以醋调敷涌泉。

先后诊治三次,方药略有增减,共服12剂,外敷四次全愈。

病例二

张××,女,26岁,农民。

患者脉细数而滑,舌红苔黄略干,自觉咽中如有物堵,梦多寐难,脘嘈便艰,口苦纳少。显系肝郁化火,痰凝气滞。
处方

昆蛎桔半汤去茯苓加朱茯神15克、桑叶10克、胆星6克、麦冬12克。4剂,外敷如上。

以初诊方增损诊治四次,服药14剂而愈。
病例三

张××,女,46岁。

独居多年,情怀素郁不畅,近忽停经三月,倍加虑忧。从此咽中感觉有物阻塞不利,吞不下,咯不出。被西医诊为慢性咽炎,经服消炎药和含喉片未效。诊见面黑形削,目眶下青,少腹隐痛,时有低热,而脉沉细而疾,舌红苔少微黄。

处方

予生牡蛎30克、昆布12克、桔梗6克、竹沥半夏6克、杷叶10克、射干10克、桑叶10克、川贝10克、夏桔草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郁金10克。

吴萸外敷如上。

上方服6剂后经通,咽阻塞如失。

"按"
本方以昆布、牡蛎为主药。昆布咸寒具滑利之性。

《别录》谓其“主瘿瘤聚结气”;

《便读》谓:“功用相同海藻,”即“咸寒润下之品,可软坚行水,疗一切瘰疬瘿瘤顽痰胶结之症”。


上述梅核气乃系肝郁化热,痰瘀交阻致气机升降失畅所致,故昆布最为对症。

牡蛎咸平微寒,潜阳软坚。

《本经》曰:“主惊恚怒气”;


李时珍谓:“可化痰软坚……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张璐在《本经逢原》中更云其“可散内结之热”。


其与昆布配伍,可咸寒相合,滑涩互济,共收清郁火,化痰热之效。
桔梗、紫菀性浮,升肺气达咽而豁痰,半夏、杷叶性沉,降肺气于胃而坠痰,四药为辅,大可调畅气机,气顺则郁开痰消。
本病虽有热象,但仅用一味苦寒之射干,不欲直折其火势,而取其引经报使,且射干最能引肺热至大肠,故本方服后,常得微泻,使痰热由大便而外泄也。但因上七味皆祛邪之品,故胡老独予较大剂量茯苓奠安中州,以杜生痰之源;益气健脾,和调它药之性。
药仅八味,却能做到当升者升,当降者降,配伍极其严谨,祛邪却不伤正。恰如《临证指南》郁证门华岫云按:

“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疴。故先生用药大旨每以苦辛凉润宣通,不投燥热敛涩呆补,此治疗之大法也”。

故用治因肝郁化热,痰瘀交阻型之梅核气能有良效。

《纲目》云:“咽喉口舌生疮者,以吴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亦从治之义也”。

故胡老遵用此法,以配合汤药使疗效更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