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回复: 1

磁石

[复制链接]

7688

主题

26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030
发表于 2024-2-6 18: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名 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

归经 归肝、心、肾经。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各家论述

1.《纲目》: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盖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滞气,生熟并用,温养脾胃发生之气。方见孙真人《千金》神曲丸。

2.《本草经疏》:磁石,《本经》味辛气寒无毒,《别录》、甄权咸有小毒,大明甘涩平,藏器咸温,今详其用,应是辛咸微温之药,而甘寒非也。其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皆风寒湿三气所致,而风气尤胜也。风淫末疾,发于四肢,故肢节痛,不能持物。风湿相搏,久则从火化,而骨节皮肤中洗洗酸也。牵能散风寒,温能通关节,故主之也。咸为水化,能润下软坚,辛能散毒,微温能通行除热,故主大热烦满,及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者,足少阳、少阴虚火上攻所致,咸以入肾,其性镇坠而下吸,则火归元而痛自止也。磁石能入肾,养肾脏。肾主骨,故能强骨。肾藏精,故能益精。肾开窍于耳,故能疗耳聋。肾主施泄,久秘固而精气盈益,放能令人有子。小儿惊痫,心气怯,痰热盛也,咸能润下,重可去怯,是以主之。诸药石皆有毒,且不宜久服,独磁石性禀冲和,无猛悍之气,更有补肾益精之功,大都渍酒,优于丸、散,石性体重故尔。

3.《本经》: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4.《别录》: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

5.《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

6.《日华子本草》:治眼昏,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除烦躁,消肿毒。

7.《本草衍义》:肾虚耳聋目昏者皆用之。

8.《纲目》:明目聪耳,止金疮血。

9.《玉楸药解》:治阳痿,脱肛,金疮,肿毒,敛汗止血。

10.《本草从新》:治恐怯怔忡。

11.《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内障。

12.《本草便读》:纳气平喘。

13.《南州异物志》:"涨海崎头水浅而多慈石,外激人乘慈舶皆以铁叶痼之,至此关,以磁石多不得过。"14.《本草拾遗》:"出相州北山。磁石毛,铁之母也。取铁如母之招子焉。《本经》有磁石,不言毛。毛、石功状殊也。又言磁石寒,此弥误也。"15.《本草图经》:"按磁石一名玄石,而此下自有玄石条,云生泰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铁者雄,主疗颇亦相近,而寒温铜铁畏恶乃别。苏恭以为铁液也。是磁石中无孔,光泽纯黑者,其功劣于磁石,又不能悬针。今北番以磁石作礼物,其块多光泽,又吸针无力,疑是此石,医方罕用。"16.《本草衍义》:"磁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熁铁石……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也,多滑净。其治体大同小异,不可不分而为二也。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大火,庚辛金受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尔。"石的有效病例论其明目功用及配伍意义 李时珍: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盖慈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滞气,生熟并用,温养脾胃发生之气……方见孙真人《千金》神曲丸。但云明目百岁,可读细书,而未发出药微义也。"(《纲目》)17. 《本草新编》陈士择:"磁石能治喉痛者,以喉乃足少阳、少阴二经之虚火上冲也,磁石咸以入肾,其性重坠而下吸,则火归原,以归于下,而上痛自失。

18.《本草汇言》:论磁石补肾平肝之功 ,薛宜生:"肾为水藏,磁石色黑而法水,故能养肾而强骨益髓,镇重以象金,故能平肝而主风湿痛痹,善通肢节者也,如古方之治耳聋,明目昏,安惊痫,消鼠瘘痈肿,亦莫非肝肾虚火之为胜耳,此药色黑味咸,体重而降,有润下以制阳光之意。"19.《药性切用》徐大椿:"引肺金之气入肾而补肾益精,镇坠虚热;为阴虚火炎镇坠之专药。"

复方

①补暖水脏,强益气力,明耳目,利腰脚:磁石十两(大火烧令赤,投于醋中淬之七度,细研,水飞过,以好酒一升,煎如饧),肉苁蓉二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木香二两,补骨脂二两(微炒),槟榔二两,内豆蔻二两(去壳),蛇床子二两。捣罗为束,与磁石煎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磁石丸)


②补肝肾虚,止冷泪,散黑花:磁石一两(煅,醋炙),菖蒲、川乌(焙,去皮、尖)、巴戟、黄芪、苁蓉、玄参各等分。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汤下,空心服。(《卫生家宝方》磁石丸)

③明目,益眼力(《圣济总录》云:治肾藏风虚,眼生黑花):神曲四两,磁石二两,光明砂一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三,不禁。(《千金方》神曲丸,《纲目》名磁朱丸)

④治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磁石一斤(捣研,水淘去赤汁,绵裹),猪肾一对(去脂膜,细切)。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肾,调和以葱、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并得。(《圣惠方》磁石肾羹)

⑤治耳聋耳鸣,常如风水声:磁石(捣碎,绵裹)半两,木通、菖蒲(米泔浸一、二日,切,焙)各半斤。上三味,以绢囊盛,用酒一斗浸,寒七日,暑三日,每饮三合,日再。(《圣济总录》磁石酒)

⑥治阳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三斗,渍二七日,一服三合,日夜一。(《千金方》)

⑦治小儿惊痫:磁石炼水饮。(《圣济总录》)

⑧治子宫不收,名瘣疾,痛不可忍:慈石酒浸,煅、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卧时滑石汤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汤服二钱。散用磁石(酒浸)半两,铁粉二钱半,当归五钱,为末。(《纲目》磁石丸)

⑨治大肠虚冷脱肛:干蜗牛子一百枚(微炒,捣罗为末),磁石二两(捣碎,淘去亦汁)。上药,以水一大盏,煎磁石五钱,至五分,去滓,调蜗牛末一钱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⑩治诸般肿毒:吸铁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黄丹八两,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贴之。(《乾坤生意秘韫》)

⑾治疔肿:磁石捣为粉,碱、醋和封之,拔根出。(《古今录验方》)

⑿治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两。为末,以白米饮调方寸匕服,日再服。(《刘涓子鬼遗方》)

⑿治金疮,止痛,断血:磁石末敷之。(《千金方》)

临床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虚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视物模糊:磁石味咸质重,性主沉降,能潜降上亢之肝阳,为治阴虚阳亢,头晕目眩所常用,与白芍、生地、天麻等同用,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如《医醇剩义》滋生清阳汤。

2.用于肾水不足,耳目昏聩:磁石能养肾益精,聪耳明目,治肾虚内障,视物模糊,常与朱砂、神曲为丸服,如《千金要方》之神曲丸(即磁朱丸)。若肾虚耳聋耳鸣,可与猪肾同煮服,如《圣惠方》磁石肾羹;若温热病后,肾虚精亏而耳聋耳鸣者,亦可用磁石与熟地黄、山萸肉、石菖蒲、五味子配用,以滋阴益肾,如《重订广温热论》耳聋左慈丸。

3.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磁石质重能安神镇惊,与朱砂同用更佳,亦常与茯神、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之药同用;小儿惊痫用之,既可安神,亦可镇惊,如《圣济总录》以"磁石炼水饮"。

4.用于肾不纳气,上气喘逆:磁石功能入肾,镇摄肾虚不纳之气,故虚喘肾不纳气,常配熟地、胡桃肉、五味子等同用。

5.此外,磁石研末外敷,可治痈疮肿毒及创伤出血。

7688

主题

263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030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0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吸铁石竟然能治病!过敏、中风、白内障……都有良效!

灵磁石味辛、咸,性平,无毒,入肝、肾经,有镇静安神、潜阳纳气之功效。在临床当中,余常用磁石治疗白内障、耳鸣、眩晕、中风、心悸及怔忡等,疗效很好。

01白内障

白内障是老年常见病,一般考虑以手术为主。余在临床当中总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瘀血型,方用桃红四物汤;一种是少阴虚寒型,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无论何种类型,皆要加灵磁石和木贼,则取效甚捷。据考证,磁石能明目,益眼力。《圣济总录》中载其治疗“肾脏风虚,眼生黑花之证”,故治疗白内障有很好的疗效。

02眩晕

眩晕原因很多,但是以痰浊上犯者居多。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弦滑或弦数。

眩晕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肝肾虚寒型,方用吴茱萸汤;一是痰湿中阻型,方用小半夏茯苓汤合泽泻汤。不管何种类型都要加灵磁石30~60g,同时配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效果佳。

03中风

中风的病因,有的为风邪首中,有的为外风引动内风。余常用两个方,一个是小续命汤,一个是大秦艽汤。在这两个方的基础上,常加豨莶草、桑枝以通经络,另外还可加海藻、灵磁石这两味药,可达到潜阳、软坚之效。

04心悸、怔忡

心悸、怔忡不能自主,相当于西医的各种心律失常。在临床辨证中,心脾两虚者用归脾汤;心阳虚衰、水饮内停者用参附汤合苓桂术甘汤;瘀血内阻者用血府逐瘀汤。不论何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要加用灵磁石30~60g,这样配伍,相得益彰。

05虚劳

虚劳分为气劳和血劳两种:气劳用补中益气汤,血劳用圣愈汤。在辨证基础上加灵磁石和附子,则效力宏大。这个为什么要加灵磁石呢?一是因为磁石含有铁,另外是因为气劳和血劳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虚火浮在上面,所以要用灵磁石来收,用附子来温。

06反复发作性疾病

反复发作性疾病,特别是过敏性疾病,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后期,最后的巩固阶段一般都要加灵磁石。加磁石能预防复发,主要取其收敛统摄之功效,有时也和升麻鳖甲汤同用。

再阐述一点,用磁石主要是收敛浮阳,收敛浮越在外面的阳,而不至于上火。学生们跟诊时,经常看到余用附子时会配伍灵磁石,这即是温潜法。为什么附子要配灵磁石呢?因为用附子的,都是阳虚体质的患者。阳虚用附子,很容易虚火上灼,配上磁石以后,可纳火归肾,收敛浮游之火。这个经验是余学习上海清末名医祝味菊祝老的一个方法,他特别推崇用附子配灵磁石。

关于失眠一症,临床不少医生见舌苔厚腻者会使用温胆汤,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效果不错,有的效果差。余的理解是这样的:痰湿可以分表层与里层,如果在表层的痰湿,温胆汤疗效好;若属肾阳虚,不能气化者,其痰湿层面深,当在温胆汤基础上加附子、灵磁石、酸枣仁、远志;再进一步,若痰湿伤及肾精,当以大量熟地黄填精化痰,可取良效。

医案分享

周某,男,54岁。2019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耳鸣伴眩晕5年。

病史:患者5年前因感冒后出现耳鸣,在医院诊断神经性耳聋。因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故求治于中医。

刻诊:耳鸣伴眩晕,口不干苦,时有腰酸,大便可,舌淡胖边齿痕,脉沉弱。

辨证:少阴水上冲证。

方药:半夏定眩汤加味。

半夏20g,泽泻15g,白术20g,茯苓30g,龙骨30g,牡蛎30g,灵磁石30g,葛根15g,红参10g,川芎10g,香附10g,陈皮10g,生姜6g,红枣6枚。14剂。

二诊:药后眩晕消失,仍耳鸣,继用金匮肾气丸改汤。间断加用龙骨30g、牡蛎30g、灵磁石30g、酸枣仁20g、延胡索10g、石菖蒲20g,治疗3月余,耳鸣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