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0

硬皮病-专方治疗

[复制链接]

6278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66
发表于 2024-2-1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硬皮病系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病变。以皮肤失去弹性而硬化,继而出现萎缩和色素变化为其特点。临床上分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好发于20~50岁之青壮年,以女性多见。本病与自身免疫机制失调有关,其确切病因不明,迄今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病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皮痹”、“风湿痹”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皮痹”的记载,还提到了本病的转归。如《素问·痹论》有“痹人脏者死”的论述。说明本病日久可影响脏腑,甚至导致死亡。隋代《诸病源候论》云:“痹者……其状肌肉顽厚,或肌肉疼痛……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对本病的症候和病因有进一步的认识。宋代吴彦夔在《传信适用方》中形象地描述:“四肢坚如石,以物击似钟磬,日渐瘦恶。”更接近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明代《医学入门》提出“初起强硬作痛者,宜疏风豁痰;沉重者宜流湿行气;久病须分气血虚实,痰瘀多少治之”的治疗原则。

现代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的报导,始见于1959年,60年代以个案为主,自70年代以后,关于硬皮病的临床观察,出现了大量报导,自1975年至1989年,所及文献累计达60余篇(包括个案,验案)。其中不少医家主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本病,认为硬皮病的临床表现有多种瘀血的见证,但若结合临床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血虚血瘀等不同证型,以温阳通络、疏肝理气、补气生血等法合参,疗效较单纯的活血化瘀法为好。据近十年收集的30余篇数据来看,明确有疗效的共1806例,其中治愈55例,显效638例,有效971例,无效142例,总有效率为92.1%。表明中医药对本病有肯定的效果。

在机理研究方面,做得较多的是有效方药的药理研究,如对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前后末梢循环检查、皮肤病理形态及超威结构观察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微循环,调整结缔组织代谢,使增粗的胶原纤维变细、疏松化,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但目前这方面工作仍较局限,如对治疗硬皮病常用草的温阳、益气、通络等方药的机理研究尚未开展,有待进一步深入。

硬皮病的中医专方治疗较多,特别是活血化瘀法治疗,颇引人注目。

(1)通脉汤

组成:紫丹参、鸡血藤各15克,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当归12克,乳香、没药各6克,川芎5克,银花30克,甘草10克。

加减:阳虚畏寒明显加附子、肉桂;脾虚便溏加白术、米仁、附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93~6个月以后,上药制成丸剂服用。

疗效:共治疗10例患者,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0%。

(2)79-2片剂

组成:当归、葛根、红花、川芎等中药制成片剂。

用法:每次服4~8片,每日3次。

疗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118例,显效48例,有效66例,无效4例;治疗局限性硬皮病296例,基本治愈14例,显效119例,有效15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3%。

(3)605方剂

组成:由乳香、没药、川郁金等配成蜜丸,每丸10克。

用法:每次1丸,每日3次。

疗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104例,显效30例,有效72例,无效2例;治疗局限性硬皮病84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8.9%。

(4)牡蛎鳖甲汤

组成:牡蛎30克,鳖甲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钩藤30克,丹参15克,木瓜9克,丝瓜络9克,延胡索9克。

服法:水煎服,隔2~3日1剂。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局限性硬皮病17例,治愈7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

因本病症状错综复杂,虚实兼挟,因此一般主张在服中药的同时,配合外治法,更易收效。外洗方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活血脉、蠲痹痛的目的。

(1)菖蒲透骨薰洗方

药物:透骨草12克,石菖蒲10克,川草乌各10克,蕲艾叶15克,红花15克,伸筋草15克,桂枝15克。

用法:适用于硬皮病浮肿期。上药加水5000毫升,煎煮30分钟,乘热熏蒸,患处以毛巾漫药液后外敷,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1~2次。

(2)红花桂枝酒

药物:红花10克,桂枝10克,50%酒精20~30毫升。

用法:上药密闭浸泡7天,过滤取汁,微加温,倒5~10毫升药酒于手掌中,乘热温熨,轻巧**患处15~3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为度,隔日1次。如患处肌肉肿胀、僵硬及麻木,酌情选用忡和散掺在五应膏中,外敷患处,3~5日1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