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二、太阳病分类
(一)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二)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三)太阳温病证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着,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翅纵,若火熏之,一逆上引日,在逆促命期。(6)
三、辨病发阴阳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四、太阳病传变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五、太阳病愈期
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