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回复: 0

邓文斌:升降散

[复制链接]

6362

主题

187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60
发表于 2024-1-31 16: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原方主治:温疫发热,烦躁,大便燥。

二、组成

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四钱。

三、用法:共研细末,和匀。据病之轻重,分2~4次服,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四、方解

①白僵蚕、蝉衣,辛咸性平,气味俱薄,轻浮而升,善能升清散火,祛风除湿,清热解郁,(热痰瘀)。

2、气机郁滞,郁热外出之路不畅。欲使郁热得以透达于外而解,必须展布气机。姜黄气辛味苦性寒,善能行气活血解郁。气机畅达,热乃透发。

3 大黄:大黄苦寒降泄,清热泻火,通腑逐瘀,擅降浊阴,推陈致新。温病本质是郁热,故用大黄以清热泻火,使里热下趋而解。

4、大黄、姜黄,苦寒沉降,泻火解毒热与痰郁热瘀。

5、《内经》曰“火郁发之”,火(瘀、痰)郁当发散出去,就如一个人在房间里呆得太久,郁闷想出去,不出去就生闷气,然后气机紊乱,加重痰瘀热毒,导致气机更加紊乱.....解郁的关键在调畅气机,气机舒展则郁开火散(火散则痰解瘀通),见《赵绍琴温病讲座》。

6、瘀和痰、郁热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虽然重点在散火郁,但是同时可以解痰解瘀,解郁,散火郁的关键在于,调畅气机,气机顺,升降有序 ,各种生理功能自然恢复。

总之,杨栗山对内经“火郁发之”之旨颇有研究。他认为:温病乃怫郁为重,郁而化热,阻塞气机升降,治疗上须采用“郁而发之”的原则,倡导宣郁清热为法则以调节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使周身气血流通,升降复常,阴阳平衡,独创升降散即是此意。

五、辨证要点

1、有热、有火、有风、有瘀、不通为主要证候都可以,伴有心情的不舒畅、唉声叹气、失眠,疼痛等表现,
2、舌质红、舌苔干红、或是舌苔有红点,或是舌红少苔,
3、脉沉细而燥急。
4、郁热上冲则面赤,然因气滞而气血不畅,故面虽红而有暗滞之感,郁重者,可面色青紫而暗滞。
5、或有大便不通。

六、病机辨证:阳明火郁气滞证。

七、临床运用

①治疗腹痛

②闭经,以及月经淋漓不断

③崩漏

④跌打损伤

⑤肝脾肿大

⑥腰椎间盘突出

⑦眩晕

⑧瘀血发狂

⑨失眠

八、临床加减运用

1、升降散可以和栀子豉汤,栀子豉升降散,合方运用治疗烦躁。

2、升降散被杨栗山运用本方出神入化,或是只用僵蚕,蝉衣代替升降散。比如:加味凉隔散:白僵蚕(酒炒)3钱,蝉蜕(全)12枚,广姜黄7分,黄连2钱,黄芩2钱,栀子2钱,连翘(去心)3钱,薄荷3钱,大黄3钱,芒消3钱,甘草1钱,竹叶30片。功能主治大头、瓜瓤等温病危在旦夕。温证羊毛,火郁于上,壮热面赤,唇燥舌干,烦燥谵言,胸闷气滞,脉象数实;或是增损三黄石膏汤,主治 温病三焦大热,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苔黄唇焦,身如涂朱,烦渴引饮,神昏谵语。石膏八钱,白僵蚕三钱酒炒,蝉蜕十个,薄荷二钱,豆豉三钱, 黄连二钱,黄柏二钱盐水微炒,黄芩二钱,栀子二钱,知母二钱。

3、升降散加小柴胡,柴胡升降散共同调节三焦枢机。 4、升降散加逍遥散,逍遥升降散调畅气机,舒肝理气。

5、升降散,恒加豆豉10克,栀子7克,连翘15克,薄荷4克,助其清透之力,名之曰新加升降散。(李世懋新加升降散)

6、升降散加保和丸,升降保和丸治疗小儿食积化热发烧。

7、升降散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龙牡升降散治疗惊恐失眠。

8、升降散加达原饮,达原升降散治疗瘟疫发烧。

9、升降散加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升降散治疗阳明火郁出血证。

10、升降散加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升降散治疗太阳阳明火郁发热。

11、因湿遏热郁者,加茵陈、滑石、佩兰、石菖蒲等。

12、温邪袭肺致郁者,加淡豆豉、梔子皮、连翘、薄荷、牛蒡子等。

13、情志怫郁致郁者,加玫瑰花、代代花、绿萼梅、川楝子等。

14、瘀血而致热郁者,加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花、紫草等。

15、痰浊蕴阻致热郁者,加瓜蒌、川贝母、黛蛤散、杏仁、竹沥等。

16、食积中阻而热郁者,加三仙、鸡内金、炒枳壳、焦槟榔等。

九、类方鉴别

1、 桃核承气汤不但有瘀还有阳明的内热,泻下内热力量强;抵挡汤为血肉有情之品,去瘀血更强。

2、栀子豉汤也可以解郁宣发内热治疗阳明火郁证,栀子豉汤偏重于清内热;升降散偏重调畅气机从而达到瘀热,两者方法不同,目的一样,所以有时可以联用。

3、四逆散,逍遥散与升降散都可以解郁,升降散是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来节郁(偏重气逆化火);四逆散(气逆实证),逍遥散(气逆血虚水湿)是直接通过舒肝理气来解郁的,但是他们也可以合方。

十、方歌

伤寒温疫升降散,二蚕二黄瘀烦全。

选自《补遗方证躬耕录》作者邓文斌

十一、医案

1、五心烦热

刘月敏医案:赵某某,女,60岁,1997年7月22初诊。五心烦热1月余。现症:手足心及左胸自觉灼热,心烦懊恼少寐,胸以上烘热汗出,口苦,胸胁胀满,喜叹息,大便3-5日一行,小便黄热,舌红、苔黄厚少津,脉沉弦数。证属木郁化火。处方:僵蚕10克,蝉衣10克,大黄3克(后下),片姜黄4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郁金10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每日1剂,水煎服。2剂尽诸症减轻,继服3剂而愈。

按语:患者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则胸胁胀满叹息;郁久化火,火热内郁则五心烦热、口苦,郁火扰心则心烦不寐;两脉沉弦,主气机阻滞;脉数乃郁火内逼之象。故以蝉衣、僵蚕、片姜黄宣畅气机,疏解郁火;生地清热养阴;柴胡、郁金疏肝解郁;大黄清泄郁势,黄芩、栀子以泄火。诸药合用,气机得畅,郁火外达,故愈(《温病名方验案说评》)。

2、不寐

田淑霄医案:孙某,女,58岁。心烦甚,勿与人言,每晚服4片安定,只能睡2-4小时,头痛,健忘,已半载有余。脉沉而躁数、寸脉盛,舌红,唇黯红。此郁热扰心,心神不宁。法当宣泄心经郁热。处方:僵蚕9克,蝉蜕4克,姜黄6克,川军3克,豆豉10克,焦山栀8克,连翘10克,生甘草6克。6剂后已可不服安定睡5-6小时,心烦大减。上方去川军,加柏子仁15克,麦冬9克,丹参15克。八剂,症除,脉已不躁数。嘱服天王补心丹善后。随访一载余,睡眠正常(《温病名方验案说评》)。

3、气滞火郁

孙某:男,47岁。1974年5月21日就诊。情志不遂,胁肋胀痛,胸闷不舒,阵阵憎寒,四肢逆冷,心烦梦多,大便干结,小便赤热,舌红口干,两脉沉弦略数,病已两月有余。证属木郁化火,治当调气机而开其郁,畅三焦以泄其火。处方:蝉蜕6g、僵蚕10g、柴胡6g、香附10g、姜黄6g、豆豉10g、山栀6g。2剂后诸证悉减,再2剂而愈(《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