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要略》曰:“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方由三味药组成:黄芩一两,生地四两,苦参二两。从条文和药物组成上可以看出,该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燥湿,滋阴养血之功效;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之证。笔者在使用此方时,不限于治疗妇人产后疾患,而扩大了其治疗范围,收效甚好。
1.急性睾丸炎
王姓,男,52岁。有长期酗酒史,近期发现左侧睾丸肿胀,跳痛,晨起明显,至下午消失,第二日复如故,发时痛连左侧腹股沟及左少腹部。阴囊长期潮湿、瘙痒。目前尚有小便淋漓不净,色偏黄,溺时不痛,大便偏干,2日1行,口干苦,胸下时刺痛,喜叹息,左侧肩膀酸痛。春夏季手掌易潮红发烫,指尖易剥皮。
处方:柴胡10g,生大黄5g,枳壳10g,黄芩10g,生地20g,苦参10g,白芍10g,川楝子8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15g,怀牛膝10g,生甘草5g。5剂,水煎服。并嘱禁酒。
二诊,睾丸跳痛感明显减轻,阴囊亦无潮湿瘙痒感,小便略畅,但仍黄,大便通畅,胸口仍觉不爽。上方加橘核15g,连翘10g,栀子10g,党参15g,茯苓10g,车前子(包)20g,苦参减至5g,5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多喝水。
药后肿胀睾丸变小,无疼痛,小便色转清,口干减轻,胸口刺痛略舒。再以上方略作加减。服半月,诸症皆除。
本案即“子痈”。系由湿热下注厥阴之络,或外伤气滞血瘀所致。针对湿、热、滞、瘀,选用三物黄芩汤、大柴胡汤、四妙散合方。《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疝……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足厥阴之别,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病人有长期的酗酒史,酒乃湿热之品,湿性趋下,热性伤阴,湿热胶着于阴器,是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故选大柴胡汤为主方。用四妙散,方中牛膝、黄柏清下焦之热,薏苡仁、苍术利囊中之湿。选用三物黄芩汤,一是考虑病人阴囊有瘙痒,用苦参能去湿止痒;二是长期酗酒者,酒的热性会灼烁阴液,故用生地凉血养阴,兼能润肠通便。此外,方中用橘核、川楝子是原自橘核丸的配伍,二药同入肝经,具有行气止痛,散结消肿之效。
本方生大黄的使用是同煎而不是后下,故不取其通便的作用,而取其活血散瘀之义。这是中医大家胡希恕老的经验:凡见于一侧疼痛者,皆可用之。
2.泌尿系感染
韩某,女,50岁。尿频尿急月余,夜甚,偶有血尿,伴溺时疼痛,西医诊为泌尿系感染。症状时有反复,每于劳累或生气后即复发。平素汗少,易口干苦,喜冷饮,眠差,晨起易头晕,活动后减轻,小腹胀,大便易干结,会阴部潮湿略痒,下肢I°浮肿,舌尖红,舌苔中前花剥,根部腻,脉沉细。
处方:木通10g,车前子(包)20g,滑石20g,竹叶20g,蒲公英30g,鱼腥草30g,苍术20g,黄柏10g,党参20g,柴胡10g,生地20g,黄芩10g,苦参5g,生甘草10g。5剂,水煎服,嘱忌辛辣食物和性生活。
二诊,尿频急痛的症状便有明显改善,夜尿由过去5~6次,减至2次。睡眠亦觉安稳,大便正常,头晕腹胀减轻。黄芪20g,白术10g,陈皮10g,柴胡10g,生地15g,黄芩10g,党参15g,当归10g,黄柏10g,薏苡仁15g,车前子(包)20g,瞿麦10g,茯苓15g,肉桂(后下)5g。7剂,水煎服。药后尿频、急症状消失,未见血尿,头晕腹胀消失,下肢浮肿消失。
本案为“淋证”。具有明显的虚实夹杂性:⑴发病时间较长,病情迁延不愈。⑵消炎药治疗不效。⑶劳累后易反复。⑷舌脉诊见虚象。⑸伴有诸多慢性疾病。首方以利尿通淋为主,兼以扶正。以八正散、二妙散、三物黄芩汤三者合方加减。以党参扶助正气,柴胡理气解郁。二诊,考虑到急性期已过,遂调整为以扶正为主,兼除余邪。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
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归结为“阳虚型”体质,用肉桂数克,常能获得不错的疗效。焦树德在《用药心得十讲》中讲到,用肉桂可以治疗慢性痢疾、慢性肠炎一类的疾病。
关于黄芩用法。常见有慢性血管性炎症患者,会出现手足掌面潮红发热,眼睛发胀、满布血丝,头脑不清表现。这是由于小血管微循环障碍造成的,其病理机制是血管内的炎性物质沉积,造成血管内壁水肿,血流障碍,氧供应不足。通过现代药理分析,黄芩中的黄芩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降压、利尿、利胆的功效。因此常用于治疗诸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胃肠炎、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肾盂肾炎等炎性等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