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回复: 0

治湿热阻于膜原,不饥不食可用方——三香汤

[复制链接]

6364

主题

187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68
发表于 2024-1-31 15: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组成】香豉6g 降香木10g 郁金6g 瓜蒌皮10g 桔梗10g 枳壳6g 黑山栀10g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湿热客于膜原,气机闭阻,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或肝肺气郁,潮热胸闷。

【证析】《温病条辨》谓:“湿热受自口鼻,由膜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临证指南医案》谓:“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由膜原以走中道,遂致清肃不行,不饥不食。但温乃化热之渐,致机窍不为灵动,与形质滞浊有别,此清热开郁,必佐芳香以逐秽为法。”此案所用七药即三香汤之药,由此可知,鞠通《温病条辨》三香汤实本乎此。机窍不灵,不饥不食,是本方主证;湿热客于膜原,气机被阻,是此证病机。膜原系指联缀内脏与躯体间之筋膜,属半表半里。肝主身之筋膜,胆与三焦同属少阳,故膜原属干肝系邪从口鼻而入,影响上焦肺气不宣,下焦肝气不疏,胆流受阻,不能输注于肠,肠道湿浊不化,阻于中道,遂呈不饥不食。湿热阻于膜原,上蒙清窍,气机被郁,遂致“机窍不为灵动”而神志异常,轻则出言无序,重则发狂,或神志昏蒙。此种神志异常与不饥不食并见,故属湿热痰浊阻窍所致。

【病机】湿热客于膜原,气机蔽阻。

【治法】清热涤痰,行气宣痹法。

【方义】湿热秽浊,客于膜原,津气运行之机被阻而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法当清热涤痰,去其秽浊;疏畅气机,利其升降。故方用枳壳、桔梗开其气郁,郁金、降香通降气机,瓜蒌壳涤痰泄浊,梔子、淡豆豉宣其郁热。俾气机调畅,湿浊得除,升降复常而机窍不灵之证可愈。枳壳、郁金擅长行气利胆,胆液能够输注于肠参与消化,则不饮不食之证可愈。

【应用】

1.本方用治湿热蔽阻,机窍不灵,精神异常,有效。1989年余治盐亭县一位幻听病人,投此一剂而安。

2.治湿热阻于膜原,不饥不食,亦曾用之,有效。

病案:1981年应友人之邀,到本市木棕厂与退休职工张某诊病。自述:余无他病,唯不饥不食亦有年矣!虽经数医调治,仍然未见其效。观其舌质微红,苔薄微黄不,脉象弦数。因思此证病在中焦却又不似脾为湿困。

叶天士先生《临证指南医案》谓:三香汤能治“湿热受自口鼻,由膜原以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之证,不妨一试。遂书此方付之,嘱其试服,亦未期其必效。时隔一个月,患者邀余至人民公园品茗,述服本方以后,食量大增,每日可食大米饭六碗・肥鸡一只,月来一切正常。余闻其言,叹服叶氏医术精湛以至于斯,自愧弗如。然叶吴二氏并未论述能治不饥不食之理,致使学者读过吴氏《温病条辨》之后亦莫明其妙,实有憾焉!余今不揣冒昧,细析其理以飨读者。不饥不食机理,因脾不运湿,湿困脾阳固为常见,然因胆流不畅者亦常有之。三香汤所治不饥不食,即因胆流不畅使然。方中枳壳本草文献谓能疏畅气机,郁金能够通调气血,二药通调气血之功,在于能够促进经脉蠕动,达到通调气血目的。现代治疗胆道疾病,多用枳壳、木香、郁金畅通胆流,实受三者能够通调气血启示而来。此方配伍枳壳、郁金,能够促进胆管动而使胆液、胰液输注于肠,参与消化,故对胆气郁结,胆液流通受阻而呈不饥不食,投之可以获效。附识于此,其意在使学者临证应当扩大思路,多想一想不饥不食是因脾失健运还是胆流受阻使然。

【歌括】

三香香豉郁降香,枳桔蒌栀七药裏,

机窍不灵因湿阻,不饥不食亦堪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