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回复: 4

白头翁

[复制链接]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发表于 2024-1-30 21: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 头 翁(《本经》)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主产于华北及内蒙古。原植物生于平原或山坡草地。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温,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性寒。归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临床用名白头翁。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无毒。主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治金创。

《名医别录》:有毒。主治鼻衄。

《药性论》:使,味甘,苦,有小毒。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

《日华子本草》:得酒良。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

《本草图经》:俗医合补下药,甚验,亦冲人。

《本草衍义》:性温,止腹痛,暖腰膝。

《药性赋》:味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四:傅男子阴疝偏肿,治小儿头秃膻腥;鼻衄血非此不效,痢赤毒有此获功。

《汤液本草》:气寒,味辛苦,无毒。有毒。

《本草》云:主温疟狂易音羊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鼻衄。

《心》云:下焦肾虚,纯苦以坚之。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

《本草经疏》:白头翁,《本经》味苦温无毒。吴绶益以辛寒。详其所主,似为得之。东垣谓其气厚味薄。既能入血主血,应云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足阳明经血分。暑伏足阳明经,则发温疟;伏手阳明经,则病毒痢、滞下纯血。狂阳,鼻衄者,血热也。寒热也,血瘀血。癥瘕积聚,瘿气,靡不由血凝而成。积滞停留则腹痛。金疮,血凉则痛自止。苦能下泄,辛能解散,寒能除热凉血,具诸功能故悉主之。殆散热凉血行瘀之要药欤。前人所谓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男子阴疝偏坠,小儿头秃腥膻,鼻衄,无此不效。毒痢有引获功,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简误:白头翁苦寒,滞下胃虚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泻由于虚寒寒湿,而不由于湿毒者,忌之。

《本草蒙筌》:味苦,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一云味甘、苦。有小毒。近根底处,白茸寸余,状类老翁,名由此得。主温疟阳狂寒热,治癥瘕积聚腹疼。逐血愈金疮,驱风暖腰膝。消瘰疬,散瘿瘤。小儿头秃膻腥及鼻血衄神效,男子阴疝偏肿并百节骨痛殊功。牙齿痛亦除,赤毒痢必用。

《本草乘雅》:命名白头翁,形色之相肖。亦白秉金用,头为阳首。翁者,历年久,事尽知,故有风自静,无风自摇。验体之能立,用之能行,是以首出庶物,不为八风所夺也。宜哉荡中藏之垢秽,故颈之瘿瘤,温疟之扬狂,积聚之传会,寒热之症瘕,金疮之屠毒,百体治平,腹心患灭。

《药性解》:白头翁,味苦,性温,有小毒。入心、肾二经。主温疟发狂、癥瘕积聚、瘿瘤瘰疬、金疮鼻衄、齿痛腹痛骨痛、赤毒下痢、男子阴疝偏肿、小儿头秃膻腥。

按:白头翁味苦,本入心经,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故又入肾。温疟等证,无非水衰火旺,故治之。

《本草备要》:泻热凉血。

苦坚肾,寒凉血。入阳明血分。胃、大肠。治热毒血痢,仲景治热痢,有白头翁汤,合黄连、黄柏、秦皮。东垣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温疟寒热,齿痛骨痛,肾主齿骨,龈属阳明。鼻衄秃疮,瘰疬疝瘕,血痔偏坠。捣敷患处。明目消疣。有风反静,无风则摇,近根处有白茸。

《本经逢原》:白头翁味苦微寒,入手足阳明血分。《本经》言苦温者,传写之误也。其治温疟狂易寒热等症,皆少阳、阳明热邪固结之病,结散则积血去而腹痛止矣。《别录》止鼻衄,弘景止毒痢,亦是热毒入伤血分之候。仲景治热痢下重,有白头翁汤。盖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男子阴疝偏坠,小儿头秃鼻衄,及热毒下痢紫血鲜血,用此并效。但胃虚大便完谷不化,痢久不稀淡血水者勿服,以其苦寒降泄也。

《本草崇原》: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东方甲乙之气,风动之象也。有风则静者,得西方庚辛之气,金能制风也。主治温疟者,温疟之邪,藏于肾脏,禀木气则能透发母邪也。狂易寒热,温疟病也。治癥瘕积聚,瘿气,逐血者,禀金气则能破积聚而行瘀也。止腹痛,乃腹中之痛,有由于积带者,积滞去,故痛止也。疗金疮,是和血行瘀之效。

《本草求真》:[批]泻肠胃热毒。

白头翁专入肠胃。味苦性寒。何书用此以治痢便脓血,经云: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损,故以纯苦之剂以坚,如仲景之治挟热下痢之用白头翁汤之属是也。汤用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若使热结不除,则肾愈虚愈解而痢莫愈。又书何以用此以治温疟寒热,齿痛骨痛,鼻衄秃疮,疝瘕等症,亦因邪结阳胆,服此热解毒清,则肾不燥扰而骨固;齿属肾。胃不受邪而齿安;龈属阳明。毒不上浸而衄止;热不内结而疝与瘕皆却;疝,用此捣敷。风无热炽,而小儿头秃得除矣。总皆清热解毒之力也。

《得配本草》:苦,寒。入手足阳明经血分。治热毒血痢,疗吐血衄血,祛温疟阳狂,消瘿瘤瘰疬,涂疔疮疽痈,围毒气散漫。

配川连、木香,治下痢咽痛;配陈皮、川连、川柏,治挟热痢。

白头翁临风偏静,又能驱风。

《本经疏证》:温疟为病,缘素问论证与金匮要略不同,其旨遂歧,而以为罕有之候,殊不知素问与金匮要略本无所异,素问是述其所以然,金匮要略遂补其所常见,正可谓若合符节者矣。疟论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故热,热已则气反入而寒;金匮要略曰: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夫冬中于风,必随阳气之伏而入也。阳气发矣,何以尚不能自出?盖惟应时而动,故曰阳气,惟不肯应时而动,故曰邪气。曰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明明所依者渐不足恃,方浩然有去志,然尚不去也。遇大汗出乃始出焉,始终只与阴纠连,故汗出热作,汗收热止,其所谓寒者,必不如寒疟之寒栗鼓颔,故曰身无寒但热,而邪依于阴既久,遂相浃洽,故脉如平,若使脉不平,原为汗出辄复热脉躁疾之阴阳交,非温疟矣。骨节疼烦,正以见邪之藏于骨髓,呕正与汗同,亦阳随阴出也。故主以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固治汗后身大热者也。如此犹不可明温疟者病以时发,汗出而热,乃作夏间常有之病也。然则不与瘅疟无别乎?夫瘅疟热止则无寒,今必稍有寒也。瘅疟者无端而热作,此必汗而始热,此其所以别矣。白头翁根色紫,紫为赤黑相兼,正与热依于骨髓合,而近根处有白毛,毛为肺所主,白又其色,是使水中之火达于金,从皮毛而解也。故曰主温疟狂易寒热。苦本主降,性温则主发故也。他如热依于血为癥瘕,依于饮为积聚,依于痰为瘿气,依于肠胃中脂液而腹痛者并能主之。曰逐血者,承癥瘕而言也。不曰逐饮痰脂液者,色紫之物,原能入血,不能入饮痰脂液,且附饮痰脂液之热既去,则病自可除,不必更逐也。他如因血出而热随出者,为金疮,为鼻衄;因津液下溜而热随出者,为毒利,亦并能主之,故仲景于厥阴热利产后下皆用之,正其旨耳。

《本草新编》:白头翁,味苦,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一云味甘、苦,有小毒者,非。主温疟、阳狂、寒热,治癥瘕积聚,逐血,愈金疮,祛风暖腰,疗血疝肿,并疗百节骨疼痛。赤毒之痢,所必用也。

或问白头翁,人多错认是鸟名,谁知是《本草》之药耶。《本草》言其功效颇多,皆不足深信。惟伤寒中之下利,乃热毒也,芩、莲、栀子不足以解毒毒,必用白头翁,以化大肠这热,而又不损脾气之阴,逐瘀积而留津液,实有奇功也。若胃虚寒,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不由于湿毒者,俱宜忌之也。

《本草分经》:苦,寒。入胃、大肠血分,坚肾凉血泻热。

【现代药理研究】

1. 白头翁有抗寄生虫作用。体外实验证明,白头翁煎剂在1:40浓度时,能完全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白头翁皂甙在1:200浓度时也能完全抑制原虫的生长。白头翁对阴道滴虫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2. 白头翁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白头翁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小鼠流感病毒PR8株的感染有显著抑制作用。

3. 白头翁皂甙A3有抗癌作用。

4. 白头翁皂甙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白头翁乙醇提取物有镇静、镇痛及抗痉挛作用。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1: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头翁汤活用四案
白头翁汤,方出《伤寒论》,由白头翁15g,黄连9g,秦皮、黄柏各12g组成。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也为清热解毒治痢之专药;秦皮、黄柏清热燥湿止痢,故四药合而用之,实为治疗湿热痢之良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头翁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并能杀灭溶组织阿米巴原之滋养体和阴道滴虫。对肠黏膜有收敛作用,故能止泻、止血,其所含之白头翁素尚有镇痛、镇静及抗痉挛作用;秦皮有抗炎作用,能拮抗炎症刺激物所致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又能抑制肉芽肿之形成,故二者相合,可增强免疫功能,又能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黄连、黄柏皆为广谱抗菌药,对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多种杆菌和球菌,均有明显之抑制作用。因此,上述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也能杀灭阿米巴滋养体,并能增强白细胞及吞噬细胞之功能,且有抗炎、镇静、镇痛及促进血凝之作用。这与中医实践观察到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是相符的。

基于上述,故现代多将此方用于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也用于某些慢性肠道疾病。此方除治肠道急慢性疾病外,也治肠道外疾病,且用之较为广泛,兹举数案说明如下。

一、双下肢皮肤发红

刘某某,女,43岁,已婚,农民。1984年9月6日诊。述双下肢皮肤发红,并局限于双大腿内侧,数日之后,波及大小腿内外侧,局部有轻度发灼,继而又出现大小腿肌肉胀痛。即诊之,经查三大常规、抗O、血沉、血小板计数等,均未发现异常。因为不能明确诊断,遂转某地区人民医院,且又经多方检查,也未能明确诊断。因此,西医建议用中药治疗。但服中药24剂,也未取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皮肤发红发灼以白日为剧,口苦心烦,口中发腻,厌食油腻,月经提前,量多鲜红,苔黄腻,舌质红,脉洪滑而数等。遂断为肝胆湿热下注致子宫血热,迫血下行之候。应清泻肝胆湿热,凉血解毒。遂用白头翁汤加贯众30g,银花、连翘各24g,旱莲草、茜草各12g,2剂而诸证大减,4剂而诸症去。继用小柴胡汤随证化裁治之,3剂而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二、带下阴痒

胡某某,女,32岁,已婚,农民。1994年7月15日诊。述阴道常流黄稠之白带并阴痒已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盆腔炎"、"阴道炎"。曾用中西药外洗、内服,均未见明显效果。今诊,症如上述,且见少腹时而微微胀痛,按之,略有加剧,腰骶部偶尔也胀痛,吃油腻及辛辣之物,其病必剧,且黄带逐渐转变为绿带,阴痒也随之加重,心烦易怒,口苦尿黄,苔黄厚腻,脉滑数等。此乃湿热带下,缘由肝胆湿热下注使然。其治宜清泻肝胆。遂用白头翁汤加苡仁30g,赤小豆18g,车前子12g,6剂而诸症除,继用六君子汤加苡仁、黄柏、山药各15g,以健运脾胃为主,清热除湿为辅,3剂而愈。

三、两目发红,畏光多眵

孙某某,男,45岁,已婚,工人。1997年4月15日诊。述双眼红肿,畏光多眵已月余。西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但用氯霉素滴眼剂滴眼,口服长效磺胺数日,其效不佳。改服中药治之,并服中药10余剂,仍未取得明显效果。今诊,患者述病前3日,自感心中发烦,难于入寐,入寐梦多,继而又见小便短黄,灼热微痛,之后,即见上述眼病之症状,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此乃心肝火盛之候。应清泻心肝之实火。遂用白头翁汤加竹叶、木通各9g,生地18g,甘草3g,2剂而愈。

四、口舌生疮

徐某某,男,52岁,已婚,农民。1996年12月19日诊。述口腔颊部右侧及舌之两侧各发生口疮1年3月余。西医诊断为"口腔溃疡",但用阿莫西林胶囊及维生素B2治之,开始数日有效,再服之,则无效矣!又服治口腔溃疡之偏方,单方各10余剂,也未取效。改服中药治之,曾服导赤散、泻心汤、六君子汤加减各数剂,也未见显著之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心烦不眠,面色发赤,自感心跳加快,口苦食少,厌油口腻,稍不顺心即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滑等。此乃心经实火合并肝胆湿热之候。应泻心火、泻肝胆湿热。遂用白头翁汤加连翘24g,栀子15g,大黄6g,2剂而病去大半,4剂而诸症除。继用四君子汤加黄连6g,焦三仙各15g,麦冬12g,3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1: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头翁——尿道灼热之克星
白头翁一药,功效清热解毒凉血,为治痢之要药,如白头翁汤就是以此药为主。历代文献均论本药治热痢,但却很少论及其它功用。近代名医冉雪峰龚姓弟子所著《医笔谈》中提出了白头翁有治尿道灼热坠痛之功效。笔者临床治疗尿道灼热坠痛时,常在辨证基础上加入白头翁,每每收到良好疗效。现将点滴体会介绍于下。

尿道灼热坠痛主要是由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所致。症见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厚而腻,脉数。而笔者认为本病病机尚与肝木之气逆乱有关,因肝经络 阴器,肝木逆乱之气与邪热郁遏迫注阴器,则可致尿道灼热坠痛。故笔者以八正散合白头翁治疗本病疗效甚好。

如曾治一25岁男性患者,小便时尿道灼热坠痛,尿黄口苦, 舌红苔厚腻,尿常规隐血,蛋白(一),血常规正常。前医诊为尿道炎,用氟哌酸和中药清热通淋之剂,辗转数医治疗2月余,疗效不佳。刻下症如前述,属下焦湿热之淋证。处以八正散合白头翁加减:白头翁、栀子、瞿麦、生地、甘草、木通各10g,车前草、萹蓄各15g,黄柏12g,滑石20g。3剂而愈。

以上可见白头翁的功用不仅能治热痢,在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更能治尿道灼热坠痛。(方药妙用:刘仁毅)

说起白头翁一药,大家并不陌生,著名的经方白头翁汤即是,临床上一般用于痢疾,我亦不例外,但是正如上文所述,白头翁的作用不止此一端。我临床上治血热崩漏一证也擅于重用白头翁清热凉血,效果颇佳。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的生地榆生贯众白头翁汤即是。尽管病证不同,病机相同,同取白头翁清热凉血的作用是一致的,移治于尿道灼热坠痛同理亦是可行的。临床上泌尿糸感染除了引起尿急尿频尿结外,部分病人尿道灼热疼痛亦常见,一般用八正散、导赤散解决其它证状较易,但解决尿道发热灼痛不佳,在这方面白头翁是特长,是专药。受上文启示我常用之,可收立竿见影之效。我曾治一马姓中年妇女,泌尿系感染,发热,尿急、尿频、尿涩痛,尿检后诊断为急性尿道炎,在医院打点滴一周,诸症消失,唯有尿道灼热涩痛不减,西医无法,寻求中医治疗,我即予四妙散加白头翁50克,一剂痛轻热减,三剂即愈。类似此症,只要是尿道灼热一症突出者,我即在治淋方中加入白头翁一味,屡收速效。其实临证中很多中药都有多种功效,学中医者不妨广开思路,多探索一药多能,充分发挥挖掘中药的作用。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方剂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10克,甘草、阿胶各6克

【用法】水煎诸药成,去滓内胶烊尽,温服。

【方解】于白头翁汤加益气的甘草,和止血的阿胶,故治白头翁汤证虚乏少气而有血证、或血便、或粘血便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10条: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注解:虚极,即疲乏少气的意思。妇人产后而以病痢。因使其人疲乏少气者,宜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按:凡白头翁汤证,若所下为血便、或粘血便而虚乏少气者,即宜本方主之,并不限于产后虚极。

【辨证要点】白头翁汤证又见血便、粘血便而虚乏少气者。

【验案】张某,女性,31岁,病历号493431,1965年3月10日初诊。诉自前日开始腹泻便红白粘液,日二三次,夜七次,腹痛里急后重,恶心,纳少乏味,发冷溲黄,服西药无效,现孕已七月,有血吸虫病史。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滑数。证属湿热滞下,伤及血分,治以清热凉血,兼以祛湿导滞,与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10克,黄连5克,黄柏3克,秦皮3克,甘草10克,阿胶10克(烊化)

结果:服二剂后,大便未见脓血,稍带粘液,每日二次,上方增黄连为15克,黄柏为6克,加茯苓10克,服一剂后腹痛已,大便日二次行仍稀,上方再加焦白术10克,服三剂而诸症愈。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21: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头翁治病验方
疝气:白头翁、荔枝核、橘核各50克。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3次,黄酒送服。

斑秃:鲜白头翁、生姜适量。捣烂取汁,涂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30天。

崩漏:白头翁30克,乌贼骨20克,仙鹤草25克。水煎,每日一剂,老陈醋送服。

赤白带下:白头翁、芡实、山药各30克,茜草10克。水煎,每日一剂,连用一周。

凉血止痢:白头翁、马齿苋各9克,黄柏6克,黄连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蜂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

牙痛龈肿:白头翁10克,白胡椒8克。加水少许,捣烂如泥,塞入牙肿处,上下牙咬紧。每次5分钟,每日3~5次。24小时后,疼止肿消。

滴虫阴道炎:白头翁、椿皮各15克,黄芩、黄柏各10克,白芍、甘草各6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分早晚两次。

瘰疬:白头翁30克,连翘20克,贝母、蒲公英各1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醋调敷患处,每日一次,连用5天。

痔疮:白头翁、黄柏各30克,虎杖、艾叶、甘草各20克,红花9克,肉桂6克。将上方加1000毫升水煎汤,待温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一周为一疗程。

湿疹:白头翁100克,苦参50克,冰片10克。上药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泡7天,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用棉签蘸取该液涂患处,每日3~5次,连用2~3周

头痛:白头翁30克,川芎15克,白芍25克。研末混匀,75%酒精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一次,连用一周。(张可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