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渭川(1898-1988),号鲁同,江苏省丹徒县人。6岁即随祖父鲁直公读书,兼学中医常识。1916年祖父病故后,由其门生袁桂生和何叶香资助并教授医学。1924年参加恽铁樵主办的“中医函授”和“诗词函授”。1938年避战乱迁入四川万县。1956年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凡68年。先后任四川省万县医务工作协会执行委员兼学术部长,成都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副主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中医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等职。
王渭川妇科用药经验
基础用药:潞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30克。
加减:
湿重潞党参易为泡参(南沙参)。
阴虚甚易潞党参为沙参。
血热妄行则鸡血藤酌减或慎用。
气虚甚则生黄芪可用至60克。
注:补气为主,佐以补血活血
随证加减用药
一、活血:多用于月经后期、闭经等
当归10克、红泽兰12克、生蒲黄10克(益母草、川芎、桃仁、红花、地鳖虫、水蛭)。
如血虚有热川芎酌减,重症始加水蛭6克。
二、止血:多用于月经先期、崩漏等
仙鹤草30克、地榆炭10克、蒲黄炭10克(槐花炭、茜根炭、鹿角胶、阿胶)。
如出血量多势猛,仙鹤草可用至60克。
血虚甚则加鹿角胶、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
三、镇痛:多用于身痛、关节痛
蜈蚣二条、地鳖虫10克、全蝎10克、乌梢蛇10克(地龙、水蛭)。
此类虫药活血通络,祛风镇痛之效尤甚。
四、镇痛:多用于腹痛
炒川楝10克、炒五灵脂10克、延胡10克(小茴、九香虫、台乌、艾叶、槟榔)
九香虫、台乌用于中焦气痛。槟榔有行气导滞而不耗气之功。
五、止带:
蒲公英24克、红藤24克、琥珀末6克(鱼腥草、大青叶、桔梗、椿根皮)。
蒲公英、红藤、琥珀末合用清下焦蕴结之湿热效著。如炎症重酌加鱼腥草、大青叶,非炎症性则加桔梗(似有排出粘液作用)、椿根皮。
六、平肝:
刺蒺藜18克、钩藤30克(栀子、青葙子、夏枯草)。
七、疏肝:
柴胡10克、炒川楝10克、枳壳10克。
八、补肾阴:
女贞子24克、旱莲草24克、覆盆子24克(枸杞子、桑椹子)。
九、补肾阳:
桑寄生20克、黑故纸12克、菟丝子12克(淫羊藿、韭菜子、杭巴戟、黄狗鞭)。
十、心悸:
炒北五味10克、山萸肉10克、龙眼肉24克。
上述药可营养心肌、调节心衰、心动过速可再加苦参24克。
十一、腰痛:
续断30克、杜仲10克、桑寄生30克。
王老常用羌活3克配上述药用。
十二、黑瘅:
黑故纸12克、炒蒲黄10克、地鳖虫10克(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菟丝子、炒北五味、山萸肉、水蛭)。
黑瘅其特征为黑色素沉着,主要为肾虚。而黑瘅又分消瘦(加女贞子、旱莲草、炒北五味、山萸肉),肥胖(加桑寄生、菟丝子)
十三、不孕:
炒川楝10克、山甲珠10克。二药似有调达输卵管气机使之通畅的作用,对不孕症王老必用之。
十四、敛汗:
金樱子30克。
十五、浮肿:
糯米草60克、海金砂10克、夜明砂10克。
糯米草益气健脾消肿,海金砂利水消肿。
十六、退虚热:
地骨皮12克、知母12克。
十七、健脾开胃:
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砂仁6克。
十八、便秘:
生牛蒡24克。生牛蒡轻蠕腑气,润滑大肠。
经验方
一、胎动不安:
潞党参30克、焦白术12克、茯神12克、桑寄生30克、菟丝子15克、杜仲10克、续断10克。
随证加减黄芩、砂仁、仙鹤草等。
二、阴痒(外洗方):
蛇床子30克、黄柏12克、枳壳10克、紫草30克、苦参30克、明矾10克、椒目20粒。
三、男子不育:
潞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30克、桑寄生30克、黑故纸12克、菟丝子12克、杭巴戟12克、韭菜子12克、黄狗鞭24克、枸杞子24克。
四、红斑狼疮(外加八味草药同煎)
盘状型:潞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30克、黑故纸12克、炒蒲黄10克、地鳖虫10克、紫草60克、地肤子24克、白鲜皮24克。
系统型:潞党参3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30克、黑故纸12克、炒蒲黄10克、地鳖虫10克、紫草60克、炒北五味10克、山萸肉10克、蜈蚣二条。
五、八味草药(用于抗癌和治疗红斑狼疮)
白花蛇舌草60克、蛇头一棵草60克、瞿麦根30克、无花果30克、隔山撬30克、苦荞头30克、半枝莲30克、石大年30克。
王渭川临证常用方剂精选
1号调经合剂(益黄八珍散改水剂)
主治:气血两虚夹瘀
适应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漏下色污有块,痛经。
处方:党参24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当归9克、生地12克、赤芍9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地鳖虫9克、生蒲黄9克、鸡血藤18克。
2号调经合剂(益鹤四君子汤)
主治:肝脾气虚,冲任失固,形成剧崩。
适应证:崩下量多色红,子宫下垂,膀胱壁膨出。
处方:党参60克、焦白术9克、炒升麻24克、仙鹤草60克、生黄芪60克、阿胶珠9克、夜交藤6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血余炭9克、茯苓9克。
3号调经合剂(桑䗪四物汤)
主治:气血凝结,冲任瘀阻。
适应证:原发性无月经,气血凝滞经闭,肝郁气滞经闭,肾气不足经闭。
处方:全当归9克、丹参9克、赤芍9克、细生地9克、川芎6克、䗪虫9克、炒蒲黄9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炒川楝9克、艾叶9克、鸡内金9克、三七粉3克(冲服)。
1号调经丸
主治:虚证
适应证:月经紊乱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香附12克、当归9克、桑寄生15克、巴戟6克、菟丝子15克、台乌6克、川芎6克、益母草24克、艾叶9克、小茴3克、河车粉12克。
服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此为一周量。
2号调经丸
主治:实证。
适应证:月经紊乱。
处方:丹参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当归9克、姜黄9克、桃仁9克、香附12克、红泽兰15克、益母草12克、柴胡6克。
服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此为一周量。
银甲丸
主治:湿热蕴结下焦
适应证:黄白带、赤白带(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及一切下焦炎症)
处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西茵陈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
服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成63丸,此为一周量。也可改成煎剂。
加味四君子合剂
主治:气虚脾弱
适应证:虚带。带下色白质薄。无腥臭味。
处方:党参24克、苍术6克、茯苓9克、白果仁9克、椿根皮9克、桔梗9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藿香6克。
保胎方
主治:胎动呕逆
适应证:妊娠恶阻。
处方:党参15克、云苓9克、焦白术9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杜仲6克、续断9克、竹茹6克、藿香6克。
加减法:腹胀加厚朴6克;胃气上逆加旋覆花9克;吐酸过剧,用灶心土60克泡开水搅匀,待澄清后用此水熬药。
本文选自:《王渭川临床经验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