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回复: 0

中医真功夫在处理脉症不符案例上,看老中医如何治愈真...

[复制链接]

6282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84
发表于 2024-1-29 17: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临床,脱离不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临床上寒热易辩,真假时难明,临证中往往存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

1、张志远前辈案例(真热假寒)

患者:男性,75岁。

主诉:下身畏寒发凉多年。伴有阴囊潮湿,整个前阴部位发凉。仿佛总坐在冰窖。活动后易汗出,汗水发凉。眼睛干涩,口臭明显 ,大便不干,小便发黄,味骚臭。舌质红苔黄脉滑大略数。

处方三黄泻心汤:黄连8克,黄芩10克,酒大黄5克。3剂。

结果:患者服用一剂,大便通,量多,味臭。患者觉得臀部、髋部和大腿后面有些温热。第3剂后,患者自觉大便正常,臀部和下肢温暖。原方再加生栀子和黄柏各10克,再投6剂。药后,患者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多年的顽疾,就此告愈。

本案患者乍看:下肢发凉、会阴发凉、多汗畏寒等等确实一派寒象。但是,仔细辩证后还有尿骚臭、口臭、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热象。所以说,他的寒,未必是真寒,而是真热假寒。核心思维:体内有热邪,热邪郁闭阳气,阳郁不达,不能温煦就有了寒象。

2、刘渡舟:三黄泻心汤治疗下部寒凉

董某某,男,65岁。2006年3月7日初诊。患者自觉臀部、两髋冰冷往外冒凉气,从臀部向下延至大腿后侧也冰冷难忍,右腿为重。睾丸潮湿,阴茎睾丸发凉。四肢发胀,做较强运动则汗出,汗液冰冷,汗后全身发凉。曾多处求医诊治,观前医所用处方均为温阳法寒、补气升阳方,其中一方附子用30g,黄芪用60g,但毫无效果。舌红赤,苔黄,脉滑大略数。患者自述多年前在黑龙江居住,一年冬天曾在野外雪地工作受寒,认为臀以下冰冷可能与此有关。根据病史脉舌,辨为大青龙汤证,处大青龙汤原方3剂,嘱患者服药后多饮热水并覆被发汗。

2006年3月11日二诊。如法服药后,汗出,臀部下肢冰冷有所减轻,但效果不明显。脉仍滑大略数,舌仍红赤。细细询问,大便不干,但小便发黄,气味浊臭,眼睛干涩,口气秽浊。从火郁阳遏、火郁生寒考虑,改用三黄泻心汤法处方:黄连8g、黄芩10g、酒大黄5g。3剂。

2006年3月14日三诊。服药1剂,痛快地泻大便1次,排出臭秽大便颇多,臀、髋、大腿后部冰冷顿时变温,第二天大便正常,臀部向下温暖,四肢胀消。上方加生栀子10g、黄柏10g。6剂。臀以下冰冷告愈。

韩某某,男,50岁。2005年3月29日初诊。半年以来自觉两大腿前侧面发凉,往外冒凉气,并感到大腿有“咕咚一声”的凉气冲动音。胃脘也觉冷风嗖嗖,冒凉气不断,睾丸发黏发湿。半年来四处寻找名医治疗,所用处方几乎全是黄芪剂、附子剂,但无一方有效。诊时见患者体格健壮,颜面红赤,额部冒汗,目赤、炯炯有神,大便干燥,口干。舌红赤,苔黄燥,脉沉弦滑大略数。据脉舌辨为火证,诸凉感均由火郁阳气不伸所致。用三黄泻心汤、白虎汤化裁。处方:黄连8g、黄芩10g、酒大黄5g、生栀子10g、生石膏50g(先煎)、知母10g、炙甘草10g。7剂。

2005年4月5日二诊。服药自觉上部火热之气顿消,脚已变暖,大腿已经不凉,腿部吹凉风、冒凉气感、咕咚声随之消失,睾丸潮湿明显减轻。唯小腿外侧仍微怕凉,面赤红,鼻子根部发红、蜕皮,头皮屑颇多、瘙痒,大便仍然偏干,2日1次。脉滑数,舌红赤,苔偏黄。仍用上法。处方:生大黄10g、黄芩10g、黄连6g、栀子10g、生石膏40g、知母10g、炙甘草6g。7剂。

2005年4月12日三诊。服药第一天排出黑色稀便甚多,臭秽,第二天大便转为正常,腿凉随之消失,睾丸潮湿痊愈。唯左侧胸部至胁下胀痛。脉弦滑略数,舌红赤,苔薄黄。改用大柴胡汤。处方:柴胡24g、黄芩10g、白芍10g、枳实10g、生大黄10g、生姜6g、大枣7枚。7剂。胸胁痛等症痊愈。

摘自《跟刘渡舟学用经方》,作者:张文选、王建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出版

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泻火燥湿之功效。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等症。《金匮要略浅注》载:此为吐衄之神方也。妙在以芩、连之苦寒泄心之邪热,即所以补心之不足;尤妙在大黄之通,止其血,而不使其稍停余瘀,致血瘀后酿成咳嗽虚劳之根。

一、组成:川大黄9g、川黄连6g、黄芩9g。

二、主治:心胃火炽,迫血妄行,以致吐衄便秘,或三焦积热,目赤口疮,或外科痈肿属于热毒炽盛者。

三、方解:以川军泻热逐瘀,推陈出新,黄连、黄芩清实热,泻心火,祛湿热。诸药合用,苦寒直折,泻火解毒。

四、临床应用

(一)、急性衄血例

何某,男,25岁。偶患鼻腔大量出血,流之不止,其母予棉堵之,则满口流溢。邻人传一法,以凉毛巾敷前额,仍不止,急召余治,视其面部潮红,脉象洪大,急拟川军9g,川连6g,黄芩12g,茜草9g,令煎好听用,并以川连、川军、黄芩各3g,令速炒为焦炭,研末,以前汤药一次送服之。服后一刻许,衄血停止,上床安卧,睡醒后未复流血,只觉头晕,遂令其停药养息。

(二)、肺结核咯血例

吕某,男,30岁。患空洞性肺结核五年之久。一年前突因咳嗽阵发,咯出鲜血,经服西药维生素C、白阿胶,肌注链霉素,咯血仍不止。

诊见:面红身热,寸脉有力,即与服泻心汤加茜草9g,阿胶9g(烊化)。两剂后,咯血明显减少,面亦转为淡黄,精神略差,再拟归脾汤加味,令服十剂,咯血止,后嘱其长期服用异烟肼抗痨治疗。

又例:伊某,女,27岁。因肺结核咯血,并伴高热而住院,数日血痰不止,西医建议中医治疗。余诊其脉滑而数,面颊潮红,咯吐血痰,色鲜红,体温38.5℃。此系邪热犯肺,火郁迫血。故以泻心汤加茜草9g、阿胶9g(烊化)、小蓟9g治之。次日痰中血少,胸痛干咳,又予“麦门冬汤”五剂,咳痰减少,未见有血。

(三)、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病之脑充血或溢血之急发症状时,可急与本方救治,急发症已过,再不可施。

(四)、急性充血性眼病

余每遇此类疾患,常拟泻心汤加生石膏18g、麻黄3g,并嘱热服之,二三日即愈。

(五)、舌炎

成人或小儿,舌赤而疼痛,状如火灼,流涎甚多,或舌赤肿,舌下又叠一舌,微痛流涎难忍者,服减量泻心汤加归尾,数剂可愈。

(六)、经行吐衄(倒经)

妇人月经来潮,周期性出现鼻出血或吐衄者,谓之“经行吐血”,状如月经倒逆上行,故也称“倒经”、“逆经”,现代称为“代偿性月经”。此多由冲脉气盛,邪热上逆所致,常以泻心汤加怀牛膝15g、当归9g治之,效果很好。

(七)、湿疮、湿疹

余常以本方倍量,研末外敷,治疗湿疮、湿疹,疗效甚佳。

(八)、充血性头痛

证见:面红日干,心烦尿赤,头胀痛便秘者,以泻心汤加生石膏18g,水煎服,有速效。

(九)、急性热痢

治疗急性热痢,热毒腹泻,脉数有力,痢赤而后重者,可与泻心汤加生白芍12g,水煎温服。

(十)、火毒疮疖

此证疼多于痒者,可与泻心汤加银花15g、蝉蜕9g、赤芍9g,水煎温服治之。

(十一)、肝郁化火证

治疗肝气郁甚,郁怒无常,头晕发胀,面红唇焦者,可与泻心汤加龙胆草6g、栀子6g、柴胡9g、滑石6g,水煎温服。此方为治疗湿热火毒之急症、重症,临证往往只投一二剂则效,切不可久服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