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五苓散加减治高血压病医案

[复制链接]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发表于 2024-1-29 13: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其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动脉牧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外,如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长期高血压还可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迄今为止,它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或轻型高血压可无症状,但病变发展时也可表现头晕、目眩、头痛,甚则视物旋转等症状,因而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本病的治疗原则可分为和阴阳、理脏腑、调气血、活血化瘀等方面。

【临床应用】

吕氏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高血压50例,并与西药治疗50例对照。中药组成主要为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郁金、石决明等)。共为散剂,每次服5g,每日3次;空腹米醋送下。西药组为复方降压片、硝苯吡啶、心得安、氢氯噻嗪,根据血压高低决定联合用药及剂量。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每日测量血压2次(上午8时,下午8时)。疗效分析:中药组服药3天以内,血压下降至正常者34例(68%),1周内下降至正常者50例(100%)随血压下降,患者头晕头痛、心烦失眠、耳鸣、肢体麻木均消失或减径,没有发生任何不适及并发症。西药组服药1天以内血压下降至正常者10例(21.9%),3天以内下降至正常者28例(60.8%),7天以内下降至正常者46例(100%)12例患者(26.1%)有头晕、心前区不适、心悸、剑突下胀满感、乏力、食纳减退、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4例(8.7%)患者一侧肢体无力,继而不完全性瘫痪,经CT证实为脑梗死。梁氏241运用抑平舒单用,不同剂量与天麻钩藤五苓散联合应用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70例,并进行对照。第一组24人(抑平舒组):抑平舒2.5mg,每日1次,口服。第二组23人(2.5mg抑平舒合天麻钩藤五苓散组):①西药:抑平舒2.5mg,每日1次,口服。②中药:天麻钩藤五苓散,每日1剂,煎服。治则:滋阴利水,平肝潜阳。药用:天麻15g,钩藤15g,夏枯草20g,丹参15g,茯苓15g,猪苓15g,桂枝6g,泽泻12,白术10g。第三组23人(1.25mg抑平舒合天麻钩藤五苓散组):①西药:抑平舒1.25mg每日1次,口服。②中药:天麻钩藤五苓散每日1剂,煎服,方药同上。治疗结果:经过6周治疗观察,3组病例的血压下降,症状、体征均有改善3组降压效果明显,无显着性差异(P>0.05),降舒张压效果明显优级于降收缩压,症状疗效第二组、第三组明显优于第一组(P<0.05),第三组症状疗效优于第二组,无明显差异(P>

0.05)。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2=10.78,P<0.05,第三组与第一组比较2=14.29,P<0.01安全性观察:3组治疗对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糖耐量均无不利作用。第一组、第二组各有2例干咳,无阻碍继续用药。心电图、心率记值无明显改变。

【病案举例】

1.盖某,女,41岁,工人,已婚。初诊1989年5月21日。以头晕伴颜面下肢反复浮肿10余年加重1月入院。血压21/15kPa,胸部X片示左心增大。眩晕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而缓。西医诊断:高血压病期。中医诊断:眩晕证,属阳虚水泛轻型,治以温阳利水,处方:茯苓、益母草各30g,泽泻、猪苓各15g,桂枝、地龙各10g,白术20g服药5剂后,血压下降至19/12kPa,全身症状随之逐渐缓解。继服上方0剂,加党参、黄芪健脾益气化湿,血压持续稳定,观察3天无特殊变化,以显效出院。随访半年未复发。252.王某,女,52岁,教师,2003年4月21日初诊。自诉患高血压病2年余,长期服用“北京降压0”以控制血压。近觉头晕头胀,伴胸闷纳差,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下肢水肿,小便量少,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沉迟无力。血压21./13.3kpa诊断为眩晕,证属肾阳亏虚,水津不化,清阳不升。治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津,引血下行。处方:泽泻30g,茯苓、猪苓、白术、白芍、川牛膝、制附片各20g,桂枝、干姜各15g6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6天后复诊:头晕头胀大减,血压16.6/10.6kP,余症亦不同程度减轻。

后又予原方加减续服半月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患者除头晕头胀外还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兼症,此乃肾阳亏损、水津不化、血脉阻塞所致,故巧取五苓散温阳化气,输布水津;川牛膝引血下行;制附片、干姜振奋阳气以助气化。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诸症顿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