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回复: 4

咽痒,呛咳治验医案集锦

[复制链接]

6267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25
发表于 2024-1-26 17: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某,女,43岁,两天前骑摩托吹风,当晚出现全身酸痛,轻咳,服伤风胶囊病毒唑症状未减,昨天咳嗽加剧,咯白粘痰,伴咽痒干,发热,口苦,全身酸痛不适,昼夜呛咳不止,咽痒即咳,舌红苔白厚黄,咽后壁发红,脉浮滑,刚开始考虑三阳合病,用柴葛解肌合贝母瓜萎散加减治疗,又虑表重,肺热亦重;遂与定喘汤合金沸草散泻白散加减,麻黄10杏仁12鱼腥草30甘草12桑白皮15地骨皮15黄芩15半夏10款冬花15枇杷叶15旋覆花15荆芥12桔梗12枳壳10竹茹15,二付,药后未发热,咳嗽减少,现仍咽痒干,口苦咳嗽痰少,难咯,四肢酸痛,苔白黄白相兼而厚,脉滑而有力,风湿郁表,肺经湿热,予羌独活各12浙贝15瓜蒌15桔梗15茯苓15桑白皮15枇杷叶15甘草12黄芩15鱼腥草30生苡仁30地龙20玄参24全蝎10蜈蚣10三付,一周后相遇,知药后渐愈。
此案有一处用药心得,止痉散治咽痒痉咳,轻则用金沸草散,重则蝎蜈同煎入辨证方剂。

6267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7: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咽痒咳嗽、夜口干

郭某某,男,54岁。2009.3.1。一诊。

左脉弱,右脉寸数关尺弱,舌边齿痕,舌红苔白干。高血压6年,夜口干甚1年。咽痒咳嗽,心烦易怒,痰色黑灰,喷嚏,鼻塞。为风邪肺燥夹气虚证。用苍耳子散,止嗽散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2剂。

2009.3.27.二诊。

咽痒咳嗽大好。痰少痰稀,手足湿,失眠,夜口干好些,鼻干灼热 ,心烦易怒,脉弱,舌红苔白润。为风热夹阴虚证。用桑菊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2剂。

6267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7: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外感变证转咽痒痰咳难出自拟验方
干姜茯苓甘草半下足矣

桂枝12 ,法半夏18(碎),茯苓12(碎),白术9,干姜9,鱼腥草30,甘草3,五味子4
上八味3碗水浸泡武火煎开改文火煎至一碗水,早晚一服或二剂份量日三服。
此方适用于外感咽痒痰咳不出之体证,体虚之人亦适用,久咳新咳皆可用。

6267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7: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3月28日

症状:伍某,女,68岁,咽痒,咳嗽无痰,咽痛。

辩证:温病,春温

治法:润肺,清热解毒。

开方:桑菊饮+玉竹、麦冬

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 芦根(6克) 玉竹6克、麦冬5克


2018年3月29日星期四下午3:00问吃药后有什么感觉,说没有变化,但仍是在咳,干咳,感觉喉咙太干,吃了有些凉,昨天头晕。今天吃了八珍丸,下午怕工作会受影响。

吃完三副药后第二天,30日反映就没有咳嗽了,偶尔咳嗽一下。

6267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7: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止嗽散——咳嗽咽痒神效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程氏在论述此方时写道:“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组成] 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1kg(各二斤); 甘草 (炒)375g(十二两); 陈皮(水洗去白)500g(一斤)。

[用法] 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 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 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使用注意] 本方性虽平和,但总属辛温之剂,故阴虚肺燥以致咳嗽或咯血者不宜使用。如肺热咳喘,须加贝母,知母,瓜蒌,黄芩之类,不宜单独使用。表邪重者,亦非本方所宜。

[方义] 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宣肺理气;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配,共奏止嗽化痰,宣肺解表之功。



药方论述:
 方中桔梗苦辛微温,能宣通肺气,泻火散寒,治痰壅喘促,鼻塞咽痛。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善治伤风头痛咳嗽。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甘苦微温,能润肺,治肺热咳呛。白前辛甘微寒,长于下痰止嗽,治肺气盛实之咳嗽。陈皮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甘草炒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

  近人聂云台氏用本方诸药各30克,研末(均生用,不炒),另加生萝卜子60克(研)枇杷叶(去毛,包)30克煎汤,滤去渣取汁,再加生萝卜汁60克,共和调药粉为丸(酌加炼蜜更好),每丸如弹子大,约重8克,每服1粒,小儿减半,早晚各一次,开水化服。这对各种咳嗽奏效更好,诚如聂氏所说:“从此用无不效,风寒痰热皆宜。”编者曾多次制用,收效颇为满意,病者亦称道不置。这是在程氏制方的基础上有了改进,值得推广应用。

止嗽散应用两则: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4月29日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程氏在论述此方时写道:“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汤剂加减运用,经验证,疗效较为满意,深感古人制方之妙,现举两例以证明之。

例一:

        周某,男,18岁,3月20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服用抗生素,止咳药效果欠佳。现症见咽痒干咳少痰,咽喉疼痛,无汗恶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风寒袭肺,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桔梗18克,紫菀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百部12克,陈皮9克,杏仁9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5克,升麻15克,红花3克,连翘15克,炙麻黄3克,玄参9克,生甘草9克,生姜15克,葱白3段。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连服3剂后微汗出,无咽痛,咳止。

例二:

        张某,女,31岁,4月20日初诊。自述感冒后出现咳嗽,伴咽痛、发热,西医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一周后,咽痛发热消失,仍咳嗽,服抗生素,止咳药效果不佳。现症见喉痒即咳,夜间常咳醒,晨起有少量黏痰,伴乏力汗多,大便偏干难下,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细而数。证属风邪留恋,气阴两亏,肺失宣肃。治宜益气养阴,宣肺止咳。方选止嗽散加减,药用沙参15克,麦冬15克,姜半夏15克,紫菀12克,百部12克,款冬花12克,桔梗15克,荆芥12克,防风15克,苏叶9克,杏仁12克,太子参15克,五味子15克,葛根12克,生甘草9克。每日一剂,每日2~3次,连服两剂后咳嗽偶作,继服两剂后上症痊愈。

       例一患者外感风寒表邪偏重,且有化热之象,方用止嗽散合三拗汤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重在解表祛风,佐以清热利咽药物,获以良效;例二患者素体偏虚,病久耗气伤阴,更使风邪留恋难去,肺失宣肃,咳嗽较重,方用止嗽散合麦门冬汤治疗,疏风散邪同时取麦门冬汤润养肺胃之阴而“止逆下气”,加五味子敛阴止汗止咳而无恋邪之弊,竟获速效。

       笔者亲身应用体会,止嗽散制方具有立法严谨、选药精当的特点,临床辨证应用,灵活加减,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王亿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