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回复: 0

中医辨证治流泪症

[复制链接]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发表于 2024-1-26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泪多虚证,迎风冷泪与无时冷泪局部表现仅程度上的不同,而病机方面,前者多窍虚招邪,属轻症;无时冷泪者多脏腑自虚。正如《审视瑶函·迎风冷泪》中提出二者的不同,云:“此为窍虚,因邪引之患,若无时冷泪则内虚,胆肾自伤之患也”。故治疗上,迎风流泪者以养血祛风为主;无时冷泪者,宜补虚为主;并可配合针灸。如排泪窍已经阻塞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流泪症治疗原则:

流泪,但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者,可药物配合针灸等治疗;迎风流泪者以养血祛风为主;无时冷泪者,宜补虚为主;若泪道不通者,可行手术治疗。

流泪症证治分类:

内治

(一)肝血不足,复感外邪

症状:患眼无红赤肿痛,流泪,迎风更甚,隐涩不适;兼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补血养肝,祛风散邪。

方药:止泪补肝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防风、白芷、羌活、白蒺藜、木贼、夏枯草。

(二)气血不足,收摄失司

症状:无时泪下,泪液清冷稀薄,不耐久视;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悸健忘;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收摄止泪。

方药:八珍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三)肝肾两虚,约束无权

症状:眼泪常流,拭之又生,或泪液清冷稀薄;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细弱。

治法:养肝益肾,固摄止泪。

方药:左归饮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山药、茯苓、甘草。

外治

1、点用八宝眼药或红眼药。

2、用止泪散点眼。

3、手术疗法。

如排泪窍道高度狭窄或阻塞者,可先行泪道探插术。注意不可造成假道。仍不通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如泪道扩张术、泪小管吻合术和泪囊鼻腔吻合术等。

从瘀论治流泪症

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西药及泪道冲洗术治疗,效果欠佳。辨证为肝经血瘀,脾气不升。治以化瘀养肝,通经活络,升举脾阳,拟方:全当归30克,生白芍30克,酒赤芍30克,鸡血藤60克,粉葛根30克。3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双眼流泪,头晕乏力,纳差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一周,诸症悉愈,数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其华在爪。故流泪症常从肝治,肝之虚实盛衰,常反映于爪甲的色泽。流泪症相当于临床上功能性泪溢,其原因是泪囊周围轮匝肌松弛,其位在眼睑,按中医五轮学说,上下眼睑为肉轮,属脾,故泪囊周围轮匝肌松弛宜从脾治,升举脾阳。患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反应出肝经血瘀,脾气不升,治疗以化瘀养肝,通经活络,升举脾阳为治则,瘀血去,脾气升,药证符,病乃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