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31 0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肌痉挛,眨眼证
黎明质医案:李某某,女,56岁,1989年10月8日初诊。左侧上下眼睑动三年余,多方治疗罔效。近月来病情加剧,一日之间瞬动发作数十次,每次3-5分钟,瞬动时畏惧视物,以手覆压左眼,终止家务,直待瞬止。视力不减,无羞明眵泪,食、便正常,惟素易怒易郁,情绪不稳,舌淡、苔白润,脉寸浮尺沉。推论病机,当属肾水冻结,木失所荣,阳虚风动。拟用真武汤增减。
处方:制附片6克,白芍20克,茯苓15、谷芽15克,白术10、僵蚕10、防风10克。5剂。
服用第3剂后,瞬动大减,尽剂而病告愈。又拟柴芍六君子汤5剂善后,随访7个月病未复发。(柴芍六君子汤,处方:柴胡9g,白芍、党参、白术各15g,茯苓12g,陈皮、法半夏、炙甘草各6g。)
按语:肾水冻结,木失所荣,阳虚风动。方中用附片微量,恰如春日迟迟,使冰冻缓缓而解,泽土荣木;白芍重用,直取涵木息风;谷芽以助茯苓,白术复苏土运制水泛滥;僵蚕、防风从标而治。共奏阳气健运,水润木荣,其风自息之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李某,女,30岁,左眼睑跳动,三月不愈,西医诊为眼肌痉挛,治而乏效。舌质正常,无苔,脉细而数,神情烦躁,唇淡口和,溲清便润。自云病后服蚂蚁、全蝎等药反益剧。
此虚风妄动也。宜静以制动,施以龙牡,今反以虫类搜之,其气益张,无怪其投而弗效也。余予仲景桂甘龙牡汤(桂枝3-9克、甘草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复阳宁风,并加白附子引入头面,2剂而愈。《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神安筋柔,肌不再动矣.
芍药甘草汤加白头翁蜈蚣
患者有左侧面瘫病史。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左眼睑跳动半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左眼睑跳动半年余,每日除睡觉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则症状加重,他人肉眼可见。患者情绪低落,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均诊为面神经痉挛,先后给予针灸、局部封闭,及缓痉药物(药名不祥)治疗,收效甚微。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头翁20克,蜈蚣3条(研冲)。日1剂,6剂后症状消失。上方不变,继服6剂加以巩固,随访两周未复发。
台湾张步桃方;眼皮跳:葛根汤+勾丁+秦艽。
葛根 麻黄 桂枝白芍 当归 柑桔 炙甘草 勾丁秦艽。又加上了蝉衣、蜈蚣、全虫以增强解痉镇静作用,五付药就大见成效,十付药就治愈了。用此方还治疗过一位50多岁的妇 女,一见强光就眨眼不停,也是十余付药就治愈。
慈禧太后用的脐疗方:
天麻、防风、白芷、荆芥穗、羌活、辛夷、细辛、全虫、僵蚕、白附子 各等分。
用法;共研细末,每取10--15克,用醋调膏纳入其脐中,以胶布固定。
眼肌痉挛验方
本病治愈较难,根据“静以制动”之义,自拟方曰“解痉舒挛”汤。组成;桂枝2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白芍20克、白附子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方中龙牡熄风定痉,白芍、甘草舒筋活络,主以桂枝者,俾药入肝也,引以白附子者,缘其善去面上游风也。
治疗眼睑痉挛中药偏方
方剂:白芍100克,知母15克,蝉蜕12克,炙甘草30克,夜交藤24克,朱砂2克(冲服),
方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3~5剂 为一个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寒之邪入侵筋脉,阻滞气血运行,或者气血亏虚,面部经筋失养,或者肝肾之阴暗耗,无以濡养筋脉,导致虚风内动而发病。方中白芍养肝阴、平肝阳,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蝉蜕疏散风热、凉肝息风止痉,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朱砂镇惊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具有养阴平肝、息风止痉的作用,对面肌痉挛有一定疗效。尤其适合于因肝肾之阴暗耗,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面肌痉挛。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则效果更佳。
面肌颤动(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金树武医案:魏某,女,45岁,1987年4月25日初诊。自述右动侧面部肌肉颤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而后突感右侧面部肌肉颤动,项背强儿几,右侧面部麻木,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曾去某某等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药镇肝熄风场、牵正散等不效。乃来我院诊治。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微黄,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颤动,无明显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分肉不利,筋脉失养。仍以祛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lo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50克。
服后吸热粥200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方21剂,诸症痊愈。
按语:腠理不固,营卫不和,致络脉筋肉失养,加以风邪扰动而发病,参以脉证符合桂枝加葛根汤证,用之果验。
面 肌痉 挛 治 验
李某,男,38岁,1996年6月5日初诊。患左侧面肌痉挛2年余,多方治疗无明显效果,遂至我院就诊。自诉病因不明,头颅CT扫描无异常。现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每3~5分钟发作1次,每次持续30秒左右,进食及说话时症状加剧。夜不能寐,发作间歇面颊及口眼均无异常。刻诊:面色无华,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拟四物汤合牵正散化裁:当归20g,天麻、白芍、熟地各15g,川芎、僵蚕、白附子、地龙、防风各10g,全虫、制南星、甘草各6g。水煎,分3次温服,1剂/d。
6月9日复诊:服上方3剂,左侧面肌痉挛明显减轻,每天偶发1~2次,持续时间仅3~4秒。精神转佳,舌、脉无变化,药已应症,效不更方,守上方5剂煎服。药尽症除,随访1年余未复发。
体会:笔者认为本症主要是风邪所致,屡发屡止,具“风”之特性,又“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病程长,病久多虚,风邪乘虚夹痰夹瘀上犯,阻滞面部经络,阴血不足,经络阻滞,百脉失养,加之肝风鼓动,导致面部肌肉痉挛。方中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养血柔肝,既充养百脉又养阴止痉;白附子、全虫、僵蚕、天麻、南星、地龙、防风祛风通络、熄风止痰,甘草调和诸药。两方合用,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标本兼治,故疗效显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