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回复: 4

胆结石治疗经验集锦

[复制链接]

6355

主题

186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17
发表于 2024-1-25 17: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女,56岁。常胁下痛连接后背数年,近期呕吐时有发热。医院检查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结石两枚,大者两公分半。吊水一周炎症暂时消退。胆结石建议手术治疗切除胆囊。因患者惧怕手术未作治疗,后听说吾治结石疗效甚佳,特来吾处治疗。


首诊处方大柴胡汤加味:柴胡10g 白芍10g 黄芩12g 法半夏20g  枳实8g 大黄8g  生姜10g 大枣20g 当归20g 郁金10g 鸡内金20g。药服六剂症状消失。二诊处原方药量微动:柴胡18g 黄芩12g 白芍18g  法半夏12g 枳实12g 大黄15g 生姜10g 丈枣12g 当归12g 郁金10g 鸡内金12g。六剂尽,医院检查结石已不见踪影。

   吾治胆结石每以大柴胡汤加味,结石小者重用柴胡 大黄以排结石,大者重用半夏 当归 大枣以化结石。凡治未有不愈者。现医院治疗每要求手术切除,此为利耳。西医说胆囊可有可无,实则不然,胆为决断之官关乎元气运行。凡切除者多生他病,不可不慎。医院中医治疗每与泌尿系结石用药相仿,此为胆结石疗效不佳之因。实则病位不同用药亦异。

6355

主题

186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蚕矢汤治疗胆结石
蚕矢汤是由大柴胡汤加味而成,有利胆泻热作用。总的来说“腑以通为用”,胆道亦以通、降,泄为主,轻泻则可利胆,疏通胆道,湿热可去,结石才可以排出。一些胆囊摘除后的病人,虽然没有胆囊,但病变尚在肝内胆管,故亦用上方治疗,效果较满意。

例1:谭XX,女,46岁,住院号2206。患者于1968年起患慢性胆囊炎,1975年做胆囊摘除术,手术1年后,仍经常见右上腹部疼痛,间有绞痛发作,每痛必呕吐,呕吐后稍缓解。每次发作均急诊入院注射杜冷丁,补液等治疗。于1990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中山一院CT及B超检查确诊为肝内多发性结石,胆总管粗约2cm,胆总管内多粒结石,最大的约1.0em×0.8cm大小。就诊时右上腹部疼痛,呻吟,辗转反侧,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呕吐多次,为黄色胃内容物,畏寒微热,右上腹硬满胀痛拒按,小便短赤,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辨证为湿热熏蒸肝胆,结石复发、投蚕矢汤原方。服药后,排大便2次,烂便、腹痛稍缓解,退热,再诊时加茯苓15g,连服4剂,各种症状消失。守上方随证加减连服半个月,每天排大便2次,烂便,无不适,停药。近2年来无复发,经中山一院B超复查,胆总管内结石消失,肝内结石仍存。
例2;欧阳XX,男,65岁,住院号3152.患者因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行胆囊摘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取出较多泥沙样结石,术后“T”管引流。症见: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小便黄,右上腹轻压痛,右上腹“T”管内流出稍浊黄色胆汁,舌质稍红、苔厚腻,脉弦滑。考虑为湿热熏蒸肝胆,肝内泥砂样结石残留,胆汁郁积不通,治以蚕矢汤加山栀子10g,连服2剂,见“T”管内流出不少泥砂样结石,大便日2次,烂便。以上方加减再服4剂后,巩膜皮肤黄染已消退,“T”管内仍见或多或少的泥砂样结石排出。再诊舌稍红,苔黄稍厚。去山栀子,加生地、茯苓,守上方连续治疗20多天,巩膜皮肤黄疸消失,从“T”管内引流出大量泥砂样结石,治愈出院。出院后连续6年追踪观察未见结石复发或腹痛发作。

体会

胆道结石及胆道手术后、结石遗留、复发在临床上常融到,也是病人手术后最感痛苦的问题。六腑的主要功能,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其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说“腑以通为用”。凡邪气壅结,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故出现以痛为主的各种急腹症。患者长期以来饮食不洁,而胆为奇恒之腑,承受肝之余热,表里关系。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故胆腑亦以疏泄通降为顺。今饮食不洁,胃肠积滞蜜塞,湿热熏于肝胆,以致结石内生。根据“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以通降为主,清肝利胆泄热,故以蚕矢汤治疗。蚕矢汤是由大柴胡汤加味而成,有利胆泻热作用。总的来说“腑以通为用”,胆道亦以通、降,泄为主,轻泻则可利胆,疏通胆道,湿热可去,结石才可以排出。一些胆囊摘除后的病人,虽然没有胆囊,但病变尚在肝内胆管,故亦用上方治疗,效果较满意。

6355

主题

186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7: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磁石为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效佳

颜永潮(断江省兰溪市中医院,321100)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胁痛”“肝胀”“胆胀”等范畴,它们常合并存在,在症状与治疗上亦类似。临床上多以气滞、湿热、实火而从舒肝理气止痛、清热利湿、泻火通下论治,而运用镇惊安神,潜阳纳气的磁石为主治疗该病未曾论述。

中医认为胆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肝司疏泄功能,并可疏泄胆汁,凡影响肝气疏泄、胆气通降功能的均可导致胆汁淤积,淤久则湿热内生,煎熬日久,胆汁沉积而积为砂石。

现代科学认为,结石的发生与微量元素的增加或不足有关。因磁石性味辛,咸、平。咸为水化能润下软坚,辛能散毒,微温能通行除热,故对结石病有效,又因磁石经火煅醋淬后,含有三氧化二铁及醋酸铁,尚含有镁、锰等,这些元素能提高甲状腺素水平,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保护肝脏和胆囊功能,最终导致胆汁中总胆酸明显升高。而胆汁中胆酸是游离胆色素的重要助溶剂,与胆色素结石形成与溶解有密切关系,它还能增加草酸钙溶解度,对防治尿石病也有效。

除此以外,磁石煎煮后,变成磁化水,饮后能给细胞充磁.增加细胞的含磁量,使血液离子化,促进血液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以至防治结石等某些疾病,因此丰富了结石病的形成与治疗内容,故运用磁石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在临床时,凡遇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用磁石为主的同时,配合其他中草药,屡获捷效。

其方药组成:磁石60g(醋煅先煎),积雪草(活血丹)30g,车钱草40g,大黄10g(后下),川郁金15g,姜黄10g。每日1剂,磁石先煎代水。

方药中积雪草、川郁金、姜黄、连针草、大黄行气活血,除湿利胆,清热通便,促进胆汁分泌,以助磁石作用。

方法:半个月为1个疗程,不效再服1个疗程,如治李某某,男,60岁,农民。1987年11月1日初诊。患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史,反复右上腹胀痛不舒七年余,曾服中西药抗感染,清热除湿,疏肝利胆.排石等无明显效果,又畏于手术治疗。此次复发加重五天,右胁下及胃脘部胀痛引及肩背。伴发热发冷,恶心呕吐,嗳气频作,口苦咽干,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查;体温38.7℃,形体较胖,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紧张,可触到卵圆形张力较高的肿块,莫菲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腹部B超提示:胆囊6.8×1.6cm,壁毛糙,胆囊颈部有一枚结石光团,约2.0×1.6cm后伴声影。

诊断:中医胁痛(气滞湿热)。

西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结石。

治疗:磁石60g(醋煅),积雪草30g,车钱草40g,大黄10g(后下),川郁金15g,姜黄10g。1日1剂,分2次服。磁石先煎代水。连服15天,当服完5剂后,诸症消失。为排石嘱上药继服,服至21天自觉右上腹疼痛剧烈,随后胆石排入肠道,随大便排出结石1枚,约2.0×1.6cm,诸症也愈。1987年11月29日复查,B超提示:胆石消失,胆囊壁光滑。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6355

主题

186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8: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治胆结石奇效方

化、移、冲、排,四个步骤治疗胆囊、胆道结石,是岳氏多年的经验。 “化”就是使结石的棱角化圆,由锐变钝,从大化小;“移”就是指诱导结石从静变动,左右摆动,从上移下;“冲”是增加冲击的动力,产生“急流”或“旋涡”,使结石摔打摆动,这一冲击的力量在一瞬间,可以用增加尿量来解决输尿管的狭窄和痉挛,达到通利的效果;“排”是在化、移、冲的条件下把结石排出体外。

排石处方:

金钱草210克,海金砂30克,滑石12克,甘草3克,川牛膝10克,石苇60克,车前子12克,云苓20克,泽泻、鸡内金各12克。

岳氏说,此方验证20余年,效果确切。具有清热利湿,促进排石的功效。方中鸡内金,金钱草有化石、溶石的作用;车前子、滑石清热利尿;茯苓、泽泻渗湿利尿。诸药合用可迅速加大尿量。川牛膝引导结石下移;石苇扩张输尿管和尿道;利于结石在狭窄处排出。

此方经多人验证,确为奇效。

6355

主题

186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017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医大师张志远:胆石一号方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常由胆红素、胆固醇、钙盐沉积而成,分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厌食油腻,消化不良,急性发作恶心呕吐,上腹部右侧胀痛,触之反跳明显,严重者身发黄疸,大便色白,农村所见因胆道蛔虫与卵而致的颇多。

中医调理以疏肝利胆、泻下溶逐为主,投《伤寒论》柴胡剂。

老朽经验,宜开胆石一号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党参或太子参)、郁金20克、姜黄20克、大黄10克、元明粉10克冲服、鸡内金15克、金钱草60克、海金沙15克、茵陈蒿15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连用15-30天。

待结石大部分排出,改为2日1剂,直至痊愈。

《张志远习方心悟》252页

胆结石投胆石一号方

原创 医林小郎中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363)

胆结石常由胆红素、胆固醇、钙盐沉积形成,分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厌食油腻、消化不良,急性发作恶心呕吐,上腹部右侧胀痛,触之反跳明显,严重者身发黄疸,大便色白。农村所见因胆道蛔虫与卵而致的颇多。

中医调理以疏肝利胆、泻下溶逐为主,投《伤寒论》柴胡剂。

老朽经验,宜开胆石一号方,计柴胡15g、黄芩15g、枳壳15g、白芍15g、人参10g、郁金20g、姜黄20g、大黄10g、元明粉10g、鸡内金15g、金钱草60g、海金沙15g、茵陈蒿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15-30天。

结石大部排出,改为二日一贴,直至痊愈。

功效较慢,可增加柴胡、郁金、大黄、金钱草之量,也可转入第二疗程。

小郎中按:本文中张老分享了治疗胆结石的经验,中医治疗一般采用疏肝利胆,泻下溶逐的方法,张老开胆石一号方,本方以大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入一些“四金”等溶石利胆的药物,因此,临证中使用本方参照大柴胡汤的适应症和舌脉特点。

小郎中临证中也常选用这种治法和方剂,疗效较好,关于胆结石的治疗小郎中想提示三点。

第一、张老在文中把结石做了分类,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病情相对较轻和易于治疗的是胆囊结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而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相对比较复杂麻烦,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更难治疗。

第二、中药治疗的结石大小有范围,并非所有大小的结石都可以选择中药治疗,临证中小郎中体会0.7cm以下的结石和泥沙样的结石是中医的适应症,超过0.7cm就不要单纯的选择中药排石了,胆结石太大容易卡顿胆管,形成急性胆管炎,有一定的医疗风险。

第三、此方药物攻伐力量和苦寒之性较重,长期应用本方应注重患者脾胃功能,脾胃强健者方可使用,如果脾胃功能较差,或者服药后有脾胃不适感,一定要先调理好脾胃护着在方中合一些养脾胃之药才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