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回复: 3

腹泻治疗验案集锦

[复制链接]

6270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36
发表于 2024-1-24 16: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儿暴泻用白虎汤

前言:《伤寒论》中的白虎汤从没有治疗下利的条文,但老先生们在患儿暴泻、危象毕露之时,却能抓准病机,急下白虎,力挽狂澜,着实令人敬佩!

暴注下迫 急进白虎清泄

作者/何炎燊

幼科方书,皆云泄泻不离乎湿,湿之与土同类相召,故病在脾胃。中气实者,病在阳明,邪从热化,治以苦寒清泄为主,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可效。然有受邪较重,或因误治,以致泄泻无度,暴注下迫,所下溏黄臭秽,口渴引饮,神情烦躁,甚则神迷昏睡,或高热惊惕,时欲作痉,胸腹热满而四末反凉,细察其面色如常,额头明亮,目睛有神,或目绕红丝,眵多,呼吸气粗,唇红,舌苔厚燥,脉数有力,此为正气未虚而热邪充斥胃肠,有化火传营及引动肝风之势,上方定加石膏、知母、银花、滑石,大剂频灌,即可顿挫病势。

考《伤寒论》无用白虎治下利之文。阳明热盛非白虎不为功。仲景所论者,乃阳明邪热迫津液从外泄故大汗,此则阳明邪热迫津液从下泄故暴泻,其理可通。王孟英治石诵羲耳聋泄泻危证,力主重用白虎,并阐释其理云:“肺移热于大肠则为肠澼,皆白虎之专司。”此深得《内经》“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之旨。且阳明为三阳之屏障,在此关键时刻,若不当机立断,徒进轻剂,不能阻遏病势,往往陡生变证,“重阳必阴”,转化为虚寒险恶之病症,屡见不鲜。(节选自何炎燊的《暴迫下注,白虎清泄,土败须慎,阴风萌动》)

白虎加人参汤为主治婴幼儿暑泻

作者/谷振声

婴幼儿暑泻,常发生于夏秋季,故西医学亦称为“婴幼儿夏秋季腹泻”。以哺乳期婴儿较为多见,停乳后,婴幼儿发病率则渐见减少。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变化较快,如不及时抢救,常有生命之虞。

临床主要证候:初起大便如水样,有酸臭气,伴有白色奶瓣,泄泻如注,1日少则10余次,多则达20-30次。一二日内即可见严重脱水现象。口大渴引饮,小便短赤,甚则无尿,严重时涕泪俱无,目眶下陷,似睡非睡,睡则露睛,实际已是半昏迷状态。或者辗转反侧,躁扰不宁。舌苔黄燥,焦干芒刺,或光剥无苔。脉沉细而伏。伴发热,吐乳,甚至四肢厥冷,出现热深厥深之象。

暑泻,前贤虽偶有论述,大都是指夏日过食生冷,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指的是大人暑日受寒的疾病,并不是夏秋季婴幼儿腹泻。至于治法,大都以温中散寒为主。但上述方药只可应用于大人寒中洞泄,如于婴儿夏秋季腹泻,则万万不可轻投。

《至真大要论》病机十九条云:“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婴幼儿腹泻,以其症状来推断,可以称之为“暴注下迫”。《五运行大论》说:“南方生热,其性为暑。”由此可见,婴幼儿夏秋季腹泻,属于暑热,毋庸置疑。叶氏曾云:“暑必夹湿。”由此看来,夏秋季婴幼儿腹泻,究竟以热为主,还是以湿为主?

邵新甫说:“夫暑与湿,为蕴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若治不中窾,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液浊,以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竟至溃败莫救矣。参先生用意,宗刘河间三焦论立法,认明暑湿二气,后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脏性之阴阳,从此可知也。于是在上者以辛凉微苦,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之类,在中者以苦辛宣通,如半夏泻心之类,在下者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类,此皆治三焦之大意也。或有所夹,又须通变,至于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者宗诸白虎法,及天水散 意,温者从乎二陈汤,及正气散法,理营分知清补之宜,清者如犀角地黄,加入心之品,补者有三才复脉等方,又如湿热沉混之苍术石膏汤,气血两燔之玉女法,开闭逐秽,与牛黄及至宝紫雪等剂,扶虚进参附,及两仪诸法,随其变幻,审其阴阳,运用之妙,存乎心也。附骥芜词,高明教正。”夏季婴幼儿腹泻,以伤阴化燥为多,应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方,再加救阴生津之品,如鲜石斛、鲜生地、玄参、麦冬、竹叶、连翘、滑石、西瓜翠衣或西瓜汁等药,无需葛根芩连或七味白术等方。盖芩连能燥湿化火,苓术渗湿伤阴。此证治以甘寒救津,暑热一消,其泻自止。宗白虎加人参法,以清阳独胜之热,屡试屡效。

忆1949年夏,谭孩,男,周岁左右,未歇乳,大便溏泻已2日余,初则日10余次,后达20余次,洞泄如注,伴有白色乳瓣,形似蛋花汤样,溅地散开一大片,呈酸臭气。有吐乳发热,而四肢逆冷,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目眶下陷,睡则露睛,口大渴,引饮不止,舌苔黄燥,焦黑起刺,脉细数沉伏,危象毕露,举家惶恐不安,此暑泄热厥也。热深厥亦深,亟投仲景白虎加人参汤。

药用:北沙参9g,生石膏12g,知母9g,鲜石斛12g,鲜生地12g,麦冬9g,玄参9g,滑石9g,竹叶5g,连翘6g,西瓜翠衣30g,粳米9g,生甘草3g。

每日2剂,煎成后,令稍凉,不拘时,日夜饮服。

复以西瓜汁代茶,不时饮服,以解口渴。因其四肢逆冷,可以竹叶铺阴湿处,令小儿卧其上。另以黄泥和水为浆,用湿毛巾覆儿腹,再摊上泥浆,干则另换湿浆。

如此一昼夜,药尽2剂,洞泄渐减,四末渐温,发热亦缓。因处方见效,当日午后泥浆暂先停用,次日原方再服1剂而安。

本文内容均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儿科卷》

6270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6: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腹泻医案

男,时年76岁。2月23日初诊。现腹鸣隐痛,大便溏泻次多6月,加重1周。患者6个月来因饮食不洁而出现腹痛下利, 诊为慢性肠炎。经常服氟哌酸等未见明显好转,仍大便溏泻,每日少则2~3次,多则8~9次,带有白色黏冻,伴腹鸣漉漉,脐周隐痛,无里急后重,状如气利。多次查大便常规均为“黏液”,未见红白细胞,3次培养均为阴性。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周来诸症加重,纳差,乏力,消瘦明显。

查体:高龄慢性病容,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细弦。腹软脐周轻压痛,肝脾未及,有慢支咳喘病史多年。

诊断:(脾肾两虚,运化不力型)慢性下利。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炮姜炭5g,焦白术10g,炒山药15g,白茯苓15g,炙甘草3g,煨诃子10g,益智仁10g,薏苡仁30g,败酱草15g,焦楂曲(各)15g,黄连3g,车前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7剂,药后尚合,大便次数减少,上下午各1次,腹鸣气利,苔脉同前。宗《金匮要略》诃利勒散主之,加重剂量。原方改焦诃子15g,山药20g,加藿香10g。

三诊:服药7剂,药后大便1日2次,夹白色黏液如痰,矢气已少,状如痰泻,稍有咳嗽,舌淡苔薄白,脉弦。少腹中下部均有压痛。多年下利,拟再化痰健脾温肾。

方药:陈皮6g,法半夏6g,黄芩炭10g,枇杷叶10g,鱼腥草15g,炒山药20g,焦白术10g,藿香15g,益智仁10g,煨诃子15g,建曲15g,黄连3g,仙鹤草15g,薏苡仁30g,冬瓜子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四诊:服药14剂,气利有好转,大便日1~2次,粪中尚有白色黏液,较前减少,苔脉如前。原法再进。上方加补骨脂10g,炙升麻10g,桔梗6g。

上方迭进14剂,气利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每日1次,未见黏液,随访1年,症状平稳未发。

按:本案以便泻次多日久为主苦,当属中医慢性下利范畴。患者高年体虚,饮食不洁,更伤脾胃,脾肾两虚,脾阳不振,肾阳不足,运化不力,故大便溏泄,腹鸣矢气,如气利状,以后大便夹有白色黏冻,兼有咳喘咯痰,肺脾两伤,肺失宣肃,脾不运湿,酿生痰浊,状如“痰泻”。气利乃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多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肠虚不固所致,《金匮要略》曰:“气利者,诃利勒散主之。”

方中炮姜炭、补骨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益智仁、薏苡仁、楂曲健脾、温补脾肾而止泻;黄连、败酱草、车前子清肠利湿驱邪,防“闭门留寇”;重用诃子温补脾肾而涩肠止泻。三诊时泻次明显减少,利下白色黏液,又兼咳喘,《医学入门》称之为“痰泻”,乃肺脾两虚,徐景藩常于方中加入陈皮、半夏、枇杷叶、桔梗、冬瓜子等化痰止咳之品,不仅可治肺疾咳痰,亦可祛除粪便中的黏液或脓样便。

6270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6: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暖腹固肠汤治疗慢性腹泻

成:炮姜3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炒白芍30克,焦白术30克,肉豆蔻15克,砂仁6克

服法:水煎两次混合,分两次服
功用: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         
组方依据: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表现为大便稀,次数增多,遇寒即发,腹痛即便,便后痛止,便稀无脓血,有时便中带有白粘液,或在早晨五更时发作。中医认为病因为脾肾阳虚,腹中寒积,运化失司,固守无力,遇冷即发。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药用炮姜,吴茱萸,肉桂温中散寒,助阳止泻;炒白芍,焦白术调和气机,缓急止痛;肉豆蔻,砂仁暖腹涩肠,温脾固摄。诸药合用,共奏温脾暖肾,散寒消积,涩肠止泻之功效。
加减:大便次数多者,加赤石脂,诃子以增加收敛止泻作用;腹部上下窜痛者,加广木香,防风以行气止痛;身体虚弱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固脱;无食欲者,加焦三仙以健脾和胃;痛泻久治不愈者,加米壳以涩肠止痛。
体会:暖腹固肠汤重在温养益气,以扶正固本。慢性腹泻久治不愈,并不是邪气之盛,而是正气不足,无力驱邪,病邪留滞,迁延缠绵。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补脾肾之阳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是祛除病邪的先决条件。

6270

主题

181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2636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6: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顽固性黏液便患者治验体会
白及、三七对胃肠黏膜有保护、收敛作用。藿香、佩兰配防风对消除大便中的黏液有良好效果。
笔者曾治一位60岁老年妇女,患者自述反复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大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大便化验及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从其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来讲,当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困的痛泻,治当疏肝健脾、渗湿止泻,属痛泻要方的主治范围。从其症见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多次、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来讲,当属脾肾阳虚、寒湿下注的泄泻,治当温补脾肾、散寒除湿、涩肠止泻,是四神丸合胃苓汤的主治范围。从其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而知,是内有虚寒之象,治当温阳散寒,遣方用药与上所述相符。因此,笔者决定选用痛泻要方、四神丸、胃苓汤加减。药用炒白术、炒白芍、肉豆蔻、补骨脂、赤石脂、茯苓、炒薏仁、白及各15g,陈皮、炒防风、苍术、藿香、佩兰、地龙、五味子各10g,炙甘草、官桂、吴茱萸、僵蚕各6g,厚朴、三七各3g。10服,水煎服,日一服。

一周后,患者再次来诊。自述服药后诸症有所缓解,大便每日3~4次,便中黏液明显减少,但仍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笔者遂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淡附片、高良姜各9g,焦杜仲、炙黄芪各15g,以加强温补脾肾之力,再服十服。

20天后患者第3次来诊。诉服药后诸症明显缓解,大便每日1~2次,便中黏液基本消失,舌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薄白腻,脉濡缓。遂守方不变,又以上方10服,水煎服,日一服。

1个月后患者第4次来诊。患者大便日一次,便中黏液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遂以参苓白术散6g,日3次,开水冲服,以善其后。

3个月后随访,腹泻再未发作。由此可见,疏肝健脾温肾、渗湿收敛涩肠之法对顽固持久黏液便有明显疗效。此后,笔者用同样的办法治疗了十余例顽固性黏液便的病人,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痛泻要方,又称白术芍药散。出自《丹溪心法》,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功能舒肝健脾,祛湿止泻。主治肝郁脾虚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细弦者。

四神丸由肉豆蔻、炒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红枣、生姜组成,功能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主治脾肾阳虚及阴寒內盛所致的大便不实、不思饮食、脘腹冷痛、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者。

胃苓汤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白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生姜、红枣组成。功能燥湿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阳不足及水湿内停的面色虚浮、食纳呆滞、形寒肢冷、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迟者。

临床观察发现,白及、三七对胃肠黏膜有保护、收敛作用。藿香、佩兰配防风对消除大便中的黏液有良好效果。地龙、僵蚕对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有积极作用。(伏新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