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回复: 0

盗汗辨治验案集锦

[复制链接]

6385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3
发表于 2024-1-24 14: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来说,盗汗一症多见阴虚内热、迫液外泄所致,故《景岳全书•汗证》云:“盗汗必属阴虚也”。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盗汗之因,除阴虚内热、迫津外泄外,还可因肝经湿热,或心血亏虚,或肝郁痰滞等引起,故需辨证论治,方能收桴鼓之效。现举数则医案于下。

1 肝经湿热

李某,男,40岁。2007年10月19日初诊。患者夜间小腹、会阴处溱溱汗出半年,多次延医求治无效,而来笔者处求诊。诊见夜间小腹、会阴处汗出,伴有小便不利,外阴瘙痒觉热,内裤黄染。舌苔薄黄微腻,脉弦数。经清洁灌肠后直肠B超检查示两侧精囊炎症性改变。证属肝经湿热下注,治拟清热解毒、燥湿止汗。龙胆泻肝汤合四妙丸加减:龙胆草6g,黄芩、焦山栀、生地黄、黄柏、川牛膝各10g,泽泻15g,车前子12g,薏苡仁30g,柴胡、苍术各8g,败酱草、红藤各20g。7剂后,夜间小腹、会阴处汗出大为减少,上方去败酱草、红藤,加赤芍、丹参、王不留行、白头翁、金银花、凤尾草等,治疗1月后,小腹、会阴处盗汗已止,经直肠B超复查示两侧精囊大小正常,无炎症性改变。

按: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到,28~47岁的男性如果出现小腹、会阴、腹股沟、大腿内侧夜间汗出时,若进行直肠B超检查常可发现有精囊炎症性改变,严重者可见血精,或射精管囊肿等。本例患者夜间出现小腹、会阴处汗出,乃系湿热之邪循肝经下注,故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龙胆泻肝汤合清热燥湿之四妙丸加减,二诊时加用赤芍、丹参、王不留行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白头翁、凤尾草、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湿、解毒凉血之功,故而收到良好的疗效。


2 心血亏虚

季某,男,76岁。2007年2月1日初诊。夜卧时头部出冷汗2月,伴胸闷心慌,尿短少。舌苔薄白,脉结代。有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心电图检查:①窦性心动过速,②肺型P波,③pefv1≤-0.03mm3,④房性早搏,⑤频发室性早搏(联律间距不等),⑥右心室肥大,⑦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⑧肢体导联低电压倾向,⑨T波改变,⑩电轴显著左偏。证属心血不足,气滞血瘀。治拟益气养血、通阳复脉。炙甘草汤加减:麦冬、炒白术、阿胶(烊)、生地黄、川芎各10g,桂枝5g,党参、炙甘草、泽泻、火麻仁、茯苓、猪苓、丹参、赤芍、制首乌各15g,黄芪30g。7剂后,头汗即止,胸闷心慌好转,苔薄白,脉结代。续以养心汤加减:党参、茯苓各15g,黄芪30g,炙甘草12g,川芎、法半夏各10g,当归6g,柏子仁、五味子各5g,酸枣仁20g,大枣4枚。又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笔者对临床上出现头、颈、前胸部夜间汗出患者,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大多显示心电图不正常。本例患者之盗汗系心血亏虚,心失所养,加之素有肺疾,气阴耗损,血行受阻,气滞血瘀,故以补心血、益心气、养心阴、通心阳之炙甘草汤加减治之,盗汗即止,又选用养心汤健脾养心以善后。

3 肝郁痰滞

陈某,男,35岁。2007年12月4日初诊。盗汗月余,伴胁腹时有饱胀感,形体肥胖,偶发头晕。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舌苔薄黄微腻,脉弦滑。B超检查示脂肪肝;血甘油三酯2.46mmol/L,胆固醇5.82mmol/L。证属肝郁气滞,痰瘀内阻。治拟疏肝解郁,化痰袪瘀。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8g,赤芍、灵芝、制首乌、泽泻、山楂、丹参各15g,川芎、枳壳、香附各10g,陈皮6g,黄精12g,生甘草5g。同时嘱其饮食清淡,加强体育锻炼。21剂后,盗汗已止。上方加减继续治疗脂肪肝。

按: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出现盗汗症状,多系肝郁痰阻或阴虚内热所致。本例患者过食膏粱厚味,使痰浊内阻,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故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加用灵芝、黄精、首乌、泽泻、山楂、丹参等降脂化浊、活血化瘀,诸药同用,使肝气得疏,痰瘀得化,而收佳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