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回复: 0

重读陈老医案 之 漏汗两则

[复制链接]

6385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3
发表于 2024-1-24 14: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从格非那里了解到陈老(格非喜欢叫老总)的,也进而了解了他的《陈瑞春论伤寒》和《伤寒实践论》。初秋时分,想再回头去复习经方的时候,还是喜欢拿来老总的书,细细的品味。

今天看到了两则医案中的漏汗。

第一则网络上可见,患者储某,女性60岁,自51岁绝经后汗出增多,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多年,未能根治。1999年国庆前后,逐渐加重,每天换10多次衣服,自觉恶寒肢冷,背恶寒特甚,须穿羽绒衣,盖大棉被,面色恍白,四肢清冷而肿胀,大便稀软,小便量偏少,口淡,舌胖有齿印,夜难安卧,偶有心慌,脉缓而弱。拟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浮小麦等,服5剂无任何好转,继服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等,并长期用凤凰衣辅食,均无效应,再审视全身症状,似是水饮为病,病者出汗和身冷始终未改善,背部似冷水浇样,遂从水饮论治,用五苓散加味:白术10g,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桂枝10g,生黄芪15g,防风10g,水煎温服,日1剂,小便明显增多,一夜尿5次,汗随尿止,次日感全身舒适,肌肤清爽,5剂后,汗出基本停止。全身肿胀感减轻,面色较红润,大便成形,守上方共服25剂,汗出身暖,精神倍增,临床痊愈,未见反复。

按: 书中可见二诊用了三仁汤得小效,三诊用药还有一味浮小麦30。

第二则,网路上少见。为女性患者,43岁,患哮喘病住院治疗月余,用中西药无效。首诊时汗出如洗,恶风怕冷,惊慌胸闷,喘息气粗,面色黝黑,四肢清冷,口渴不饮,烦躁,不敢进空调房,大便稀软,小便短黄。舌苔滑腻,薄白微黄苔,脉濡软。首诊用甘露消毒丹,二诊时汗出已完全控制,全身恶寒、四肢清冷仍在,饮食尚可,哮喘未发,大便正常,小便较少,舌苔薄润,脉缓而弱,用五苓散合玉屏风散;三诊稍有稀痰,面色清亮,舌苔薄白润,脉缓有力,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玉屏风散;四诊用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杜仲、菟丝子,调补脾肾巩固疗效。

按: 首诊用方,若无汗出如洗,有无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加附子的可能?若汗出如洗,有无减桂,重干姜,或加麻黄根之可能?再细思,此处之恶风怕冷,乃为湿热郁阳,而非表证,且口渴不饮,烦躁,不敢进空调房,大便稀软,小便短黄。舌苔滑腻,薄白微黄苔,脉濡软,均为湿热症候。陈老在讲解柴桂姜汤的时候,提到过应该跳出伤寒看温病,本方可以处理少阳兼寒饮,而甘露消毒丹可以处理湿热证。

伤寒论原文中栀子豉汤、茵陈蒿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白虎汤,以及金匮要略妇人篇的小柴胡汤都有头汗、额上汗出等等的症状描述;而大汗出,则见于白虎加人参汤、桂枝加附子汤以及五苓散相关的条文,用于亡血、失精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也多用来治疗汗证。除却容易鉴别的白虎加人参汤、桂枝加附子汤,以及经常使用的桂加龙牡汤之外,五苓散证用于夜尿、遗尿、前列腺炎等证颇多,但是,用于漏汗的医案,却见的不多。细思之下,从玄府出,从前阴出,都是气化所得,为何不可用呢?若将漏汗从中医辩证,可归于水气病,则透散湿热、强气化、温水饮、健脾胃一路下来,起承转合,却也丝丝入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