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五苓散加减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医案

[复制链接]

6385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3
发表于 2024-1-23 13: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使肾脏实质受损,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而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系统受累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本病临床以少尿或无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或头痛、面色少华等为主要症状,多数患者可有水肿,甚至全身浮肿中医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按其肾功能损害程度和主要临床表现,可分别归入“水肿”、“闭”、“关格”、“肾劳”、“溺毒”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是产生水湿浊毒诸邪的本源。以脾气虚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为常见的正虚证候,而以感染外邪、瘀血、浊毒、水气为标证。治疗应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临床应用】

邹氏74等应用五苓散为主治疗早期肾功能不全20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方法:辩证施治以中药五苓散为基本方,桂枝15g,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各12g,按辨证分型基本方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服,4个月后复查有关化验指标。脾阳不振型(7例):症见腹胀纳少,四肢倦怠,尿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软弱,基本方加附子、厚朴各1g,干姜5g水湿浸渍型(2例):症见下肢浮肿,身重困倦,胸闷泛恶,尿少混浊,舌苔白腻,脉濡缓,基本方加大腹皮、生薏苡仁各10g,车前子30g(包煎)。肾阳衰微型(5例):症见足跗肿甚腰痛酸重,面色灰暗,怯寒肢冷,神倦,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弱,基本方加淫羊藿、巴戟天各15g,鹿角片10g。脾肾两虚型(6例):症见面浮,脘腹胀满,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神疲倦怠,舌质淡胖,苔白腻根厚,脉沉,:,细,基本方加厚朴、附子、肉桂、半夏各0g疗效判定标准及结果:临床症状消失,血红蛋白100g/L以上,尿素氮及血肌酐恢复正常,尿蛋白转阴,为显效,共6例;临床症状消失,血红蛋白90~100g/L,尿素氮及肌酐有所好转,但未降至正常,尿蛋白在(+)为有效,共8例;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共3例;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加重,尿素氮,肌酐较前升高者为恶化,共3例,总有效率为70%。李氏7自拟黄花五苓散为主,结合血液透析,观察治疗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满意。方药组成:桂枝10g,白术3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黄连10g,槐花30g。患者属肾病及脾,湿浊滞留见尿素氮升高者加栀子15g属肾阳虚衰,贼邪不泄致肌酐升高者加制附片10g,大黄10g;属元阳式微,蒸化无力,尿比重低者加干姜10g;属脾肾衰败,精血亏耗见严重贫血者加黄芪30g,当归30g;如患者尿蛋白长期不降者加益母草30g,蝉蜕10g,玉米须3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结果:肾功能恢复级(肌酐2.0~2.4mg/d1)者12例,肾功能恢复Ⅱ级(肌酐2.5~4.9mg/d)者8例,1例无效改做肾脏移植。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亦可用中医治疗。①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系指发生于已开始维持性血透者,其发病率约15%,因出血性心包炎致死者,占死因的5%~6%,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常是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因全身肝素化引起,透析不充分,细菌或病毒感染,高分解代谢及液体过荷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无确切疗效,只有缓解症状的价值。而强化透析易致脱水、低血钾及低磷血症。临床可见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及活动后加重,脉细数,苔白滑或白腻。中医辨证属水饮凌心,治以强心益气利水,生脉葶苈五苓散加减。人参10g(另煎兑入),五味子10g,麦冬12g,桂枝10g,茯苓15g,泽泻5g,白术10g,葶苈子、黄芪各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经临床验证,本方有强心利尿和消除心包积液的作用。一般服5剂后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②失衡综合征是一组全身性和神经系统症状,常伴有脑电图的异常。可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刚结束时,轻者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透析时血浆溶质快速减少相对于脑细胞呈低渗,水分从血浆中移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中医学认为是浊阴上冒,清浊相干所致。治以温阳利水,给予五苓散加减以转输脾气,治其水逆。方药:泽泻、茯苓、猪苓、桂枝、竹茹、代赭石、菊花、白术等,研末为散,口服30g。或在透析后给予上方汤剂口服,可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病案举例】

凌某,女,75岁。2003年6月初,以下肢浮肿,恶心,呕吐年余,加重9天入院治疗。症见:重度贫血貌头晕乏力;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阵发性呼吸困难,少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弱。查体:双下肢水肿,皮肤弹性差,眼苍白,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双肺呼吸音较粗,心音遥远无杂音,双肾区叩击痛(+)。心率96次/分,血压4.6/9.3kpa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B超示:左肾6.5cm×3.2cm,皮质厚约0.5cm,右肾6.0cm×3.1cm,皮质厚约0.4cm,内生肌酐清除率1023.5LmolL,尿素氮28.8 4mmol4,二氧化碳结合力18.54mmol/L,Ca2+2.02mmol/L,红细胞1.90×1012/L,血红蛋白57g/L,红细胞压积19.1%。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心包积液。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湿浊内阻。治则:温阳化气,清浊祛毒。方药:桂枝10g,白术30g,茯苓皮30g,猪苓10g,泽泻10g,黄连10g,槐花30g,大黄10g,制附片10g,干姜10g,黄芪60g,当归3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患者第一疗程加用血液透析10次,服药30剂后,临床症状消失。第二疗程停血液透析,继续用上方去大黄连服30剂后,尿量为1100~1300m24h,经临床检验及辅助检查肾功能已恢复级(肌肝2.0~2.4mgdl)。出院嘱服生脉饮,益肾康胶囊1月,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无复发,生活基本自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