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中医辨证治疗肩背冷痛

[复制链接]

6367

主题

188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05
发表于 2024-1-23 08: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肩背痛之名,首载于《素问·脏气法时论》:“因风湿或湿热相搏,痰饮流注,脏腑气血亏损而致。”临床上,将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和肩后部连及胛背疼痛称之为肩背痛。《症因脉治》有“外感肩背痛”和“内伤肩背痛”之分。肩背冷痛当属于外感肩背痛。本病常因睡眠时肩背外露,或汗出脱衣,或体弱气血亏虚,或贪凉久处空调房间,被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经脉郁阻,气血运行不畅,或闪挫损伤,气血运行受阻而致。临床多从寒、湿、痰、瘀论治。刘启廷认为,督脉贯脊运行于背部正中,达太阳经后分左右循行于脊旁,督脉统摄全身之阳气,太阳经主人一身之表,若肩背痛为外邪所客者当属于太阳经病,由内而致者则以督脉为主。故治疗宜温通经脉,活血行气,散寒止痛,拟方温经通脉汤。

方药组成:当归30克,川芎15克,炒白芍30克,桂枝30克,葛根15克,羌活15克,片姜黄30克,全蝎10克,细辛5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趁热外敷患处,每日1次。
功用:温经通脉,活血止痛。
组方依据:肩背冷痛通常为发生在风寒痹痛病中的一个症状,也有些病人单独出现肩背痛。肩背痛虽然病算不大,但活动受限,有的酸、木、冷、痛让人难以忍受,以致心烦意乱,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本病主要受寒冷侵袭所致,背部常与寒凉之物接触,久则寒凉凝于脉络,阻滞气血运行,从而发为疼痛。故治疗当以活血补血、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为主。
方中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辛香走窜,既能补血,又可活血,兼具行气止痛之效,为血中之气药;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具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之效;炒白芍具补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为治疗诸般疼痛之要药;三药合用,动中有静,静中寓补,补中有散,补而不滞,临床联合应用效果尤佳。桂枝解肌和营、温经通阳,可用治风寒表证引起的肩背肢节酸疼、肩周炎、风湿痹痛等;葛根辛散解肌、升阳发表,善于缓解项背肌肉痉挛,为表证兼项背强急之要药;二药合用,散寒解表、缓解项背强痛尤佳。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具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片姜黄辛温味苦,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之效,尤善治风湿肩臂疼痛,且可助桂枝通达阳气、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全蝎具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挛缩,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疗效颇佳,细辛祛风散寒、温经止痛,可用治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甘草补中缓急,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补血活血、温经通脉、行气散寒、消痹止痛之功。
加减:体虚易感、动则汗出属气虚者,加黄芪、人参以补中益气,固卫护表;头昏头沉、眩晕耳鸣属肝风上扰者,加天麻、地龙、夏枯草以熄风降火;伴见腰痛者,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强筋壮腰;伴见颈部转侧不利者,倍葛根。
出自:http://zhongyi.sina.com/news/qfmj/201311/190268.shtml

后背怕冷多是表证

临证中经常遇到病人说后背怕冷,有的甚至说后背冒凉气,而大部分病人并没有外感的迹象。读大学时,在颜德馨先生写的一本书中有这么一则医案,至今仍记在脑海中。一位僧人后背发冷,找到了颜德馨先生,先生运用补肾培元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开始,我也模仿颜德馨先生,遇到这样的病人,一般运用补肾阳的办法治疗。加之很多病人的脉象偏沉,舌质淡,更是胸有成竹。但是疗效似乎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好,经常疗效平平,甚至是根本没有疗效。

《金匮要略》痰饮篇中,也有关于背寒的记载:夫心下有痰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痰饮病确实有很多的病人,仔细询问后多有后背怕冷的症状。这里说的痰饮病,多见于西医所说的胃病,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病。很多胃病从痰饮论治,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苓桂术甘汤,当归芍药散等常用。当取效不明显时,可以加大桂枝的用量。当胃病向好的方面转化时,后背怕冷的症状随即好转。尝试着在苓桂术甘汤无效时,不增加桂枝的用量,而加入麻黄白芷苏叶等解表药,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看来,胃病亦有表证,不全为内伤杂病。之后,遇到后背怕冷的病人,多用辛温解表之法,或者加入解表药,疗效提升。再后来,遇到这样的病人,都是让病人服用小青龙汤,或者针刺风门,大椎,至阳等解表散寒,也可以收到效果。再后来,遇到没有条件的或者经济困难的病人,在两风门穴处,拔火罐亦有十分好的疗效。由繁至简,其理一也。

中医最怕的不是没有悟性,而是囿于某种观点或者成见。一病人曾告诉我,年轻时曾经患有严重的后背发冷之病,穿再多的衣服也无济于事,寻遍泉城的名医,最后也没有治好。一位退休的厂医告诉了他一个偏方,用生姜搽涂后背,没想到却很快的治好了。生姜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不可因病程漫长而忽略表证之存在。

又,在青岛遇到一位自诉后背冒火的老太太,每晚夜半时分犹重,经常因为后背发热而由梦中醒来。为其针刺束骨,行《难经.动而伸之之泻法,一次即症状大减。

出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b75ae30101boy9.html   

温通阳气、流通水饮法治疗背部冷痛伴顽固便秘(海上方)

医案:刘某某,男,51岁。2011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背痛加重10月余。

病史:患者为公交车司机,平时经常背痛不以为然,今年1月开始背痛加重,每晚发生,伴背冷,寒战,睡到床上,开电热毯方舒,夏天亦怕冷,但尚不至于用电热毯,一周前又开始用电热毯。除背痛外,全身也怕冷,且诸关节游走疼痛。神疲乏力,一到晚上就想睡,睡到早上四点半时左胸、中脘闷而不适,但无疼痛,有想伸懒腰的感觉,起床后过一刻钟消失。头晕,平均两天发作一次,甚则视物旋转,伴头项强。曾有血尿,西医诊断为前列腺炎,现小便不畅,中有停顿。顽固性便秘已十年,自诉与工作性质有关,最初因为开车不得不憋大便,后变为便秘,现大便1月解1~2次,偏干,发黑。过去还有口臭,检查发现HP阳性,用三联疗法已除。口不干。2011年1月28日冠脉CT:左前降支中段表浅型心肌桥形成。胃镜:胃窦炎。曾服中药3月无效,期间用过9g生大黄几周,便秘未见改善。面色晦滞,唇紫,舌淡红,苔中黄白腻,边有齿印,脉沉迟细无力。

处方:桂枝30g,猪茯苓(各)50g,泽泻60g,生白术60g,羌活15g,独活15g,荆芥9g,防风9g,7剂。

2011年11月1日二诊:服上方1剂,第2天畏寒大减,本来已穿两件羊毛衫,现脱去,也不必用电热毯,背痛减轻;关节游走性疼痛除;早上四点半左右之左胸、胃脘不适已除;头晕大减,头项强除;小便停顿大减。舌淡红,苔中黄白腻,脉沉迟细,较前有力。

处方:守初诊方,加补骨脂30g、骨碎补30g、当归30g,改生白术90g,7剂。

2011年11月8日三诊:患者精神振,背痛基本已除,畏寒、游走性疼痛、头项板滞均除,头晕已经极少有。唯有时中上腹胀痛,小便有停顿,大便1周1次,成条,软,不黑。舌苔薄白腻,脉沉迟细,较前有力。

处方:桂枝30g,猪茯苓(各)50g,泽泻60g,生白术120g,羌独活(各)9g,当归30g,苁蓉30g,补骨脂30g,骨碎补30g,肉桂(后下)3g,7剂。

以后继续调治,多以三诊方加减。 11月15日诉大便三日一行,11月24日诉大便日行, 诸症基本平复。偶有轻微反复,继续用药辄愈。后患者一度有上楼短气、两膝酸软症状,改用六味地黄丸加仙灵脾、蛤蚧等而愈。

中医思想者第二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