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回复: 1

林盛进:麻杏石甘汤加味数剂愈痤疮

[复制链接]

6385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3
发表于 2024-1-19 08: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是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自青春发育期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脸上或其他部位生过青春痘,有的数量少,时间短;有的则数量多,时间长,表现为丘疹、黑头、脓疱、脓肿、结节、囊肿。绝大多数患者过青春期后症状会逐年减轻,乃至消失。但有脓疱、结节、脓肿、囊肿者愈后则会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外貌。

西医认为本病是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所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肺主皮毛,皮肤出现丘疹、黑头、脓疱、脓肿、结节、囊肿等症状是肺热所致,为皮肤血郁热滞,是以陈实功云:“肺风属肺热,粉刺、酒鼻、酒刺,属脾经,此四名同类,皆由血热郁滞不散。又有好饮者,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经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当分受于何经以治之。”麻杏石甘汤最善清肺胃之热,又善活血行水去瘀,实为对症之方。本人临床喜用本方加桑白皮、枇杷叶、牛蒡子治疗痤疮,疗效极佳,常数剂而愈。方中麻黄、杏仁能活血运水运,石膏能清热除烦,甘草能补津安肠,桑白皮、枇杷叶则能泻肺热消脓肿,且《普济本事方》卷第五有单用枇杷叶治肺风鼻赤酒齄的记录,牛蒡子更是能疏散风热、解毒消肿,是以用本方治疗痤疮,效果极佳。

例如:小女,12岁,整个前额连同眉毛、下巴皆布满痤疮,红肿而大,小孩爱美且因被同学嘲笑,故缠着要喝中药。察其舌质红,脉略数,遂处麻杏石甘汤加味,方用:麻黄4克,杏仁8克,石膏20克,桑白皮10克,杷叶8克,牛蒡子8克,甘草4克。一剂见效,五剂服完,痤疮基本全部消除,舌质回复正常,遂停药。

6385

主题

188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16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0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案举例】

(1)王某,男,25岁、面部皮肤反复起疹5~6年,加重伴痒痛3个月,查见患者颜面部皮肤密布丘疹,高起如豆粒大,色红,有脓头,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诊为痤疮,方用四物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当归12g,生地15g,赤芍12g,麻黄6g,杏仁0g.生石30g,甘草10g,防风10g,荆芥10g,蝉蜕8,牛蒡子10g,苍术10g,木通6g,苦参15g,知母10g,黄12g,白鲜皮10g,地骨皮10g水煎服,1剂,服12剂后面部皮疹明显消减疹色转暗;上方去木通,知母、加金银花、茯苓各20g,续服12剂后,皮疹基本消退按:痤疮是一种毛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面部,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多由肺经风热熏蒸于肌肤或过食辛辣油腻之物,蕴积湿热,外犯肌肤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郁乃痤”方选四物汤凉血活血,麻杏石甘汤宣肺经风热

(2)李某某,男,12岁,学生。2001年7月日初诊痤痱一身以项颈、胸背、大腿内侧为显著,痛痒难忍生性怕热,每年夏秋之际则发作,每天中午要在河水里游泳纳凉,晚上则痤痱发作痤痱似红色疹子、如粟米样,出后痒而灼痛,吵闹不安处方:生麻黄5g,杏仁、青蒿、连翘、竹叶各10g,生石膏、赤小豆各30g,芦根20g,生廿草6g服3剂后,痤隐去大半,连服半月全部消退3

按:酷时节,热迫于表,腠理开启,本案患者常在一日中最热之时于河水中纳凉,汗孔骤遇水湿之气相逼,邪闭于膜理,不得汗出,遂渍而为痤痱《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痱”如用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正合病机加竹叶、连翘、青篙、赤小豆、芦根清心火,祛暑湿,故能直中病机而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