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荨麻疹效验方接龙

[复制链接]

7356

主题

254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14: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经方治荨麻疹46例,均愈!

此证亦称风丹,是风寒客于皮下腠理,外不得疏,内不得泄,津气出入受阻,郁于少阳三焦之腠,影响少阳三焦之膜,以及脉络挛急不通的病理改变。

此方有麻黄、桂枝、生姜宣通腠理毛窍,泄卫透营,令邪从表出。

亦有葛根、白芍、甘草、大枣解痉缓急,令膜原仍趋柔和,也是善用古方的典范。

葛根汤(《伤寒论》):葛根40g,麻黄10g,桂枝10g,生姜15g,白芍10g,炙甘草10g,大枣 12枚。

本方由桂枝汤加麻葛而成。

葛根有解肌升阳功效。药理实验证明此药有较强的解痉作用,重用此药,可祛束表之邪,可解经脉之挛。

麻黄、桂枝、生姜辛温解表,辅助葛根疏散风寒,消除病因。

白芍、甘草、大枣柔肝缓急,辅助葛根舒缓经脉,七药合用,能呈辛温解表,柔肝缓急之效。

治疗表里同病的下利,是用葛根升举清阳,使下陷的清阳得以上升。

麻黄、桂枝、生姜发散风寒,宣通毛窍,使内陷的津气仍然出表。

白芍、甘草、大枣调理脾胃,缓解肠道蠕动。

不仅是表里同治法的先驱,也是逆流挽舟法的先河。

学习本方,要注意两个问题。

1、葛根的作用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注家,咸谓项背强急,口噤难开,是因阴津受损,不能濡养经脉所致,故用葛根“起阴气而生津液(柯琴)”。

其实此证不是阴津受损引起经脉失濡,而是感受风寒引起经脉拘急。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有三:

其一,表证初起,并未化热,津液怎能受伤?

其二,方后服法注明“覆取微似汗”,如是津液受损,怎能再汗?

其三,本方也能治疗下利,这是运行于三焦的津气因受风寒闭束内归肠胃,呈津气升降失调,亦非津液受伤。

所以,使用葛根不是生津,而是解除经脉挛急。前人没有药理实验作为依据,只凭推理作出结论,不能尽信。

2、白芍、甘草、大枣的作用。

白芍、甘草、大枣一般均从益阴和里解释其义。

其实此方是用三药柔肝缓急。

盖“肝主身之筋膜”,全身经隧都由筋膜构成,故经隧病变当从肝治。

白芍之酸可以柔肝,甘草、大枣之甘可以缓急,用于此证,最为惬意。

7356

主题

254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0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楂加一方,祛风活血改善体质,老中医治疗反复发作“顽固荨麻疹”,捷效愈速!

风疹块即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我治此病,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更强调三点,即祛风、和血和改善体质,因为正气内充,气血流畅,何病之有。治疗此病,我以楂蔻饮为基本方剂,使用五十多年,疗效较好,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者尤佳。

一、组成及煎服法

组成:山楂45克,红蔻15克,蝉蜕6克,僵蚕10克,防风10克,绿豆皮30克,紫荆皮21克,竹叶心1束,白砂糖30克。

煎煮取汁,兑入白砂糖调匀服,急性可每日服5~6次,慢性每日2~3次。

二、加减法

血燥血虚者,加当归、赤芍、地黄、首乌;

血热者,加生地、丹皮、紫草;

风胜者,加苍耳子、乌梢蛇、地龙、甲珠、浮萍;

挟湿者,加薏苡仁、土茯苓、白藓皮。

三、医案举例

病案1

五十多年前,曾治一孕妇,平素有时吃鸡、鱼、魔芋后,即有腹痛、浑身发风疹块等情况,但一日半日即过。这次发作却较为厉害,瘙痒难忍并伴呕吐,更医数次,而无甚疗效,已一月余。适逢我二哥到此,为之诊视。

处方:山楂45克,红蔻15克,绿豆皮30克,老白糖30克,竹叶心1束,因其瘙烂处红肿,更加银花12克,连翘12克。

续服四剂,痊愈。

随访病员数年,未曾复发。自此后,我即用此方加味治疗漆疮、药疹等多种过敏性疾病。

病案2

徐XX,女,49岁,干部。1977年3月,病员鼻孔内生一疖疮,红肿,痒痛,恶寒,经服清解中药肿痛已减。因局部外用磺胺软膏后,诸症较前更为严重,整个颜面出现红斑丘疹,流黄水,舌质红、苔黄,口渴,心烦。

处方:楂蔻饮加辛夷花10克,苍耳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菊花10克,甘草3克。

服一剂后,瘙痒减轻,黄水减少。续服三剂,大量脱皮而痊愈。

四、按语

用此方时,山楂宜用大剂量,一般不得少于45克,根据具体情况,还可酌情增加。

在前人方剂和民间验方单方中,亦有用山楂治疗荨麻疹的。据现代药理研究,山楂含有黄酮类物质,有抗过敏作用。此外,似也应当与山楂解肉积、活血祛瘀、行滞散结等作用有关。

7356

主题

254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14: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不到病因的慢性荨麻疹,可以从发病时间来着手治疗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也是难治病,目前西医多采用抗组胺药物等进行治疗,其近期效果尚佳,但远期疗效不理想。

笔者随导师在2010年6月—2011年3月期间,运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时间医学理论,对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7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了治疗及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75例患者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依照《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规定的时间节律将患者分为五组:

症状减轻消退在平旦(寅卯)、夜半(亥子),加重在下晡(申酉)的患者为肝虚组;

症状减轻消退在13中(巳午)、平旦(寅卯),加重在夜半(亥子)的患者为心虚组;

症状减轻消退在日呋(未)、日中(巳午),加重在日出(寅卯)的患者为脾虚组;

症状减轻消退在下晡(申酉)、日呋(未),加重在日中(巳午)的患者为肺虚组;

症状减轻消退在夜半(亥子)、下晡(申酉),加重在四季(辰戌丑未)的患者为肾虚组。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以《金匮要略》中关于五脏虚实补泻的言论为根据:“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据此,总结出肝虚用酸、苦、甘味药治之,心虚用苦、甘、辛味药;脾虚用甘、辛、咸味药;肺虚用辛、咸、酸味药;肾虚用咸、酸、苦味药。

其中酸味药选用:芍药、马齿苋、乌梅;

苦味药选用:黄连、黄芩、白鲜皮、大黄;

甘味药选用:大枣、甘草、黄芪;

辛味药选用:细辛、麻黄、花椒、桂枝、石膏;

咸味药选用芒硝、大青叶、漏芦、羚羊角、龟版。

拟方选药时结合患者病情,从所需药组中提取对症药物,完成组方。患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组疗程均为4周。

治疗结果

见表1。各脏组有效率均大于75%。疗效满意。 经统计学分析,各脏组间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表1五脏组疗效比较

讨论
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代医家多以祛风为大法,辅以除湿、养血、清热、散寒,每获良效。

但部分病人除风团外无更多的证可辨,仅仅表现为发作时间上的规律。临床辨证较困难,从常规手段人手治疗疗效欠佳。

临床发现部分病人风团发病的时间很有规律性,故依据《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取出五脏病、慧、静、甚节律,根据其中五行生克理论,结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五行生克用药理论“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以酸、苦、甘、辛、咸五味选昧配组治疗相应脏病。

我们将此方法运用于慢性荨麻疹的诊疗,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以脏气法时论时间医学思想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0

主题

1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发表于 2024-9-26 12: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