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脂肪瘤医案集锦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9-28 07: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医的一个神方,轻松消除脂肪瘤

朱进忠,1933年5月出生于中医世家,国家二部一局遴选的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何谓痰核?朱丹溪说:“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肿不硬不作痛,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刘河间说:“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

二者阐明了痰核流注的表现和原因是因火气热甚郁结,结核不散形成的如核状物,发生的部位在颈、项、臂、身之皮里膜外,无明显的红、肿、热、痛。治疗原则是消散痰热。

朱氏据此理论。创制一方——朱氏消核汤,试用于颈、项、腋下的淋巴结核,慢性炎症和臂部、下肢、躯干的脂膜炎,风湿结节、脂肪瘤等无红肿热痛的核状物,常常使结核好转或消退。

1、雷××,女,成。半年来两肩、臂发现20多个黄旦大的结节,两臂酸痛,持续低热不退,疲乏无力。经北京某医院病理切片确诊为脂膜炎。先用氯奎等治疗3个多月不效。

诊时除上述主诉症状外,察其结核皮色不变,按压时有轻微疼痛感,手心热,神色无异常,舌苔薄白,脉弦滑。

证脉合参,诊断为痰热阻滞经络,凝结为核,方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连进4剂,结核有的开始缩小,上肢疼痛明显减轻,又继服20剂后,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又服30剂,以上症状及结核全部消失,数年来一直没有复发。

2、周XX,女,成。3年多来,两小腿特别是踝关节附近,反复发生结节,开始为紫红色,以后紫红色逐渐消退,形成皮色不变的如杏仁或黄豆大的疼痛性结节,数个医院病理切片检查均为风湿结节。经泼尼松(强的松)、青霉素和中药凉血解毒、祛风除湿清热之剂等反复治疗无效,察其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综合脉证,诊为风痰入络,凝结为核。乃拟上方7剂,10个月后来诊云:结核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乃续服用原方20剂,结节竟大部消失,又连续服用40剂而愈。

3、麻××,女,成。数月来低烧不退,下肢出现广泛的出血点和结节,关节肌肉酸痛。××医院病理检查诊为嗜酸性肉芽肿。通过激素治疗已经基本控制,但停药后又复发如前,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的中药治之非但无效,反而症状更加严重。经察舌苔薄白,舌尖红,脉象弦滑。

余云:痰热阻滞,凝结成核之证。乃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剂,上方递进,10剂后身痛、结节、出血点、低烧等竟明显改善,又续服20剂而症状消失。

停药20天后,患者恐怕以上症状复发,又请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凉血之剂治之,以上症状又复出现,但较前为轻,乃改为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剂两月而愈。

以上三案均用同一方治愈,即: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10味药组成,惜作者未定方名。

为便记忆,不妨以消核汤名之,痰热阻滞,脉象弦滑,为本病辨证要点。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术鸡内金化解脂肪瘤,一补一消,药简方精!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脂肪瘤。

现在好多人身上都会长一种肉疙瘩,这种肉疙瘩,它不是长在身体里面,而是长在皮肤下面,肉眼就能看得到,大的有鸽子蛋大,小的有黄豆大,摸上去软软的,不疼也不痒,不红也不肿,去医院一检查就是脂肪瘤。首先说,绝大部分脂肪瘤都是良性的,并不会癌变,这一点大可放心。其次,脂肪瘤是西医的叫法,中医没有这种说法,中医只叫痰核,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是这么说的,“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

所以,大部分脂肪瘤患友们,都属于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多发于生活富足、缺乏运动的人。这里的痰指水液代谢过程不畅通而产生的废物,随着气血的运行流窜全身,位置不定,引起许多疾病。

痰湿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1、伤肺:久坐,长时间含胸塌背,压迫肺部。呼吸浅,再加上有空气污染,导致氧气不足,体内食物很难代谢,致使痰湿堆积体内,从而易促生痰湿体质;

2、伤脾:长期食物肥甘厚味,冰冻寒凉,暴饮暴食,常吃减肥药。经常发怒,情志不舒展,导致伤肝,转而伤脾。不吃早餐、熬夜、宵夜,饮酒过多,伤肝转而伤脾(饮食不节易伤脾胃,发怒、熬夜则易伤肝,肝木克脾土,伤肝就容易伤脾);

3、伤肾:长期口味偏咸,食盐过多。口味过重,长期吃盐太多会增加水湿,既伤脾,也伤肾。

到这里,你就明白了,脂肪瘤这种东西跟痰湿有很大关系。

普通的痰湿还只是散兵游勇,只能在身体里流窜作案,而痰核等于敌人的力量已经壮大了,它们会抱成团堵在皮里膜外,所谓皮里膜外指的是五脏之外,表皮之内。

如果再把范围缩小一点,那就是皮肉之间。原来,在皮肤和肌肉之间有一层筋膜,它们就像城市的交通管道一样,四通八达,身体里的气要从这里经过,津液也要从这里经过,突然有一天交通出现了堵塞,气和津液往前走不了,全都堵在那里,结果津液变痰浊,再加上有些人本身痰湿就比较重,气滞裹挟着痰湿,越堵越大,越堵越多,最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个凸起。

当然,你不一定要理解的多么透彻,你只要记住,脂肪瘤就是身体里的痰湿凝聚在一起,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包块,这就可以了。

通常来讲,包块的治疗既要化瘀,又要化痰,脂肪瘤呢就是化痰,它里面基本没有什么瘀血。

也有一些人长了脂肪瘤以后,选择手术切掉,看上去似乎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但是过不了多久,它还会重新长出来,这就好比一块潮湿的木板上长了蘑菇,你选择把蘑菇摘掉,上面摘了,下面长,左边摘了,右边长,为什么?

因为适合蘑菇生长的环境没有改变,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把木板拿到太阳底下去晒。在这一点上,中医的优势也就确定。中医的思路是什么呢,攻补兼施,一方面把已经生成的痰核化开,一方面尽快补脾,脾为生痰之源,痰湿的本质就是脾虚,只有把脾胃补养起来,才能彻底改变痰湿体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叫健脾化痰丸。

健脾化痰丸出自张锡纯之手,张锡纯先生不愧为晚清民初响当当的大医家,他的这张方子非常的别出心裁,也非常简单,就是白术和鸡内金一起连用,用白术来补,用鸡内金来消,这不正符合中医攻补兼施的思路么?这样的组方,张锡纯很喜欢用。

白术味香,颜色发黄,这些外在的象都是中土之象,都属于土气的特征,所以用白术来补脾。

鸡内金化淤滞,张锡纯先生曾说过,身体任何地方有淤滞,用它都可以消掉。吃多了,不消化,胃里面有食积,用它可以化;身体长包块了,不管是肌瘤,囊肿,还是结石,用它可以化。更不要说小小的脂肪瘤了。

白术有了鸡内金,不必担心补过了,脾气壅滞;鸡内金有了白术,又能解决久服伤正的弊端。

如果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白术和鸡内金,一个助脾气往上升,一个助胃气往下降,就像自行车一样,左边的踏板踩下去,右边的踏板升上来,一升一降之间,脾胃这个轮子就运转起来了,就能把身体里一些不好的东西都代谢掉,把好的东西都补进去,气血津液一气周流,何患之有?

健脾化痰丸:生白术,生鸡内金按照1:1的比例打粉,假如白术的用量是10克,那鸡内金的用量也是10克,假如白术用到了60克,那鸡内金也要用到60克。然后把两种药材打成粉,慢火焙熟,混匀,用蜂蜜调和成丸子,每次服用9克,或者你就直接吃那个粉,温开水送下。

健脾化痰丸,非常适合脾虚又容易生痰的人。这个方子吃了以后,你会发现,脂肪瘤没有了,胃口一天天好起来了,就连肚子里的包块也跟着消掉了。

用张锡纯先生自己的话说,“此方不但治痰甚效,凡廉于饮食者,服之莫不饮食增多。且久服之,并可消融腹中一切积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