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7|回复: 0

妙方泻白散,清掉肺中热,咳喘就平息了,皮肤发烫也清了,尤其适合小孩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9-16 16: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方子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显然是小儿方,名曰泻白散。白色入肺,所以这个方子正是泻肺之意,可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水煎服)将上药捣烂成散末,加粳米一小把。

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表现为气喘咳嗽,皮肤蒸热,在下午三点至五点尤为严重,舌红苔黄,脉细数者。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可采用。

关于伏火,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指出:“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肺上的伏火存在时间长了, 火热郁结于肺,会导致肃降功能失调,气逆不降,形成喘咳。肺合皮毛,肺热则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尤于午后热更重,表现为轻按觉热、久按若无,与蒸蒸发热、愈按愈盛的情况有别。舌苔上,舌红苔黄。摸脉是细数,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小孩子至阳之体,容易热化。即便原来是风寒所伤,也很容易导致内热发生。更要泻肺中伏火。

方中桑白皮为桑树的根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为君药。

此处用桑白皮而不是用特别苦寒的黄芩之类药物,就是考虑到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脏腑娇嫩,元气未充”这个特别的体质,桑白皮清中有润,泻中有补,能清肺热而不燥,正适于小儿。

地骨皮是枸杞的根皮,甘寒入肺,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同时凉血除蒸,既针对肺热,又能防止肺热伤津的危害。

所以桑白皮和地骨皮的采用,充分考虑到了小儿的体质。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也非常吻合。

再加上炙甘草和中补脾、粳米养胃健胃,由于“脾为肺之母”,可助肺气清肃,至此,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得以达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