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回复: 0

陈潮祖:芍药甘草汤

[复制链接]

7873

主题

2701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58
发表于 2024-1-31 1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观历代医家应用本方经验,体表和内脏任何部分筋脉拘挛疼痛,以及肺系挛急而呈喘咳、肾系痉挛而呈小便不利等证,都可酌情使用。

本方能够用于表里上下各部,功在芍药、甘草能够缓解一切痉挛。

理解其治病原理(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而五脏经遂都由肝系筋膜构成)能够扩大本方应用范围。

应用

1、使用本方辨证要点有四:

治疗筋病,以手足挛急,难以屈伸为特征。

治疗脉管痉挛之头身四肢疼痛,以掣痛难忍为特征;

治疗腹痛,以局部紧张,按之痛减为特征;

治疗其他经隧挛急而呈喘急、咳嗽、呃逆、呕吐、泄泻等证,以患者自觉窘迫难忍为特征。

2、《内科摘要》谓:“治小肠腑咳,发咳而矢气。”矢气可以佐证,此咳是因脾系经隧痉挛引起肺气上逆而咳,所以才称小肠腑咳。

3、《医学心悟》谓:“止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此为肠道膜络痉挛而痛。

4、《古今医统》谓:“治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腹痛与小便不通并见,可见小便不通是因肾系经隧挛急所致

5、《类聚方广义》谓:“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亦奇效。”

6、《方极》谓:“治拘挛急迫者。”指出无论表里上下,凡属经脉拘挛急迫,都可应用。

7、《朱氏集验方》去杖汤(即本方),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是用本方滋养肝阴,柔和筋脉作用,达到治疗脚弱目的,与上述各种用法虽有不同,其基本病理仍然一致。

化裁

本方是治痉挛疼痛的基础方,体现了柔肝缓急的治疗法则,凡属经脉失去和柔而呈各种见证,都可以此方为基础根据病性寒热虚实予以变化。所以它是众多古方的基本结构。学者若能细心体察,将会加深理解本方治疗作用。

1、芍药甘草附子汤(《伤寒论》):本方加附子。治本方证而恶寒者。凡下部冷,专冷于腰者,宜肾著汤,专冷于脚者,宜此方。

2、芍甘止痉汤(验方):本方加全蝎、蜈蚣。治脑炎,热退身凉,手足拘急,项背强直者。余曾用此方治疗一例乙脑热退身凉,手足拘急而效。

3、加味芍甘汤(《临证指南》):本方加紫石英、南枣、炒小麦。水煎服。治背反张,发时背不能着席,发过如平时人。是以甘麦大枣汤合用,加紫石英镇心宁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