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亚秋 长春中医药大学
摘要 针挑疗法属中医外治方法,通过挑纤维、取脂、刺络、放血等手法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使瘀血浊气外泄,改善肛周气血,促使瘀血消退,炎症吸收。
作为非手术疗法之一的针挑疗法,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砭刺术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疗法,属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具有方法独特、简单安全、适应证广、疗效较高、易学易用等特点。可通过简单的挑纤维、取脂、刺络、放血等手法便能治疗很多种疾病。本文就近20多年来针挑疗法对痔的治疗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1针挑疗法的具体方法
1.1 挑治痔点方法 该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痔疮病人在背腰皮肤的反应点被称为“痔点”亦称“反应点”。“痔点”的主要部位∶上起自约第7颈椎棘突,下至约第5腰椎棘突,两侧至腋后线,一般以中下部为多见,上部多见于肩胛区。“痔点”的主要形态特点∶多为棕色、灰白色、暗灰色,其形状为丘疹样小米粒大小,稍突起,,略带光泽,按之不褪色(注意应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等区别)。主要作用∶通过挑治背部的“痔点”,使瘀血浊气外泄,改善肛周气血,使曲张的痔静脉丛的血流畅达,血和则气畅,从而取得疗效。
林开祖等用挑刺痔点辅助拔罐的方法治疗痔疮32 例,总有效率达100%。刘波用该法治疗痔疮20例,总有效率为95.0%。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在靠近腰部下段选点时,进行挑治的疗效更好。金光武用该法配合针刺二白穴治疗痔疮69例,痊愈64例,好转5例,3例因治愈后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复发,继续用上述方法治疗并加苦参大蓟汤口服3剂后痊愈。吕声明以痔点挑刺结合防风秦艽汤口服治疗痔218例,总有效率达88.5%。
1.2 挑治龈交穴法 有痔疾患者的龈交穴或唇系带上一般可见粒状或片状突起的白色小点(滤泡)或圆长不规则的小结节。龈交穴是督脉的止穴,位于上唇系带与牙齿移行处,也是督脉、手阳明经、任脉等经脉的交汇穴。痔的生成与任脉、督脉、手阳明经的经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方面,《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应用挑刺上唇系带治疗痔疮的方法也充分体现了“下病治上”的治疗原则。李素荷等用挑刺龈交穴处“痔疮结节”的方法治疗内痔30例,总有效率为100%。并指出在挑治过程中,若反应点不明显或没有时,可取上唇系带下部进行挑刺。刘乐森等用三棱针挑刺龈交穴治疗内痔出血 72 例,总有效率为97.2%。
1.3 挑治特定穴法 赵树玲等 挑治大肠俞治疗痔疮43例,外痔28例,混合痔15例;伴便秘13例,伴出血23例,效果理想。王勇平以以大肠俞、气海俞为主穴配承山穴治疗痔120例,取得较好疗效。陆建中运用董氏奇穴治疗本病,疗效亦佳。李权睿针刺二白、次髅、长强穴,拔罐大肠俞、承山穴及中药外熏洗,临床观察30例,取得良好疗效。
2 针挑疗法的治痔机制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各个部分,内外相通,表里相应,使人体能够
保持着阴阳平衡,气血流畅,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正常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靠体内的“自控调节系统”来实现。皮肤的分布与经络紧密相连,是人体“正气”的主要部分,有抗外安内的作用。可以借“正气”的运行作用。临床在人体体表皮层的“特定”位置,给予适当的针挑刺激,可以起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激发体内的潜在功能,把已经发生的病理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修复,使发生病变的体表受到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使血行旺盛,则肛门局部营养得以改善,促使瘀血吸收,炎症消退而收治愈之功。
3针挑疗法的应用注意
3.1 针挑不宜过深 若针挑过深,血管损伤则易出血,此时可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再行施术。
3.2 针刺不宜用力过猛 若用力太过,针体触到神经末梢纤维,可产生疼痛,这时可暂时停止施术。
3.3 复诊不宜在原处施术 可略偏一些,或另选穴施。
综上,针挑治疗痔疮方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痛苦轻微,设备简单,易于掌握。经规范临床研究整理后,应制定技术规范,可便于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