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回复: 0

魏指薪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验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1-16 2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腰椎压缩性骨折,古称“腰骨损断”,为伤骨科临床颇为多见的损伤。是指以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缘故,发生率更高。凡从高处跌下,臀部或足跟着地,使脊柱突然屈曲;或弯腰工作时,背部或肩部遭重物打击,均有可能导致此类损伤。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现代医学将脊柱骨折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大类。凡单纯脊柱压缩性骨折,其压缩程度不超过正常的1/2;单纯横突或棘突骨折;第4、5腰椎以上部位的椎板骨析,均属于稳定型骨折范畴。凡椎体压缩性骨析,其压缩程度超过正常的1/2; 椎体压缩性骨析有棘带撕裂;椎体粉碎性骨折者;椎体骨折伴有脱位;第4、5腰椎椎板骨折, 均属于不稳定型骨折范围。

根据典型的损伤史,以及腰背剧痛,转侧不利,甚至难以行动,棘突部位触诊有隆起感,并有明显压痛或肿胀,纵向叩击痛阳性,或下肢有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麻木、腱反射减弱,大便失禁,小便潴留等,再结合X线摄片检查, 通常诊断并无困难。

魏指薪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颇有独到之处,其创立的魏氏伤科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之经验,集手法、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于一炉,充分掌握轻重缓急,严格遵照循序渐进之规律,因而疗效卓著。

一、手法复位

魏指薪认为,对稳定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及部分不稳定型骨折(不包括骨折脱位及严重粉碎性骨折),早期在牵拉姿势下施以手法挤压局部,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对改善压缩程度有帮助,而且能纠正伴随骨折而并发的小关节错位,使脊柱的正常弧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助手甲双手握住患者两侧腋窝部,助手乙站在床上,双手固定患者双踝关节,并将两侧下肢缓缓提起,直至患者腹部离开床面为止,术者双手重叠,按住骨折部位,以恰当的力量向下连续按压3~5下。

在手法操作过程中,往往听到或感手下有复位的弹响声,术后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轻松感。

二、药物外敷

局部肿胀较明显者,宜选用断骨丹外贴,通常均采用碎骨丹外敷。该两药均有活血、消肿、镇痛、长骨之功效,为魏氏伤科之秘方。前者长于退肿,后者则功擅长骨。

三、中药内服

早期3~5天内,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这是腹膜后血肿刺激交感神经所致。以中医观点分析之,则属瘀血内阻,不通则痛之候。急予破血下瘀,桃核承气汤主之(桃仁、大黄、桂枝、甘草、玄明粉)。

待上述症状改善后,宜内服四物止痛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制乳香没药、夜交藤)加地鳖虫、煅自然铜、骨碎补、炒川断续、鹿角片、陈皮等,以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和营续骨之功。

2周后,诸症均见明显减轻,唯有腰部酸痛、精神不振等症候。

如辨证为气血不足者,宜八珍汤内服;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心脾两虚者,归脾汤予之;肾阴不足者,六味地黄汤效佳;肾阳不足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四、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损伤的防治作用,归纳起来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濡养患肢关节经络;加速骨折愈合;防止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魏氏伤科对此异常重视,称之为“导引术”,贯彻于损伤治疗的全过程,这与现代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损伤早期,待疼痛稍有缓解,即嘱采用“仰卧拱桥式”导引:患者仰卧,两手撑腰,作支撑点,两下肢或90度,以后枕部及两肘支撑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用力向上挺腹,成半拱桥势。每日3次, 每次10~20下,视体力情况而定。此法对加强腰背部肌肉及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效果。2周后体力已逐渐恢复,疼痛明显减轻, 此时宜加用“飞燕点水式”导引:患者俯卧,双上肢伸直置于背后,两下肢伸直,使上身及两下肢同时背伸。每日3次, 每次10~20下。此为加强背肌力量之常规锻炼法。

温馨提示:对这类病人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 ,尤其是搬运 ,应采用平卧搬运法 ,大家动作一致地平托头、背、腰、臀、腿部 ,或者用滚动的方法 ,将伤者移至有厚垫的木板担架或硬板床上;诊断时尽可能做局部的 CT 或 MRI 检查 ,以便了解损伤的情况和程度 ,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治疗时 ,在未完全了解病情前 ,切不可盲目进行正骨复位 ,以免加重损伤;另外 ,对于截瘫的病人 ,护理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的发生 ,而且早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