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螵蛸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味甘、咸;归肝、肾经;其基本功效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多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浊、阳痿等。临床常用量为 6~10g。
河北名老中医王国三遵古而不泥古,根据桑螵蛸其固涩之功,临床上配芡实,一般用量在 30g 以上,治疗慢性结肠炎久泻不止者,常收良效。
如治王某,男,59 岁,1998 年 8 月 9 日初诊。患者主因大便稀薄反复发作10 年,加重 1 个月而来就诊。患者 10 年前因受寒突发腹痛腹泻,每日泻下 10 余次稀水样便,伴有腹痛,曾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后每因受寒则复发,如此反复发作数十年。近 1 个月来,由于饮食不洁,上症又作,来求中医诊治。刻下:大便稀薄,每日 3~5 次,伴肛门下坠,无脓血便,腹痛时作,周身乏力,纳呆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沉。王老认为,此乃中气不足之泄泻,用补中益气汤加桑螵蛸 30g,芡实 30g。加减调治 6 个月,10 年顽疾而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文源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