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4|回复: 0

痄腮、鼻衄、落枕……周楣声老中医的6个针灸疗法!简单、实效!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2699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834
发表于 2024-12-31 17: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针法灸法研究会顾问、安徽中医学院名老中医周楣声主任医师,出身针灸世家,年过七旬(编者按:此文写于1991年,周老已于2007年逝世),业医五十余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成绩卓越,蜚声医林。著有《灸绳》、《金针梅花诗钞》、《针灸穴名释义》、《针刺手法述要》等多部著作及论文。擅长灸法治病,取穴少而精,对不少疑难杂证的诊治颇多创见。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灸法学习班,深受周老的教诲,兹就周老效法验证于下。

一、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黄某,女,6岁。1988年11月3日初诊。左腮红肿热痛,寒热烦躁,体温38.6℃。取穴少商、老商(拇指外侧距爪甲1分许处)、少冲、少泽。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一次而愈。临床验证20例,均1~2次痊愈。若重症患者可加刺足趾相对应穴位。

二、鼻衄

李某,女,45岁。1987年3月25日初诊。突然右侧鼻孔出血,颧红口干,盗汗。舌绛少苔,脉细数无力,取悬钟斜透三阴交。操作:用毫针深刺2.5~3寸。15分钟后出血减少,留针2小时后血止。次日再针1次,未复发。临床验证5例,有显效。本法适用于除外伤以外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衄,而对阴虚火盛,肝胆实热者最佳。

三、落枕

陈某,女,28岁。1988年5月8日就诊。昨夜入寐,致后项不适,晨起感后项颈部疼痛僵直不能转侧。以针刺悬钟透抵三阴交,留针1小时,疼痛大减,能转侧。次日再针一次痊愈。临床验证10例,均针1~3次治愈。

四、痢疾及婴幼儿腹泻

取三阴交、命门,用固定式艾条熏灸器,固定在所选用的穴位上,点燃艾条,插入熏灸器内,距离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次1支艾条,时间大约为1~2小时,每日1~2次,直至泻止。

李某,女,30岁。1989年2月27日就诊。因饮食不洁而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日十余次,呈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3800/mm3,粪便检查: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给予熏灸三阴交和命门二穴各1小时,次日,腹痛消失,无里急后重感,再针1次而愈。

五、湿疹

李某,男,23岁。1985年10月2日就诊。双下肢股内侧湿疹3个月,用艾条直对湿疹部位灸3次结痂而愈,至今未复发。

六、阳陵三针法

是周氏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方法。该法在治疗痛经、口渴、口苦、唇焦干燥、胸中烦热等症状时,常在入针后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阳陵三针法:即阳陵泉,手足中指(趾)尖。张某,女,23岁。1986年5月8日就诊。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伴口干口苦等症。当即给予毫针深刺左右阳陵泉,点刺手足中指(趾)尖,疼痛大减,口苦消失。

文源    《河北中医》1991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